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直播:秦始皇来上工了吗(332)

作者:藤萝浠月 时间:2024-06-06 10:23 标签:系统 直播 基建

  此时,左边的站着的一个中年男人(朱棣)一脸好奇问道:“兄弟,那你觉得明朝怎么做才能改变科举制度一直发展会带来的僵化问题啊?”
  这位兄弟笑笑:“大哥,我姓姚,叫我小姚就成,这些都是自己没事喜欢看点书瞎说的,你要正经问我,我也答不出来啊。”
  胤礽背着手:“没事,咱们都不懂,你就随便说说,我们也随便听听。”
  刚才瞎扯还能成,要是叫认真说就不行了。
  小姚正准备出其不意地溜,再一侧身就看见身后也围满了人,还有人在拍视频,这是逼上梁山了,不说说多丢人啊。
  同伴鼓励:“小姚,说说,说说。”
  小姚:那只有说了。
  “其实您说的这个问题,我们现代的考试制度已经给出答案了。”小姚看着提供问题的朱棣,“考试嘛,考多了总会有一定模式形成的。科举考试本身是很伟大的一个发明,但坏就坏在把它和一个读书人的后半生捆绑了,得失心越重,就越要拼了命的研究其中的规律,不然你看看现在,各种各样的考试机构是为什么诞生的?
  现代大家不用把前途跟一个考试完全捆绑还这样,更别提一朝上榜就天下知的科举考试了,更别提从明朝开始,还规定了八股文这种专门的考试文体,还有专门指定的科举书,如此三年一考考个二三百年,所有读书人脑子里都只有这些个,再好使得脑子也都得生锈啊。
  要想改变,就要使百业发达,每个行业的成功都会得到相应的社会价值,不过在古代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追求稳定,恨不得全国人口都在种地,所以科举考试也必定会是那样的。很难改变呦。”
  朱棣想了想说道:“你这意思是不是就是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小姚笑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
  胤禛:“也就是说在最根本的东西没改变时,其他的改变最好不要有。”
  “是这样不错,但是有很多人性化制度都是可以稍微施行的,”小姚说道,“我之前看过以前科举考试的号房,简直非人类,虽然这样有个好处是能考验考生的身体素质,但因此生病损害身体的人也有很多。而且号房间间相连,一旦起火后果严重。历史上就有考试中号房起火的情况,在考试中还不能开贡院大门,最后烧死很多人。”
  这话引起很多共鸣,“还是生在红旗下好,之前我高考,连续两天高压考完了都歇了好几天,真不知道以前的人怎么受的。”
  皇帝们深思,只有胤礽拉着小姚问道:“兄弟,你什么学历?”
  小姚笑笑说道:“我就是高中毕业。”
  高中毕业?
  换算一下是他们那个时候的举人吧。
  不对啊,不是说现在的人基本上都是大学生吗?
  胤礽问道:“那你现在是做什么的?”
  小姚又笑了下,看着是很开朗,却有种无言的心酸,“我是在工地上砌墙的。”
  胤礽更加佩服了,有这举人学历的工地工作人员,正是他们大清迫切需要的人才,便没忍住拍了拍小姚的肩膀:“你这样的,到清朝最少能当个县令。如果能穿越,你会报名吗?”
  小姚:---
  小姚同伴:这人脑子有病,我们快走吧。
  胤礽:“我说的是真的啊。”
  许森从他背后站出来,说道:“二叔,这是你说的,他要是信了我不负责售后。”
  胤礽揣好袖子看了看许森:“引进人才嘛,我们能给工资很高很高的呦,我觉得现代最赚钱的就是劳务派遣。”
  许森捶胸口,你们这些妖孽,到了现代打开新世界大门之后怎么会成长的这么快!
  刘盈把差点疯魔的许森拉走,“别管他们,咱们去先秦文物那边。那边又来了一群上历史课的小孩子,蹭课去。”
  这次送来蒲县的文物,有一些远古商周时期的陶片,整个蒲县的小学初中都安排了相关的历史知识课。
  这些可都是汉朝没有的教学知识和资源,刘盈已经蹭了一天的课了。
  *
  “这是明朝的景泰蓝,正经官窑出的,你们看着花纹多漂亮,还有这里---”
  志愿者的要求是不能全场乱窜,游客有什么特殊需求才可以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忙,其余的时候就找个地儿待着。
  许森和刘盈在远古区这片待了有半个小时,因为看见一个小朋友憋不住要小便跑过去带路,然后经过明清文物区才发现,清朝废太子胤礽已经成为这一层最靓的大爷。
  不仅是明朝的,唐宋的那一两件珍贵文物他都能讲,还声情并茂,吸引了大半的游客过来听他讲。
  许森:古代来的人考古,现代学一辈子的考古学家都不如他们。
  晚上十点半闭馆,胤礽才和许森他们一起回去的,看着外面的霓虹光影说道:“不是我要讲,而是凑巧了,那里面展出的几样,都是我宫里摆的。”
  看着就忍不住想说说。
  许森问道:“我觉得二叔你还是对这方面本身就有很多了解,说得头头是道的,博物馆以后每周都有展览,听说正在招讲解员,你要不要试试啊?”
  后开胤礽没有跟家人一起离开,也是因为他讲太好了馆里的一位负责人请他多留会儿。
  “对,这个事青哥应该最清楚。”刘盈也觉得胤礽很适合这个工作,“青哥,现在有多少人报名啊?胤礽太子能上吧?”
  今天才发的公告,报名人数应该不会太多。
  卫青是三中荐过去做安保的,提前三四天就过来熟悉场地兼打杂了,闻言笑道:“报名人数还真不少,蒲县图书馆正式更名展览馆,背后还有国家博物馆支援,这公信力很吸引人。”
  刘盈:“总不会有一百个,我觉得胤礽太子竞争力还是很强的。”
  卫青笑笑:“听说,已经有三百多个报名,而且还有一个博士。”
  刘盈:———
  扶苏骑着车,酸风直往眼睛吹,同行几人除了许森都羡慕得发酸。
  人才啊,你为什么这么多。
  胤礽表示:“他们现代人太卷了,还是啃老比较适合我。”


