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现代耽美>

心挣(186)

作者:初禾 时间:2024-06-22 15:01 标签:强强 悬疑推理 现代架空 刑侦

  同样是割喉,罗应强那边要惨烈得多。还原现场,罗应强似乎是在和张易楠“快活”之后,独自来到汤池休息。而凶手也是在这时潜入。他靠在池壁上,闭着眼,全不知晓死亡的降临。凶手出现在他背后,抓住他新植的头发,他条件反射挣扎,试图叫人,但冰冷的刀锋已经抵在他的脖子上。
  他是个见过世面的人物,或许以前也经历过生死瞬间,生命被威胁并没有让他吓尿裤子,他仗着自己人高马大,想要反制凶手。这也是他脖子上的刀痕比张易楠多得多的原因。凶手占据着姿势上的优势,又有凶器,志在必得,经过搏斗,他的脖子被割十一刀,血如泉涌,头和身体只剩下零星的皮肉连着。
  “感觉凶手是来杀罗应强,但罗应强身边还有个张易楠,凶手杀完罗应强,顺便灭口。”陈争看着法医和痕检报告说。
  目前案情并不明朗,市局即将开会,程蹴看到鸣寒和陈争在走廊上,招呼道:“鸟,你们也来听听。来了就帮我干活!”
  “走吧。”陈争先一步上前,回头说:“鸟。”
  鸣寒:“……”
  陈争停下,“对了我忘了问你,程队第一次看到我时,为什么叫我小争?小争什么?”
  鸣寒哑火,“什么?这也太没大没小了,我去教育他!”
  陈争心里还有好些疑问,但此时不是和鸣寒掰扯的时候,只得暂放。
  这案子是南山市重案队负责侦查,发言的也多是重案队的队员,陈争和鸣寒坐在最后一排,不让自己喧宾夺主。程蹴的看法和陈争有相似之处,认为从现场情况来看,凶手多半是奔着罗应强去,张易楠是被牵连的倒霉蛋。
  这样一来,下一步就得从罗应强的人际关系入手调查,此人既然是公众人物,又是个大商人,关系网络必然很广,需要大量警力来梳理。总的来说,这案子很像买凶。
  会议将调查的重点放在罗应强身上,鸣寒小声对陈争说:“好像没有我们什么事儿。”
  陈争说:“那我们正好一边跟张易楠这条线,一边找刘品超。”
  提到刘品超,鸣寒颜色略微一暗。这时,程蹴点到他俩,大家都看了过来。程蹴说:“陈哥和鸣寒的任务和我们不一样,但有交叉,大家都是合作关系,有什么尽管使唤他们。”
  陈争低声跟鸣寒说:“你这兄弟怎么跟你一样?”
  鸣寒笑道:“哪里跟我一样了?没我聪明没我帅。”
  会后,刑警们分头展开调查。陈争找到程蹴,问:“罗应强的母亲现在情况怎么样?”
  程蹴还没顾得上,“听说还在医院,我正打算去看看。哥,你跟我一起?”
  陈争心想,也不必一来就跟着鸣寒叫哥,“我就不去了,鸣寒在联系张易楠的家人,等下我去见见他们。罗应强你们谁都比我熟,我听说这个人是出名的孝子?”
  程蹴点头,“是,本来洗脚城年底才会开,提前到现在,就是因为罗应强要给老母亲祝寿,开业酬宾力度很大,目的也是让更多人祝老母亲生日快乐。”说到这儿,程蹴忽然顿住了,“嘶——”
  陈争说:“你也发现了吧,既然那么有孝心,又为什么在母亲生日这一天都管不住自己,和包养的大学生在祝寿场地寻欢作乐?他‘梦中情人’这个标签是虚假的,那孝子呢?他的家庭关系值得好好查一下。”
  程蹴转头就走,几步之后又冲陈争竖起拇指,“哥,通透!”
  陈争:“……”
  围绕罗应强的调查正在推进,而张易楠这边,竟是在联系家人环节就卡住了,登记在册的电话是空号。
  槐李镇是南山市最西边的乡镇,再往西就出了函省的地界。这地方小归小,却是南山市乃至周围城市的重要蔬菜供应地。鸣寒跟随市局刑警赶到时已经是下午,菜农们仍旧忙得热火朝天,一辆辆卡车停在路上,刚从地里收上来的菜正在一捆一捆往车上搬。
  张易楠填写的家庭住址在槐李镇下面的槐子村,道路两旁全是菜棚,即便已经是冬天,看上去也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不少村民背着背篓,将菜背出去卖。
