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直播:秦始皇来上工了吗(231)

作者:藤萝浠月 时间:2024-06-06 10:23 标签:系统 直播 基建

  李世民:“弄一个机器马。”
  李渊:“朕要你们给朕造一个儿子机器人。”
  大家的嘴角齐齐抽了抽。
  康熙父子三人的意见就很简单,“按照古代的大船做几个跑起来非常快的。”
  等他们提完建议,小姐姐才忍着笑走了。
  每天都有提千奇百怪的建议的,但这些人的建议最好笑。
  作者有话要说:
  没写够,明天哈。


第167章 长城
  祝远回到单位,拿着手机看了看,只一会儿功夫,他身边已经围了两个平日都不爱理人的高冷大佬。
  大佬一:“给皇帝们做导游的感觉怎么样?”
  祝远想了想,“还行。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他们是皇帝,我只会觉得他们是一群比较有趣的人。”
  大佬一掏出口袋本,唰唰记下一行字:适应能力超强,现代的神奇物品只会让他们震惊,不会震慑。
  大佬二:“小远啊,你看见了小许同学?他表现怎么样啊?”
  “小森?”那小孩儿快乐单纯傻乎乎的特质一下子就浮现在脑海里,“我觉得这孩子就是学校里很普通的一个孩子。”
  大佬二遗憾道:“真想把他带过来做一个全身检查。”
  祝远打了个寒颤,如果不是知道这位大佬是世界范围内都闻名的科学家,他肯定要提醒许森快逃。
  大佬一把大佬二推开,跟祝远说:“想办法跟小森成为好朋友,争取拿到你与皇帝们的合照。”
  上面虽然有人跟着这些皇帝,但是从未有过偷拍之类的举动,那些人都是他们的先祖帝王,偷拍是对他们的极大不尊重。
  因此研究所这些人很想看一看古代皇帝长什么样。
  这一年来,申请旅游地最多的就是蒲县。
  想看看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是怎样的摄魂摄魄之人,还想看看捡漏王刘邦到底有怎样的人格魅力。
  也只有汉武帝对他们是比较友好的,竟然带着他韩鄢和李延年去了娱乐圈。
  大佬一看到李延年和韩鄢那期比赛的时候,恨不得高呼多来一点。
  考古组也非常喜欢汉武帝,韩鄢李延年视频中的举头投足,对他们这些目前还不能曝光只能偷偷研究古代礼仪的人,很有用。
  听说韩鄢李延年一起进到一个汉代剧组中,大佬一甚至发动考古组集资给他们那部剧投资。
  要求只有一个,尽量给他们俩多点戏份,不要限制他们的自由发挥。
  当下,祝远说道:“小森和我已经互加好友了,他们明天要去长城,还让我导游,我问问他们吧。”
  话音没落,一个身穿白大褂的人从对面的玻璃墙操作室里冲出来,扑到祝远的桌子上:“小远,一定要争取到和雍正帝的合照。”
  祝远认识这位师兄,同为京大人,师兄出身考古系,听说博士毕业的论文在当年就出版成书轰动学术界,而他最喜欢的一段历史就是明清。
  半年前,国家启动了对雍正帝陵墓的保护性拯救,不过考虑到古代皇帝好几个都在现代,担心引起他们的恐慌敌对情绪,这边就讲雍正帝的尸骨重新入葬了。
  这对几个想要通过扫描恢复雍正帝容貌,研究爱新觉罗家人长相特征身体特征的考古人员来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但没办法,这是顾老和研究所几位大佬经过商议一致表决同意的。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雍正帝的尸骨重新入葬没多久,蒲县传来消息,雍正帝本帝前来报道。
  祝远这位刘师兄是最激动的人,可惜他迟迟见不到雍正帝。
  祝远在火热的目光点头,“师兄,我尽量。只是我觉得,你们把雍正帝复原的跟他本人太像的话,一样会引起皇帝们恐慌的。”
  刘师兄对依照雍正帝画像做出来的三D复原很不满意,觉得没有展现出世宗宪皇帝的一点身为皇帝的独特特征。
  见祝远答应,他忍不住抱了抱对方,笑道:“师弟放心,我只复原到百分之八十的相似度,关键是气质。”
  夏天的阳光根本不能用晴朗来形容,才起八点这可就要晒皮了。
