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直播:秦始皇来上工了吗(331)

作者:藤萝浠月 时间:2024-06-06 10:23 标签:系统 直播 基建

  两人相互看了看,都忍不住叹口气。
  许森:感觉朋友家的情况好复杂。
  刘盈安慰扶苏:“而且别说你们秦朝人口,我们那儿也不咋样,我父皇比你父皇还早进行人口普查,你知道当初我爹和项羽还有秦末各路起义军打打杀杀了多少年,因为各种原因死伤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
  扶苏:“你们那儿有多少人口。”
  刘盈想了想,直接道:“不到一千万。”
  本来想心理平衡一下的扶苏:---
  竟然死了那多人吗?
  刘盈摇摇头:“各种天灾人祸赶在一起,真的很难。我小时候有段时间整天挨饿,就那样还是姐姐会省出她的口粮给我吃。哎,草根我都吃过,那会儿我爹整天不着家,我娘又要省出来吃的给他送,每天都带着我们田野挖野根摘野菜,有时候爷爷来看我们才能吃上一口真正的粮食。”
  许森和扶苏都是第一次听刘盈说这个,扶苏同情地拍了拍刘盈的肩膀:“兄弟共勉,我以为我已经是很倒霉的一个太子了。”
  许森抱抱刘盈:“阿盈,你可是太子啊,我还以为太子都是锦衣玉食呢。”
  刘盈笑道:“现在的确是这样,我吃东西可挑了,有一点苦味涩味的都不入口,天镜未开之前我们家里没有好盐,我吃饭就让御厨们很为难,幸好有母后安排---”
  刘盈的神情低落下来,他以前那样从来没有被朝中那些御史弹劾过,而他却从来没有感觉到母后对的维护。
  许森转移话题,道:“阿盈,你们逃难的时候会很难吗?”
  “还好吧,”刘盈抛了抛手里的能量水,“不过如果有有这些东西的话应该会轻松一点。”
  许森:“好想看看小时候逃难的阿盈,给你一些好吃的好喝的。”
  刘盈赶紧摆手:“算了算了,我可不想亲自试验照顾自己是在照顾自己还是照顾儿子的哲学难题。”
  三人围在一起说小话,突然每个人的脑袋上都挨了一下。
  卫青的笑脸出现在上方,“下一批游客就要进来了,你们三个还多在一边说悄悄话?走了。”
  三人拍拍屁股站起来,相互帮忙正了正志愿者的胸牌,然后跟着卫青走到门口,刘盈还不忘提醒两个小伙伴:“微笑微笑,别忘了微笑。”
  许森和扶苏赶紧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齿。
  “森哥哥,苏哥哥,盈哥哥。”
  刚在门口站定没多久,就有三个小人影穿过感应门向他们扑来,一长串哥哥吸引了进来还没进来的游客的目光。
  好奶的小团子。
  许森挨个摸了摸脑袋,让他们先进去,等会儿分流了再过去找他们。
  扶苏笑道:“你们怎么来了?”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随后进来,大嗓门道:“听说有明朝的文物展览,我们带孩子过来看看。”
  听见父子俩这么说,许森三个人都露出奇怪的笑容。
  朱棣:“怎么笑成这个样子?难道这些文物还有猫腻。”
  好几个人看朱棣。
  许森请他们往里面走,低声道:“四叔,这些话不能乱说,您先去随便看看,一会儿我去给您讲解。”
  朱棣:---
  “这是什么人啊,不是反国分子吧。竟然说文物有猫腻。”
  听到窃窃私语中的这么一句话,朱棣吓得一抖赶紧拽住自家侄子往里面走。
  扶苏跟后面进来的康熙一家打招呼:“康老爷子,你们也来了,那边是清朝文物,那边有宋元明的。”
  胤礽看了眼自杀的大秦太子,这小子还年轻着呢,要不是小仙人选在他没死的时候绑定他爹,这小子再过两年都该自杀了吧。
  好好的一个太子候选人,在他爹死之前的那几年里竟然都在北边边郡待着,可怜啊可怜。
  “这是博物馆的文物简介。”扶苏笑着给胤礽一张宣传单。
  胤礽接了,笑道:“谢谢。”
  刘盈也给胤礽指点领取纪念品和水的地方。
  没人搭理的康熙和胤禛:难道这就是太子间的惺惺相惜?
  蒲县的县博物馆虽然是这一两个月才准备开放的,但是方方面面的设施都很到位,防护玻璃罩都是用的符合国际水平的。
  馆里普遍的是光线柔和的小灯,只有玻璃罩里面是明亮的保护灯。
  胤礽第一次身临其境看这些,看文物不如看各种各样的现代设施更多,而且文物下面的小字介绍,在他看来也比文物本身更有趣。
  一批参观游客进来完毕之后,志愿者们就可以分散到各展台给大家讲解这件文物的年代来历了。
  许森和一位负责明清那边的换了位置,跑过去就看到已经明朝区浏览的朱元璋朱棣和三个小家伙,“一人一杯柠檬水。”
  为了给来自各地的游客留下很好的印象留住回头客,县里为这次博物馆首展做了很多工作,最好的一点就是来这边看展有免费水喝。
  在这个屋子里的确容易渴,朱棣接过来就喝了,指着前面的一件文物说道:“这是什么东西?就一件普通的褂子而已,难道是哪位名人穿过的?”
  许森躲避了老朱的视线,说道:“这不嘛,就是我上次搜集文物的时候,觉得有趣带来的。”
  毕竟留存至今的作弊老鼠须字袍只有一件,可能反映以前的科举文化了呢,而且不止明朝的,还有清朝的各种作弊衣服也在这边。
  朱棣看清了前面的小字介绍,眼睛都瞪大了,拉住朱元璋道:“爹,你看啊,竟然是洪武X年鼠须笔里衣!”
  为什么啊,这也有展览的必要。
  感觉丢大明人啊。