  开车的队员健谈,不知道鸣寒就是南山市人,给他介绍道:“你别看这些菜农好像过得很苦,这个年代了还要背着菜卖。他们啊,其实家里都有好些菜地的,种出来的菜绝大部分交给收菜的贩子,就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卡车,他们自己留一些,自己吃,或者搭地铁去市里卖,闲不住。”
  车停在张家门口,那是一栋白色的三层小楼房,有个院子。但铁门上落了厚厚一层灰,往院子里面看,各种板材、凳子横七竖八倒在地上。
  见有警车出现,斜对门院子里正在晒山货的大婶走出来,“警察啊?这家人找到了?”
  鸣寒问:“张木父子是住在这里吧?我看这怎么像搬走了?”
  大婶将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招呼警察们到自己院儿里坐,“你们这才知道啊?这家人不见起码有三年多四年了。”
  “三年多?”鸣寒一想,张易楠在南山大学念书也还不到三年,“他们出什么事了?”
  大婶说:“嗐,我还以为你们找到他们了呢,原来你们啥也不知道?”
  鸣寒说:“这不是来跟你打听吗。”
  大婶乐了,“好,那你想知道什么?”
  鸣寒回头看了眼张家的院子,同行的队员已经将铁门打开,进去勘查了。他拿出和群众闲扯的语气,“什么都行,你们做多久邻居了?”
  “哎哟,有二十几年了吧?反正这巷子里的房子一盖起来,我们就住这了,前脚后脚的事。”大婶叹了口气,“他们家挺好的,男人种地能吃苦,女人吧,也管得住男人和孩子,可小洋就是命不好,年纪轻轻就得病走了。”
  鸣寒问:“小洋是?”
  “张木的婆娘啊。”大婶说,小洋不是槐李镇的人,外面嫁来的,长得很漂亮,村里已婚的未婚的男人都忍不住多瞧她几眼,惹得张木很不高兴。大婶自家男人是个老实的,大婶开他的玩笑,问是自己漂亮还是小洋漂亮,男人红着脸,不敢回答,大婶觉得好笑,“有啥不能说的?我还能吃醋啊?”
  大婶不吃醋,张木的醋却吃得飞起,每次有人盯着他家媳妇看,他的脸就黑得像块碳。小洋刚嫁到张家时,盘了个门面做点烟酒生意,照顾生意的往往是男性,小洋会经营,给张家添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张木却发疯,有事没事跑门面站着,谁盯小洋,他就盯谁,有一次还和一个老头打了起来,好好的生意让他给搅黄了。小洋没办法,只得把门面打出去,在家当家庭主妇。
  但小洋也是从小干活吃苦的,让她在家歇着,她实在歇不住,张木这人轴了点,但也确实疼老婆,不让小洋下地干活。小洋脑子比张木活,那几年市里好些有设备有资金的菜贩子来乡下签合同,小洋给自家谈了份好生意,还准备跟着菜贩子们干。张木却又一次泼冷水,不让小洋去。
  两口子为此两天小吵三天大闹,后来小洋可能是实在累了,也为张木不相信自己而伤心,安安分分在家相夫教子。张木呢,可能是为了安抚妻子,种地更加卖力。勤劳换来回报,张家收成年年可喜,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然而小洋过了几年享福的生活,却患上了肝癌,去镇上治了几个月,回来只剩一个盒子。
  张木本就沉默寡言,妻子去世,就更加阴沉。小洋治病花掉了张家大部分家底,张木振作之后跟个魔怔人似的,不分白天黑夜劳作,大半夜还不回家,守在菜园子里。大家都说,不知道他那菜园子有啥好守的,还能长出个人来不成?
  小洋是个活泼的妇女,以前张家和村民们的沟通都靠小洋,小洋没了之后,张家就跟个孤岛似的,大家都不想和张木接触。
  后来张木父子是什么时候搬走的,村民们也都不清楚,都是想起好像很久没有见过张木了,互相一打听,才知道都不知道他们的去向。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