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王爷(119)
苻晔进去慈恩宫正殿,见太后红着眼坐在莲花宝座上,好像刚刚哭过。
他见此情形,心中又是波涛汹涌,也没说话,只跪下来,对着太后伏地拜了三拜。
章后如此刚强的一个人,此刻泪水却打湿了手里的佛珠。
苻晔此刻一颗心落到实处,竟似再没有力气起来了。
秦内监想,如今陛下在太后心目中算是彻底翻身了。过去种种不好,此刻在不世之功跟前,都是小节了。
真好奇她再看到陛下,会是何神色。
又想太后若有一日知道陛下和王爷的真实关系,不知道又会怎么样。
想到这里,他又开始发愁了。
不过他想,陛下功高如此,这点私欲,太后应该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宫外比宫内更热闹,早陷入一片狂欢当中,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苻晔则在宫中结结实实睡了一天一夜。
苻煌的信就是他的良方,睡完病都好了。
到了第三天,他早早地就起来办公了。
秦内监端了补药过来:“陛下如果回来看到殿下如今如此憔悴,肯定要心疼。”
苻晔喝了药,说:“也不知道他如今怎么样了。”
苻煌自己总说他好,章珪他们也说他好,但行军打仗,吃不好睡不好,他还受过伤,痼疾犹在,能好到哪里去。
他都做好准备了,只怕苻煌已经骨瘦如柴,瘦得不成人形。
但不管他怎么样,他都疼他爱他。
他要用嘴巴疼他,用身体疼他,用他所有爱来疼他。
他人还未回来,他已经吻他千万遍。
如今苻煌归来还有时日,他们从双鸾城往京中来,沿路可能还要去见驻守当地的大周将士,最快也要一个月时间。
这一个月时间,疼不到人,他就只能做点别的。
苻煌是开疆扩土的一代圣主,那他就做个能守成的亲王好了。
这是苻煌和前线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打来的江山,
他得将这份成果守住。
他要让苻煌送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京城内一片热闹景象,欢庆活动连绵数日不绝,但宫中倒是很安静,好像一切如常。
谢相等人的车马出入宫廷得更频繁了。
当初打仗的时候,苻晔在军事上非常谨慎,譬如后方军需物资调配等政务,他都很少插手,更多的起到的是一个象征性拍板作用,实际上都是谢相等朝廷重臣来负责。
而他主要负责维护京城治安,安定民心,监督财政支出,处理日常政务,协调各方关系。苻煌以厉法治军平天下,他则补之以柔,尽量做到相辅相成。
但如今战后的行政工作,他参与的就很全面了。
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他对这些政务也日益熟练起来。更重要的是,如今天下平定,他不再像打仗的时候那样忧虑紧张,经历了这些以后,心智也更为成熟坚毅。
谢相等人也像是打了鸡血,尽心辅佐他安定天下。
如今天下初定,最是紧要的时候 。政治上要整合行政体系,重新划分行政区,合理安排官员,经济上要统一经济制度,轻徭薄赋,恢复和发展经济民生。
朝廷大赦天下,苻晔趁机将自己这几个月写就的医书《杏林百病金方》刊印成册,发往大周各地。
他要让天下看到大周的仁政风向。
他之前就有这个想法了,当初去福华寺参加春日法会,他就有想过以苻煌的名义发几个药方,以示爱民,借此来改变苻煌在民间的口碑。后来觉得既然要做功德,那不如就做个大功德。他后来通读大周的医书,写了一本老百姓都用得起的治疗基础病的医书。
