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直播:秦始皇来上工了吗(309)

作者:藤萝浠月 时间:2024-06-06 10:23 标签:系统 直播 基建

  *
  “二加六,怎么就能等于七呢?”
  果然跟想象中的一样,坐在小家伙旁边等他写完了老师布置的十六道加减题的时候,让朱棣头疼的事情来了。
  三加七、八加六他都知道,可就是不理解二加六和一加五这样的。
  朱棣按照老爹的办法,给小家伙出手指,一个一个板好了问他等几,小家伙瞪着认真的眼睛说道:“六。”
  “刚才还是七呢,怎么又少了一个?”
  朱棣崩溃的声音在客厅回荡。
  朱元璋欣慰地笑了笑:“终于抓到一个壮丁了。”
  允熥的思考方式和普通小孩子不同,按照那些心理医生的说法,这孩子就是要用更多的细心和耐心教导的。
  以后啊,就交给老四了。


第225章 肥宅水
  楼下,朱棣终于维持不住优雅的声音传上来。
  “你本来有两个苹果,我再给你六个苹果,呐,都摆在这里,你数一数是多少个?”朱棣不自觉扬高的声音里是即将崩溃的隐忍。
  朱允熥认真地看看他四叔,大眼睛眨巴了眨巴,用刚才更为认真的神情说道:“四叔,两个苹果我都吃不完,就不要了。”
  朱棣抬手,朱允熥慢慢地往后面挪了下他的小屁股,朱棣把两只手放在他的头上抓了抓,崩溃道:“爹啊,我不要手机了。”
  这一喊把小去病和小病已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他们是做作业还算正常的那一挂孩子,让家长崩溃的时候不多。
  而且他们经常和朱允熥一起玩,知道自家小伙伴的脑回路,急忙放下手里的乐高跑过来,唯恐小伙伴挨揍。
  小去病是最小的,但此时也像模像样地辅导起小伙伴来,直接把那八个苹果分成二六堆,叫小允熥数一数总共有几个。
  小允熥点着手指头数了,一直数到八:“八个。”
  小去病大人一样的把这两堆合在一起,直接问道:“那他们挨在一起呢?”
  小允熥脸上出现了呆滞,静止了足有一分钟,才说道:“忘了。”
  小去病耐心:“那你再重新数一遍。”
  小允熥重新数了一边,小去病问道:“那是几个啊?”
  小允熥:“八个。”
  “所以二加六等于?”
  小允熥干脆流利地说道:“八。”
  被小病已拦着的朱棣仰头看看天花板低头看看明亮大理石,十分怀疑人生。
  小病已这才放开他,认真对朱棣说道:“我们小杜老师就是这么教的,小杜老师说熥熥只是对数字不敏感而已,尤其是偶数类,所以教他的时候要有耐心。”
  朱棣:---
  小病已看着他,还带着奶膘的小胖脸充满了认真,重复道:“四叔,你要耐心哦。”
  朱棣感动得内牛满面,自己一个皇帝在这上面还不如两个孩子呢。
  明清两朝的书院先生们:人才啊,冠军侯和汉宣帝这么小就展示出有别于普通小孩的才能,等在那个机遇处处的现代社会长大了还不是好工作随便找?
  这样的人,他还会回去汉朝吗?
  汉宣位面的人们也担心,在他们眼里,小小的汉宣帝就是自家强盛的希望,虽然现在能跟着一些画面学习到各种便利物品的做法,但深切到骨子里的比如先进造纸术、印刷术那些他们根本没有接触的机会。
  是偶尔跟着高/祖看的视频看到过古法造纸的这些内容,但是那里面需要用的使纸张更洁白柔软的东西,却不知道是什么。
  总之,现在每一步他们都走得很慢。
  而在高/祖的位面,那里都已经可以造出堪比后世名纸宣纸的纸张了。那天高/祖带着五百克汉造纸送给现代的小仙人当草稿纸,最羡慕的只有他们汉宣位面的普罗大众。
  *
  晚上九点,朱棣终于可以去楼上选他的房间了,二楼还剩下最后两个房间,采光都不是很好的那种,朱棣看了看,决定去三楼。
  定好自己每天穿越过来的地点之后,朱棣又抱着手机下楼找他爹。