  祝远带着风扇帽,一边爬长城一边跟后面的皇帝旅游团说:“万里长城和荣登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一样,是我们华国的象征和符号。因此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是不到长城非好汉。”
  各位面中还是有那些始皇的死黑粉,听得吹胡子瞪眼睛。什么奇迹不奇迹,怎么到哪儿都有秦始皇?
  清朝众始皇黑的这种感觉最强烈,现在可是我们清朝的主场啊。
  胤祥看着才爬长城没多久就开始气喘吁吁的祝导游,怜悯地递了一杯水给他。
  祝远接住冰冰凉凉的水,默默调侃道:“谢谢十三爷。”
  而且他诡异地看懂了皇帝们这一刻沉默的心理活动:“就你这样三步一喘的,还好意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祝远:---
  “毕业两年天天做办公室,身体不济了。”
  康熙说道:“那你可要好生锻炼。”
  着实看不上现在小孩儿的懒散,想他当年,政事之余每天都要练布库,后来感觉年老才停的。
  可能也是年轻的时候基础打得好,才能让他现在跟一个年轻小伙比也显得和强壮。
  朱元璋也说只知道读书不锻炼身体不行。
  武功最高的李世民,更是给他建议了一个很好用的广播体操。
  被好几个皇帝关照的祝远,留下了感动的汗水。
  祝远说道:“大家看,登上前面的烽火台,我们就可以看到了万里长城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天地间的景象。能够想象吗?这样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却是古代劳动人民手脚一砖一瓦地修筑起来的。”
  “在我国,修筑长城的历史能够追溯到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命大将军蒙恬主持修建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达辽东的万里长城。虽然秦长城现在只剩下莲花池山垭口、北京司马台等几处少数遗存,但长城精神却是到现在都未泯灭的华族民族精神之一。
  简直无法想象,在两千多年前的人们,是如何一手一脚把长城修筑起来的。当然,我们能想象,长城的修筑在当年几乎是人们尸骨堆积起来的。”
  秦朝位面,此时长城的修建还没有完全竣工,天镜小哥的话语,像温柔的雨滴洒在他们心田,既感动又傲然。
  再出现天镜以前,长城的确是用他们这些役夫的命堆积起来的,但现在不是了,现在他们吃得饱穿得暖,修完长城回家的时候还能拿到一笔钱,他们很满足了。
  此时直到长城一直为后人所记,还有一个名叫“长城精神”的精神能被两年多年后的后人传承发扬,他们的胸口中涌动的感情,满涨得几乎都要溢出来。
  朱元璋问道:“什么是长城精神?”
  祝远张口就来:“团结一致,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这,就是长城精神。”
  秦朝长城边哭倒了一片人。
  明朝修过长城的那些人,也觉得眼眶子湿润起来。
  朱元璋哈哈笑道:“这个精神总结得好。”
  “但是,古代的大型工程,还是在明君之下修筑的,对百姓的伤害最小。这个世界最多的就是劳苦大众,可一直以来默默背负起来一切的也是他们。”
  祝远感性的一句话,瞬间把所有皇帝都整沉默了。
  半晌,李世民说道:“所以古代的,帝王之策中,最重要的是‘无为’。”
  祝远点点头,看向蜿蜒向上的长城:“这一段是万里长城中最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它建筑在险要的地势之上,既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登临城楼又能观览壮丽山景。”
  李世民等人看向四周,这边的风景的确很不错,朱元璋在大明还没有去看过徐达修筑的长城呢,今次登临看着两边游人如织,百般滋味都在心头。
  感叹子孙强大连长城都用不着了吧,昨儿个看到的圆明园遗址,听到的自家孩子被一群外来者摁头大的事情还那么清晰。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