第244章 兼职了
  虽然这样说,第二天胤礽并没有跟他爹去当铺,而是乘着许森的单车来博物馆这边,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来看热闹的。
  这几天涌进太多人了,尤其是位于县东的这家博物馆,方圆两千米以内都是各种各样的摊位,据昨天半夜勤快的蒲县官方统计,以蒲县特色小吃摊位和卖水的最赚钱,最高摊位单日销售额高达八千九百多元。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大半夜还看蒲县官网,反正是第二天就增添了好多摊位,摊位直线差一点点蔓延到许森家这边的安置房小区。
  即将到达博物馆的那段路,今天增加了几家卖汉服的,不仅有唐宋时期的服制,还有清宫剧中阿哥妃子们常穿的那种。
  胤礽看到一家卖文人长衫的,那腰间都配有玉佩小香囊什么的挂坠,便停下了脚步,后面的老板是个年轻小姑娘,一看驻足的是一位中年俊美大叔,立刻热情招待:“叔叔,看看想要哪个款,不过您这样的身材,穿什么都好看呢。”
  胤礽拽起一条宝蓝长衫的袖子,问道:“这个多少钱。”
  小姑娘看了眼笑道:“不贵,三百六十八一套,前十单还有扇子送哦。”
  说着从后面的箱子里拿出来一把扇子,胤礽接过来一看,轻飘飘的一点质量都没有,贴着的扇面也不知道是怎么印出来的画面,薄薄一张纸连油纸都不是。
  但是吧,看着挺有趣的。
  胤礽笑道:“给我来一套。”
  许森都走出老远了才发现把胤礽大叔落后面了,赶紧转身回来找,别给人整丢了,回去没办法跟康老爷子招待。
  跟扶苏和阿盈说一声让他们先去博物馆,许森转身就往回走。
  逆着人流艰难的挤到胤礽身边,问道:“叔,您在干什么呢?”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