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我夫郎是二嫁[穿书](161)

作者:端瑜 时间:2024-05-27 17:28 标签:种田文 穿书 爽文 天之骄子 轻松 打脸

  他满意的点点头,把头埋在里面打算浅睡一会儿。
  然后他一直睡到下值。
  有同僚轻轻的喊了他一声,秦青灼睡眼朦胧的醒过来。这些同僚就是好,说话都是轻言细语的,温柔的很。
  要是以前在宿舍里睡觉,室友喊他起床就是震天响。甚至有一次,他们寝室的人全昏睡过去了,还是早八的课。只有一个室友醒过来了,这个室友见没把他们叫起来,他独自去上课,到了教室给寝室群里发消息,让他们去上课。
  ???
  他们无法回应。
  属实太超前了。
  官员们都是轻言细语,丝丝如风。秦青灼高兴的下值了。
  上朝时。
  御史把薛尚书弹劾了,秦青灼还在顾侍郎身后打瞌睡。
  薛尚书冷笑一声。
  朝臣们:开始了。
  “你弹劾我沽名钓誉,你何所据而云,我视你,反你才是此人。”
  薛尚书开始激情输出,在金銮殿上直接开大。
  御史也不甘落后,气得发抖:“堂堂尚书,竟如此粗鄙!”
  薛尚书抖了抖袖子,一派清风明月:“辩不胜则纷扰无度,岂非胡搅蛮缠乎?”
  说不过就开始胡搅蛮缠是吧。
  周首辅见他们越发没规矩了,便叱喝了一声,这才消停下来。
  到了下朝后,有人拉着那位御史,语重心长的说:“你说你惹他干什么?”
  “这薛游连皇帝都敢弹劾,你还弹劾他,你莫不是疯了?”
  御史一副刚正的样子:“你不说,我不说,大楚朝廷还有没有公理!”
  “……”
  薛游这么一个大清官,有什么好说的,反而惹得一身腥。朝臣弹劾除了党派之争外最多的就是争名。
  秦青灼又被派活了,正在看户籍。户部负责编册入户,秦青灼这次就是检查在征宁郡的户口。若是征宁郡缺人了,还要进行西部计划,把人口往西边迁一迁。
  这些人口迁过去,还要靠户部出政策给优惠,稳定人心。
  他一打开征宁郡的户籍,傻眼了。
  秦青灼:“……”
  这还不快迁人口过去,还等什么。地广人稀,就是地方偏了点。故土难移,从征宁郡逃难的人听说朝廷管征宁郡了又举家回去了。
  最关键的是怎么让这回去的人生活下去。
  纺车啊,这些大商人不是还在喊劳动力不足嘛,征宁郡现在的百姓就是缺活干,去那边造一个纺织厂。
  秦青灼想着怎么让百姓知道征宁郡的情况,然后甘心过去。跟这些大商人说话,秦青灼还是硬气的。
  他跟顾侍郎说了这句话,顾侍郎挥手就把几个大商人约了一顿饭吃,把事情谈好了。
  赚钱的事,他们又不傻,他们甚至还想在大西北多造几个厂。
  顾侍郎:“这是一个好办法,秦大人,你再想一想,怎么让百姓愿意去征宁郡?”
  秦青灼下值后还在苦想,秦小鱼学会了乱说话。
  “咿咿呀呀。”
  “啊。”
  他在摇篮的伸出自己的小脚丫玩。
  看见秦青灼笑得咯咯的。
  “啊!”
  秦青灼点了点秦小鱼的鼻子:“你小子,日子过得真滋润。”
  秦小鱼拍开秦青灼的手,秦青灼去逗他,他猛地抓住秦青灼的手啃。
  啃手手。
  秦青灼被秦小鱼抱着手,他咬着他的手,痒痒的,没什么感觉,谁让他没有牙齿。
  “啃猪蹄啊你。”
  秦小鱼啃了一会儿放开了秦青灼。
  闭上眼睛不去看秦青灼,闭了一会儿又悄悄的睁开一个眼睛看。


