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85)

作者:白色的木 时间:2024-05-03 08:34 标签:无CP 爽文 系统 穿越时空 轻松 天之骄子 读心术

  “是有一些。”兵部司务咳嗽一声,接着说:“我看你听得那么认真,是对倭国很了解吗?”
  许烟杪挠挠脸颊:“也……还行?”
  【也就了解了一下倭国几月到几月不会刮台风,从哪个地理位置进攻比较合适,岛上有什么矿,还有哪个国家对倭国用过什么战法,哪些有用哪些没用……】
  随着这些心声出现的,是他下意识回忆起来,并且心中碎碎念出来的资料。
  大夏君臣:“……”
  俗话说,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仇人。
  以许烟杪连桑树是几月种下都不知道的知识量,能特意去探查倭国哪几个月会停止刮邪风……
  总觉得,这人是恨透了倭国啊。
  那就更要打了!
  永昌侯操着他那声北人口音,睁眼说瞎话:“陛下!臣在沿海生活过!臣见过那种邪风,也知道它何时刮风何时停止!臣一位小友还和那倭人有血海深仇,臣欲为他报仇,恳请陛下派臣出征!”
  左军都督佥事用力呸他:“你那是图想帮他复仇吗!”
  你明明是图那金山银矿!
  你下贱!
  作者有话说:
  近现代不能写,所以文里不会出现相关情节。
  作者写的只是一个虚构的,对大夏不敬的小国。
  文里剧情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严肃)
  *
  贪官那个,参考和珅。
  当然,不是八亿两银子这种野史(),因为根据《中国货币史》,乾隆那会儿,整个清朝白银含量也就3亿两。
  而根据《官绅的荷包:清代精英家庭资产结构研究》得知,从手头现金到不动产,及珍宝古玩估值,大概不超过五百万两。
  (里面史料大多出自《军机处录副奏折》《内务府来文》《内务府官方租库呈稿》)
  *
  如果担心通货膨胀,可以具体去了解一下明朝的“隆庆开关”,这里只简单提一笔:
  【1567年,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有学者考证,从1567年到1644年,海外流入明王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同时期全世界白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而在这么多白银流入的情况下,米价还是很稳定:
  明初期:洪武年间,全国米价一石0.5两。
  明中期:弘治年间,北京米价一石1.8两
  隆庆开关之后,北京米价一石0.5两
  明后期:万历年间,受了水灾,米价才升到一石1.6两银子,平时一石0.5两
  崇祯年间,明末了,米价涨到一石3.6两银子】
  (所以,金银岛的金山银山,还是能吃得下的。)
  *
  周高宗进攻倭国那事,参考了隋朝的“日出处天子致书日落处天子”,以及“蒙古攻日”。
  然后,蒙古攻日,我始终不懂的是……为什么会用平底的河船出海(懵逼),这遇上台风,你不翻谁翻啊。
  *