  马秀英开的门,看到是老儿子,高兴地让他进来坐,朱棣进门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怀疑地看娘:“您在吃什么东西?”
  马秀英:这孩子,早知道不让他进来了。
  “没什么,这是那边的曹操吃什么东西跑出来的味道吧。”皇后娘娘打开门,把味道往外面扇。
  朱棣嘴角抽了抽,很久没有被他娘这么糊弄了,不过还是那种熟悉的感觉,小时候他爹经常出门打仗,娘有时候也要出门,他们几个闹着要爹要娘,娘就经常用这种语气糊弄他们。
  之后成了皇子,再加上都长大了,娘才不糊弄人的。
  朱棣动了动鼻子,在他娘的梳妆镜子旁边的柜格里找到一桶刚刚泡好的泡面,还是麻辣味道的。
  “我爹不在啊?”
  马秀英:这熊孩子,真是越大越不讨喜。
  “你爹回去了,那边还有朝廷的一大摊子呢,只指着你哥,要累坏的。”
  朱棣端着泡面就吃,觉得他娘也和爹一样偏心,但并没有当初知道母亲也更偏心大哥时候的难过。
  可能是自己也当了爹,知道偏心有时候并不由自己做主。
  好像他吧,现在最偏心的就是孙子,然后便是二子了。
  “你慢点吃。”马秀英给儿子倒了一杯水,然后又从衣柜里找出来一桶泡面,朱棣看过来,说道:“娘,您能吃这个吗?”
  马秀英说道:“我问过医生了,偶尔吃一点没问题。你可别告诉你爹,否则以后挨打娘不负责拉。”
  朱棣喝了口开水,放下杯子提要求:“娘,我要喝肥宅水。”
  马秀英差点试试他额头,“你这一大把年纪了,喝什么肥宅水?容易骨质疏松。”
  朱棣:“您能吃泡面,儿子就要喝肥宅水,只喝一杯。”
  马秀英很想说他:你照照镜子去,多大了还跟小孩儿似的。
  朱棣说:“您要是不给我肥宅水,明儿爹来了我就告诉他您背着他偷吃泡面。”
  应天府皇宫内,朱元璋手持朱笔,看着最佳观景窗外面的天镜,然后写下朱笔批语,冷笑道:“不用告诉,你爹现在已经知道了。”
  朱标在下面的一个几案旁,几案上同样摆满了折子书籍,左右两边还有文臣秘书,是父皇看过现代的管理书回来后做出的变动。
  虽然有文臣秘书帮忙大大减轻了皇帝的负担,但每天还需要亲自过目的折子数量仍旧多到人头皮发麻。
  朱标也看了眼天镜,好羡慕现在的四弟,能偷吃泡面。
  “太子,你过来。”
  父皇的声音响起,朱标一瞬间调整表情站起来。
  “父皇。”
  朱元璋道:“今年的黄河水患太频繁了些,你有什么想法吗?”
  朱标便拿出来黄河地形图,跟他父皇讲述自己的想法。
  其实这些水患造成的损失还算小的,因为父皇在天镜上搜集过一些明时期自然灾害全书,提前知道哪一年某某地有什么样程度的灾害,他们已经提前去预防了。
  预防不了的便提前收庄稼撤百姓,虽然今年的水灾比较多,但却是有史以来损失最小的。
  这一点还要归功于父皇在天镜上这些天所形成的,并不完全等同于以往“残暴”名声的号召力。
  朱标陈述完了自己的看法,最后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这一次充值任务之后,咱们大明可以选择水泥技术---”
  明朝在讨论如何仿造现代手段治理黄河,现代别墅内,朱棣已经吃完了一包泡面。
  马秀英看了看手机,都晚上九点半了,问四儿子:“这个点了你还不回去?”
  朱棣咕咚咕咚喝着肥宅水,表情很快乐,回答说道:“儿子决定半夜再回去,玩手机去喽。”
  他都这么大一个人了,马秀英也不很劝,告诉他不能熬太晚就让人出去了。
  永乐年间。
  太子妃张氏却是吃不下休息不成的,本来以为皇上就回来了,铡刀落下虽然难受但是总归不用这么提心吊胆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