第243章 竞争力
  与此同时有一撮人拿着手机过来,震惊地呼喊同伴:“真的是从未面世过的鼠须笔作弊衣服,来来来大家快来拍照,这位仁兄是个人才啊,竟然有耐心写这么多,你说有这样的功夫写一遍肯定早考过了。”
  “还用得着抄吗?”
  “我天,人才啊人才。”
  同伴们争先恐后地凑过来,虽然激动但都没有碰触玻璃罩,站在一步之外欣赏,有一人拍了又拍,叹道:“写的真好啊,比我当年打小抄打印的小七号字体都小。”
  众人嘻嘻哈哈。
  朱元璋的脸色青了又青。
  大明的文人你们看到了,你们就这么在现代有名了!
  洪武年间,大家围住了收纳历届考生文卷的彭大人:“你怎么回事啊?这种东西一旦收缴都销毁了的,你怎么还给小仙人拿走了?”
  彭大人也无辜,当日小仙人过来,太子让他们准备可以拿走的物品,他们准备的都是常见而又有纪念意义的啊。
  那件衣服,是小仙人偷偷跟他要的,他本来不想给的,但小仙人给的实在太多了。
  整整一套现代工艺的珐琅彩玻璃茶壶配杯子,外加一盒打火机,还有两瓶现代的饮料,他要是能忍住这个诱惑都不是人。
  其他人甩袖叹息:“丢人丢人了。”
  陛下本来都对咱们不满,这下子更要看不上咱们这些文人了。
  博物馆却是一片欢乐,鼠须笔衣服在口口相传中出名了,每一个游客必来打卡,还有个懂历史的就解释古代科举制度以及每次科举舞弊引发的大案。
  但其实科举制度和我们现代的高考一样,都是贫民子弟改变命运的最公平最通畅的一条路,明朝的科举之所以到后来检索不出人才,完全跟他们的制度有关。
  这人长篇大论地跟同伴说很多,然后一转头才察觉两边站了很多人,有几个听得跟小学生似的。
  站得最靠近的左边是两个头发里参杂着白丝的中年男人,看着模样长得很像,应该是兄弟俩,而在右边则是一个老头儿带着俩中年人,瞧相似的模样应该也是父子。
  懂历史的这个人很惊讶,什么时候流行来博物馆是带着老儿子一起来的?
  左右两边的人就这几个靠他最近,那皱眉认真深思的模样,让这人瞬间很有成就感,随便看书有了点自己的感悟,没想到这么一说会让其他人听得如此认真。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