第56章 背中七枪自杀啦!
  “是这样的陛下。”左军都督佥事说:“我也有个朋友……”
  永昌侯:“呵呵, 下贱。”
  左军都督佥事理直气壮:“下贱就下贱!不图那个的!是太监!”
  其他武将、侯爷同样非常激动:“陛下!打吧!”
  “陛下!只要能避开邪风,区区倭国!臣弹指可灭!”
  “陛下!臣愿意当前锋!”
  “臣去左军!”
  “臣往右路!”
  “陛下!臣有水战经验!”
  反而是老皇帝这个时候,脑热程度下降了, 开始思考了:“先等等, 还不能出兵……”
  【哎呀!还等什么!】许烟杪都急了:【可恶!恨我没出过海!利益是最大动力, 要是我能说一下, 那边不止一座金山银山就好了。老皇帝一定咔咔打!】
  老皇帝在心里摇头。
  许烟杪还是不太懂政事,出兵哪有那么简单。
  “战争不是打着玩的……”
  【甲斐东北部黑川谷附近有座金山。】
  老皇帝:“……”
  按住心底的动摇。
  努力往下说:“渡海作战, 确实可以以周边海岛作为后勤补给地, 但倭国同样地处岛屿,逼迫其城下之盟可以, 若想要长期统治比较困难……”
  【南部还有汤之奥金山群, 大概六座金山吧……】
  “虽然困难也不是不可以克服……”
  老皇帝艰难地继续表达:“但是,还得考虑一下,打下来后的运输问题, 如果不花心思治理,只是掠夺资源,那些资源运输回中原, 所废人力物力只怕是用之如泥沙, 其中最多的便是粮食消耗。”
  “而且, 你们可能不知道,倭国的资源并非是粮食, 而是矿穴, 运回来后,想要变现成粮食, 还得再以其去邻近小国购买, 这其中, 若有什么天灾人祸,国中缺乏粮食,只怕……”
  老皇帝叹气:“再有金银,到时候也不能吃啊!”
  【还有信浓、武藏、骏河……这些地方大概二十八座金山?】
  【啊!对了!!!】
  【足尾铜山!最鼎盛的时候,一年能产出两百万斤的铜!】
  【那可是两百万斤的铜!】
  两百万!
  可解铜荒的燃眉之急啊!!!
  老皇帝手一抖,迅速道——
  “但是其实金银也不是不能吃。”
  在地方官和藩王懵逼的目光中,老皇帝以惊人的速度改口:“朕刚才想到了个办法,可以先迫使倭国签订城下之盟,勒令他们每岁上贡岁币,运输往中原,其中粮食消耗,由倭国自己负担。”
  钱财使人心动。
  只要能有钱,没什么是办不到的。
  在今天之前,老皇帝都没想过自己能反应这么机敏,想对策的速度能这么快。
  永昌侯的反应也突破了自己的极限:“陛下!臣有个办法!可以困住倭人!”
  “爱卿快快说来!”
  “倭国位于海上是其优势所在,谁要打他们,首先要训练水军,打造船只。其次,渡海而战本就是兵家大忌,耗费颇大,再加上此地贫瘠,多山地,还多地动,纵是打下来也是一块鸡肋,是以,寻常人不会对他们动兵。”
  ——当然,这是在不知道那边有多少金山银山的情况下。
  不少官员点了点头。
  打仗是要烧钱的,别看那银山年产五百万两白银很多,实际上,假如带十万人马去打西域(新疆那块),这点钱连路费都不够。
  在周、夏之前,还有着不少朝代。其中一个朝代也是大国了,派兵去攻打西域,花了三年才打下来,其中简直和填无底洞一样,统共花了二千六百七十万两白银。
  打下来后,派兵驻守,每年开销足足八百五十万两,和打仗时的花销也没差多少。
  而如果他们打下倭岛,恐怕付出的军费还要更多——至少西域没那么多山地和频繁的地动啊!
  永昌侯喉咙动了动,双眼简直像是亮着光。
  可能是金矿银矿的光吧。
  “但是!这也是倭国的劣势!只要我们在海上对其封岛锁海,他们根本无法突破!”
  双方水军力量就不是同一个等级的。
  “以倭国周边之岛为基,譬如其北面的耽罗岛,还有周朝进攻九州岛前,先要进攻的对马岛、壹岐岛,及周边其他将倭岛围起来的岛屿,我们的水师将其占领,彻底封锁倭人出海的路。之后,再打到倭王签订盟约,纳贡岁币。”
  “好!!!”
  老皇帝特别艰难地忍住嘴角的翘起,明明眼前已经起了金山银山的幻觉,还能摆出一副严肃正经的模样:“不愧是朕的永昌侯!不愧永昌之封号!”
  又转头看向青浦县知县:“如此,可还有异议?”
  青浦县知县拱了拱手:“臣无异议。”

上一篇:情杀仇

下一篇:找错反派哥哥后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