第96章 新皇登基
  明南知今日又去城外给人看病去了。他到了一处村庄, 村庄里还有些人气,已是傍晚,家家户户都冒出炊烟来。
  他跟着人进了一处院子, 还有鸡鸭养在院子里。因着前段日子被人闹了, 卫大夫也不放心让明南知一个人去行医。一般要去城外看病这事由着卫师兄和杨师兄去, 要是明南知真要去, 就把回春堂会点拳脚功夫的伙计带上。
  “爹!我请了大夫来,看看我娘得了什么病, 村子里的赤脚大夫看过了,总是不见好。不然我也不会去城里请大夫。以往我娘头疼就是吃几剂赤脚大夫开的药就好了, 最近吃了几剂都不见好,人还越来越消瘦了。”
  明南知一进屋就闻到一股血腥味和药味混合在一起, 床榻上有一个妇人裹着被褥,惨白着脸。
  大约一个五十岁的老汉见了明南知就叫着大夫, 快救救我婆娘。
  明南知先是诊脉,又看了舌头。
  “这位夫人是不是见了风?”
  “对极了, 那日风雨大作, 娘去抢晒在院子的豆子, 吹了邪风,见了雨,寒气入体了。”儿子止不住点头。
  明南知又问了问妇人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从伙计拿着的药箱里开了方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记载, 要用白芷、羌活、细辛、薄荷等。
  “吃了药, 今晚被褥盖厚实一些, 捂着发发汗, 多喝热水就好了。”明南知站起来说道:“我进屋就闻到了血腥味,可是咳嗽咳出血来了?”
  儿子忙不迭道:“是赤脚大夫让我们放放血, 试一试。”
  放血有清毒的作用,但这是古方子,对人的身体伤害极大,闻着这血腥味,再一看妇人惨白的脸。
  “这血不能乱放,若是以后生病了,还是要看正经大夫。”
  那汉子和儿子点点头,儿子出门抓药,汉子急忙道谢,见两父子并没有把他说的事放在心上,估计下次生病了,还是要找赤脚大夫,等赤脚大夫没法子,才到城里求医。
  若是小病还好,若是大病,这就耽误了最佳的医治时间。
  明南知回到家里,今日秦青灼想在院子里吃锅子,段言和郑哥儿在院子里架了锅,用骨头熬制的汤做锅底,用的都是稀疏平常的配料。
  段言有一双巧手,他从集市上买了鱼,把鱼切成两半,竟能把鱼骨头剔出来,只留下鱼肉。
  这让多少喜欢吃鱼却怕麻烦的人心生欢喜。
  又炒了奶酪,做晚饭甜点。
  “南知,你回来了,快来吃饭。”
  秦青灼往锅子里下粉条。桌子上还有自家做的酸菜,等粉条好了,秦青灼用漏斗捞出来,然后用勺子挖了酸菜放进碗里,拿着筷子搅拌均匀就开吃了。
  明南知学着秦青灼的样子也用了一些粉条。
  他喜欢吃鱼,夹了一块鱼肉,肉香嫩滑,含在嘴里像是要化了一样。
  秦青灼给他夹菜:“多吃点蔬菜,我瞧你回来有些心不在焉的,是出什么事了?”
  明南知把自己遇见的这件事告诉给了秦青灼。
  秦青灼给他舀了一碗大骨头汤,搁在他旁边。
  “你先喝汤。这样吧,南知,你把一些可以防止病痛的方法说着我听,我听着好,找个机会写奏折给陛下,让陛下下旨,百姓们知道一些预防病痛的方法,又是陛下说的,他们定能信。”
  不能治疗根本,但能好一点是一点。
  明南知的眼睛亮起来:“相公,这个法子好。”
  “你先把饭吃好了,我们一起去书房。”
  秦青灼瞧见明南知的样子,拍了拍他的后背,显得十分的亲昵。
  用了饭,两个人就携着一路到了书房。
  段言和郑哥儿收拾好了,他们就去厨房里头吃饭。
  “大人和夫郎真是一个好人。”段言吃了一会儿想到两个人的话,心中很感动。
  他们这些奴仆大多是从乡里来的,从前有个什么小毛病也不肯去看大夫,怕花钱。不去看病自己硬生生的扛过去,抗不过去才火急火燎的送到医馆。
  小时候有一次他发烧烧得厉害,用了村里的偏方没好,急急忙忙送到医馆,大夫说要是晚了半刻钟,他就救不回来了。
  “大人和夫郎这样的好人一定会平平安安的。我们这样的人都是依靠着大人和夫郎,要是大人和夫郎出了一点事,我们也不好过。”马长坐在板凳上说的话倒是很清醒。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