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上(185)

作者:洛娜215 时间:2019-03-01 12:13 标签:无限流 古典名著 武侠 历史衍生

  使用这种表格不需要下级官员多费心在语言的修饰上,这张表格就是非常简单的要素:时间地点姓名,所报何事,紧急程度,上级批示。
  而且填写时候需要一式两份,一份用来流转一份用来留底备案。
  刘备很快发现,曹营对于未来新生代的培养,重点几乎全数倾轧在实事之上。
  尤其是案例分析,实在太实用。
  有些拿出手的案例让做过很长时间父母官的刘备都难以解答。
  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面临选择,这一点就连担任讲师的某官员在讲到这一案例的时候,都叹息曰无解。
  这一课他们请来了一个老人,他所讲述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那是是若干年前,他在担任县令时候遭遇黄巾军的一役。
  那时候兖州刺史还不是曹操,兖州军事尚且疲弱,黄巾军攻城时,他的城镇兵士、器械均都不足,只能死守。
  见状,黄巾军将领也不想白白浪费力量攻城,他们的做法是黄巾军胁迫了若干城郭之间的治下民众逼他开门。
  他要么开门,救下他治下的百姓。
  要么死守城门,眼睁睁看着他们一个个被杀死。
  没有正确的选择,只有错误的选择。
  开门与否,对于一地父母官都是煎熬。
  当时黄巾军对他说的好,他们仅是为了借道,并不会伤害城中百姓。
  但是这位官员坚定的拒绝了。
  他驻守的城池一开,背后就是兖州腹地,黄巾军固然可能会遵守承诺,不杀他城中人,但是其他的人呢?
  他虽为本地父母官,下面的每一个村民都是他的责任,但是他同样也是兖州的官员,庇护兖州人民也是他的责任。
  难道他可以为了保住自己治下的民众,就将无辜的兖州民众送入屠刀之下吗?
  当时他的做法是,他拒绝了黄巾军的要求,并且他在黄巾军每杀一个人的时候,都让他们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
  当时他站在城楼上说:是在下这辈子欠了你们,吾未能护住尔等,吾亦是放弃了尔等。
  吾会牢记尔等的名字,欠你们的,由吾下辈子来还,还不清,就下下辈子还给你们。
  那一日,黄巾军杀了足足七十六个村民,每一个赴死的村民都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也有咒骂他的无作为的,但也有表示不怪他的。
  他背后的守军因气氛过于惨烈,纷纷扭过头去不忍再看,整座城的气氛都哀愤至极,而他却从头看到了尾。
  并且将那些人临死前的样子烙刻在心中。
  直至最后,连黄巾军的兵士都实在不忍再看这一幕,其将领见军心有被影响,最后只得放弃进城,剩下的百来名村民才被释放,这一支黄巾军亦是绕行此处。
  这一战,他守住了,却再也没有勇气上城守兵,他没有勇气再面对一次这样的选择。
  他选择申请了病退,后来在曹操入驻兖州之后,他又被人请了出来,如今便只做了个图书馆的管理人员。
  这个官吏给他们展示了自己的衣袍。
  他的袍子内部,被他的妻绣上了这些人的名字。
  七十六个村民,一人不差。
  这位官员,每天都将这些人的名字穿在了身上,就像是在等着这些人召唤他去赎罪的那一日的到来。
  这些预备役个个表情不同,或有遗憾,或有不赞同,也有义愤填膺的。
  但是更多的人是面色煞白,并且露出深思之色的。
  见此,官员告诉他们“做一个横征暴敛、人人喊打的恶官,远比做一个吏治清明,尽心负责的官员容易的多。”
  白发苍苍的文士面色平静。
  “吾之一生,都难忘那夕色血景。”
  “那一日倒下的人,亦是成了吾之魇。”
  “有些事,这辈子尔等都无法确知当时所做之抉择是对是错。”
  “就如那南边岷江上的湔堋(都江堰)修建之时耗费人力众多,为人指责,后却造福了一片巴蜀之地。”
  “亦有建立之时人人称颂的机制,最后却落了个零落结局。”
  “吾只能说……从心,即可,是非功过,便留给后人评说吧。”
  这一日,下课之时,刘备也跟着学子们向这位图书馆的官吏躬身以谢。
  他后来在许多年后,重访兖州图书馆曾见到过这位官员,那时他已垂垂老矣,眸中光芒却愈加温润,见到刘备时他缓缓俯身行下级。
  刘备亦是还礼,二人同坐下,聊了一下午。
  这官员告诉他,自己这些年的体质每况愈下,他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寿时将尽。
  内心却极为平静。
  不如说,他已经活得比自己预料中活得久的多啦。
  彼时已为荆州刺史的刘备面带唏嘘之色,他在过往那些岁月中亦是经历了不少次选择,事后证明,有对的,也有错的。
  只是他每次选择,却都遵循了这位无名小吏的教导——从心。
  故而,虽错处不少,却也不曾后悔。
  此亦可说人生之大幸。
  有什么能够比虽有遗憾,却无后悔更能让人满足的呢?