里头既包含古代医书里就有的药方,也有古代没有,又或者经过改良的新药方,譬如用大蒜,生姜和白酒制成的简易的消毒水,又譬如用葱白,淡豆豉,紫苏叶熬制的风寒感冒速愈药方,还有诸如小儿积食调理散,烫伤舒缓膏,止咳化痰膏等等。
小爱也帮了他大忙。他觉得这是济世之举,帮他查阅了很多资料。
苻晔还在各州县大力推广官方药局,设置惠民坊,搞免费巡诊,京中医学馆也在筹备当中,他还准备挂个荣誉院长的职衔。
早在几个月前,大周和大梁刚开始打仗的时候,因为天气炎热,他很担心会爆发瘟疫,当时谢相等人负责军事,他就负责医疗卫生这一块,卓有成效,这给了他很大信心,也让他很有成就感。
如今他全情投入到大周新领土的管理当中,更是精神抖擞。
他每日凌晨五点左右就起来了。
如今国土大了一半,不止他,就是谢相等人都十分辛苦。他很体恤他们,天气渐冷,允许他们每日乘暖轿进出宫廷,若遇到朝会时间太长,还会留他们在宫中吃饭。
谢相等人能守着暖炉子吃上一口热腾腾的宫中御菜,别提多感动了。
而且王爷很会吃,宫里的御膳有许多他们听都没听过的美食佳肴。
王爷身着华服,捧着碗筷吃饭的样子很美,偶尔还会关心他们,叫他们多进食,更是和蔼可亲。
整个青元宫都充斥着少有的温馨。
有时候他们回自己家吃饭,还会怀念宫里的御膳。
他们知道这种好日子不会一直有。
等当今陛下回来估计就结束了。
换做以前,他们可能会拿王爷和陛下做对比,希冀能换一位如桓王这样脾气温和的君主。
如今只想,陛下和王爷各有各的好处。
陛下如果太温和,也不能立下这平定天下的伟业。
如今陛下和王爷各有所长,他们这些大臣也有幸生在这历史时刻,参与这份伟业,干起来都很有劲。
谢相都不想告老还乡了。
章后每日都会赐菜给苻晔,每次还都要孙宫正谆谆嘱咐:“政事要紧,王爷也要保养好身体呀。”
但其实这些都不需要太后叮嘱。
“王爷如今真是上进。”孙宫正回来对太后说,“每日批阅奏折,开朝会,忙到脚不沾地,居然午后还抽空去骑马射箭,强身健体!”
太后捻着佛珠感慨:“我时常觉得这一切像是做梦一样,这真是佛祖庇佑啊!”
竟没有一件事是不叫人欣喜的!
如今大周真是宫里宫外都一片盛世气象!
箭亭里,苻晔脸憋得通红,将弓箭拉满,手上倏地一放,利箭便“砰”一声射在了箭靶上。
秦内监如今也是红光满面马屁不断:“王爷好射力!”
苻晔松泛了一下筋骨,又跑去骑马。
按照他的性子,政务那么累,他肯定更愿意在榻上躺着吃点喝点。
奈何他这几天突然想起苻煌临走前嘱咐他的话。
要他骑马射箭,练得结实一点。
他说他可不会一直收着。
怎么办,他最近太忙了,只想着替他守国土,忘了这嘱咐!
临阵磨枪,效果好像很一般。晚上沐浴的时候,苻晔脱光了衣服打量自己。
其实还是有点瘦。
看着比苻煌走之前还要瘦一点。
不行,他得多吃,养养肉。
苻煌这一路都有信来京,他如今距离京城只有几百里了。
眼瞅着相逢的日子近了,人反而忐忑起来。
又期盼,又紧张。
苻煌还是苻煌,但似乎又不是了。他从前只是大周的君主,如今真的坐拥天下,成为名垂青史的皇帝,好像蜕变成了一个有点陌生的人。
更优秀,更伟大,更叫他崇慕,也更高更远。
如今宫中每日都有小朝会,谢相他们每日都会进宫开会,事无巨细,都会向苻晔禀报。
苻晔处理政务日渐成熟,也有了经验,侃侃而谈的时候,秦内监在旁伺候,都觉得他以前若只是贤良,如今堪称贤能。
桓王瘦削,美貌天成,大概太后娘娘怕他艳丽有余而威严不足,压不住那帮老狐狸,加上天气渐冷,太后娘娘就命尚衣局给他制了新衣,新衣服一件赛一件的华美,颜色却多比较深沉,譬如黑狐裘衣,缀以金玉,苻晔穿着往那一坐,颇有天家威仪。
简直就是美丽版本的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