  就在刘备满兖州晃悠的时候,夏安然正忙着组织人手烧竹炭。
  经过他的实地考察,兖州竹资源的确尚可,但是最为丰厚的还是豫州,所以他们将烧炭地点选择在了豫州的一竹林附近。
  此处竹林茂密,因为周围的确都产竹,村民若有需要多自门口取材,除却猎户和采笋人,很少有人去砍伐那一块竹林。
  竹子和寻常树木不同,它们的根系是横向发展,且极为发达,对于一些丘陵少农田的的确,农人们最怕的就是农田附近有竹林。
  因为这些竹子哪怕距离甚远,也能很快将根系探过来。
  这当然也有好处。
  好处就是竹子的再生性提高了不少。
  而且砍伐时候一点都不会有破坏生态平衡的心虚感。
  夏安然令人在需要砍伐的竹木上做了记号,他这次的砍伐以实验为主,疏林为辅,他们刻意选了不同年龄的竹子欲做实验。
  砍伐的竹子多半也是挑选的不同区域的竹子,避免给竹林带来过大的伤害。
  虽然当他进入树林的时候便觉得,按照这林子的密度……想要给它伤害恐怕还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办到的事情。
  同时,他也带来了制纸作坊不愿意使用而被废弃的竹节。
  因为要出行到豫州,也因为小少年的老师们来了,小少年这几天正被领回去补课呢——曹操语。跟着夏安然出来的依旧是亮少年,但是这次庞统和庞德公也跟随了。
  庞德公是蹭了曹军的防护,虽然目前兖豫二州匪人基本被剿灭,但是到了冬天,依然免不了的会有野狼等凶兽会袭击驴车。
  他们现在抱团出行安全性便高了很多。
  说实话,如果可以夏安然是不想要在这天气出来的。
  大冬天,没有了冬天特别好用的曹纯大抱枕,他晚上根本就没法睡啊!
  在昌邑的时候,曹纯偶尔几日无法返家,夏安然都是一个人孤孤单单抱着软枕头睡在炕上的,当得知兖州没有竹林,只有豫州境内有质量较好的竹林时,夏安然沮丧了好几天。
  就差没对曹纯唱:想要把你捧在手心,虔诚得带走了。
  你是我的小呀小暖炉,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不,事实上他唱了,然后他尝试了一下被曹纯捧♂在掌心,狠狠得温暖了一下的感觉。
  事实证明,人不要浪,你一浪总有人能比你更浪。
  曹纯此次未能跟来,因为李榷、郭汜二人到了洛阳,他们不肯再前进,只将所挟持的朝廷官员交给了前来接应的曹军。
  李榷郭汜如今地位尴尬,小皇帝下了正式诏书迁都昌邑这个可谓穷乡僻壤的地方,众人虽在背后说这是曹操干的,但是诏书已下,首都就是变了。
  而小皇帝如今有了曹军的支持,这便意味着李榷、郭汜再也没法像之前一样对着小皇帝呼来喝去,他们如今身上所肩负的官职也变得尴尬起来。
  西边的马腾韩遂虎视眈眈,东边的曹操冷漠旁观,李榷、郭汜军又因为内讧在长安干了一架,人数有所减员,如今也只能盘踞在洛阳城外,同虎视眈眈的司隶守军面对面。
  没有胆量硬闯。
  曹操倒是非常好说话,他热情的邀请李榷郭汜二人进入兖州,但是他们两人谁敢进去哦?
  之前把小皇帝得罪的死死的,现在小皇帝有了靠山难道他们要用自己的性命,去揣摩小皇帝的度量吗?
  即便小皇帝的肚量足够大,按照他们对曹操的了解,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曹操难道会放过这个光明正大收剿青州兵的机会吗?
  倘若没有了兵权,他李榷又如何在这个战火纷飞世界上立足?
  出于种种因素,此二人最后仅仅是客气的讲自己是小皇帝派驻在长安的将领,此行只是为了护送诸位大臣,不敢久呆,并且强烈要求回到了长安城。
  曹操放他们走了吗?是的,他当真放他们走了。
  因为曹操而言,此时他的心腹大患并非是这两人。
  而是处于兖州豫州东面的,陶谦所治理的徐州。
  他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袁术,带着传国玉玺到了徐州。
  这倒真不是他特地去查,而是袁术似乎并没有掩藏自己行踪的意识,他的举止行为极为的高调,就差没大声呼和“我就在这儿哟!”了
  徐州刺史陶谦本就是袁术的人,袁术战败去前去投靠也的确再理所当然不过。
  徐州和兖州接壤,占地广袤,土壤丰美,水资源充沛,又是平原地带,产粮众多,一直都是东汉朝廷的粮食供应大区。
  同时,他的渔业丰富,江海运、贸易往来便捷,是一块众人皆知的膏腴之地,
  这一点,从曹操的父亲曹嵩,宁可不投奔自己在兖州做刺史的儿子,也要留在徐州就可以看出。
  这块地方,曹操之前,也心动过。
  但是一来他师出无名,二来那时恰巧发生了灭董前兆,等再回来时,曹操已经有了豫州。
  他心知肚明,占据了两个州府的自己,之所以之前没有成为别人的眼中钉,主要还是因为无论是兖州还是豫州,占地都不甚广袤。
  他手中两个州加起来的面积,大约同徐州相当。
  但也因为如此,如果他曹孟德再将徐州打下,那他将成为旁的诸侯之间的眼中钉,原先没有注意到他这一股新生势力的诸侯们也会立刻将他视为可以吞并的对象。
  所以曹操将这一野心埋在了心中,但是现在,情况就有所不同。
  昌邑迎来了陛下,普天之下,皆为王土,徐州刺史的任命,应当由朝廷发达。
  如果小皇帝当真找到一个借口罢免了陶谦,那么有一个忠臣良将包袱的陶谦,也只能乖乖听命,至于他会不会离开,又是另外一回事起码能够膈应到他。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