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现代耽美>

心挣(300)

作者:初禾 时间:2024-06-22 15:01 标签:强强 悬疑推理 现代架空 刑侦

  霍曦玲姐姐的情况舒俊不清楚,似乎是很早之前就不想过问家族事务,和丈夫孩子移民了。霍曦玲的妹妹,也就是霍烨维的母亲霍曦芸却和霍曦玲一条心,嫁给霍曦玲为她物色的谢严诚,婚后谢严诚改姓霍。
  霍烨维出生没几年,霍曦芸患病去世。霍严诚在霍家衣食无忧,但无权过问霍曦玲对霍烨维的安排。霍烨维忌惮霍曦玲,霍家所有人都害怕这个老妖婆。
  随着年岁渐长,霍烨维越发感到自己处在危机中,他并非对权势没有追求,如果没有进入娱乐圈,他必然已经在渭海科技中身居高位。从这一点来说,霍曦玲让他成为明星,是在断绝他插手集团事务的可能。
  他不止一次对舒俊说过,霍曦芸死得很蹊跷,如果是被人害死,那这个人只可能是霍曦玲。这些年他更是感到自己的性命受到威胁,他是霍家唯一合法的继承人,霍曦玲那些私生子没有名分,霍曦玲会从他的手中夺回名分。
  鸣寒听得有些糊涂,“霍曦芸死得蹊跷?霍烨维只是怀疑,没有私下调查过?”
  舒俊说:“老霍和霍曦芸其实也不熟。”
  鸣寒皱眉,这豪门的是是非非简直像翻滚的雪球。
  舒俊解释,霍烨维是儿子,所以很金贵,霍家长辈认为霍曦芸年纪小,不懂得照顾孩子,将他拿给霍曦玲教养。他和霍曦芸相处的时间不多,亲情也很淡薄。
  在霍烨维的印象里,霍曦芸对他很客气,身体虽然说不上多好,但也不差,不应该说生病就生病。霍曦芸一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霍曦玲,但他和霍曦芸的亲情又不至于重到让他耗费精力去查清霍曦芸的死因。所以这猜测过去几十年依旧只是猜测。
  鸣寒盘算着之后的调查方向,又问舒俊在娱乐圈内,哪些人可能对霍烨维下手。舒俊答非所问,信誓旦旦地说如果他找到了凶手,一定要让这人生不如死。
  鸣寒将动不动就情绪失控的舒俊送出市局,明说在案子侦破之前,警方会密切关注他的动向,“你最好是别给我玩失踪。”
  舒俊不满地哼道:“同样的话送给你,你们要是找不到凶手,我就每天上门!我就待在居南市不走了,老霍要是凛冬杀的,你们别想护着他!”
  鸣寒叫住舒俊,“对了,你说‘lake’不是好东西,什么意思?”
  舒俊哼了声,“拿毒品当名字,这种烂营销都敢做!”
  鸣寒蹙眉,“毒品?”
  舒俊却说不明白了,“就是他们一香水的名字,叫什么克什么斯,我记不得了!”
  鸣寒在网上搜关键词,是有这么一回事。
  “lake”曾经宣传过一款名叫克岚阿斯的香水,但还没正式上架就撤掉了,因为克岚阿斯这个名字疑似拉美的某种毒品。刘熏立即道歉,态度陈恳,解释自己和团队都未听说过这款毒品,纯属巧合。之后,克岚阿斯全部销毁,“lake”也没有再出过问题。因为“lake”本就小众,所以没有闹大。
  鸣寒正琢磨这事,李疏赶来道:“鸣哥,你在这儿啊。昨天陈老师问我湖韵茶厂的失踪案,那案子是分局在跟进,我刚得到消息,周霞等人正是失踪孩子的父母。”
  八年前,茶厂第一个不见的孩子叫龚宇,十七岁,其父正是如今在“微末山庄”失踪的龚小洋。
  龚宇是个早产儿,智商较低,但并不是傻子,他很听父母的话,龚小洋托了关系,让他早早进入茶厂工作。但某一天,龚宇没有回家,龚小洋到厂里一问,才知道龚宇早上没来上班。
  接着不见的孩子叫徐新馨,十七岁,母亲是曾红,她失踪后,曾红和丈夫离婚。徐新馨在茶厂附近的居南五中读书,茶厂大部分孩子都在这所资质一般的学校上学。周末,徐新馨说和同学严屏去市中心买衣服,再也没有回来过。
  严屏是周霞的女儿,和徐新馨从小一个班,上了高中后虽然不同班了,但仍是形影不离。
  在徐新馨和严屏失踪大概一周后,卢峰家的卢曦薇、汪万健家的汪世勋、胡长泉家的胡明宇也不见了,他们都互相认识,十七岁,常去的网吧却没有他们的踪影。
  又过了半个月,发生了最后一起失踪案,这次不见的是工人梅锋家的女儿梅瑞,十七岁。
  突然失踪了那么多孩子,湖韵茶厂草木皆兵,厂里疯传,这是因为茶厂快要倒闭了,管理混乱,才有犯罪分子跑来搞事。一时间,家家户户都将孩子看得特别紧,不少家庭甚至不让孩子去上学,附近的学校也风声鹤唳,任何外人不得进入校园。
  就这么过了一个多月,没有孩子再失踪,茶厂的气氛这才开始松动。案子起初是派出所调查,没查出个名堂来,分局介入,也没找到任何线索。
  为了找到孩子,周霞等人成立了互助小组,工人们也热心帮忙。但时间一长,工人们各有各的事,再加上茶厂面临经营困难,大家自顾不暇,热情渐渐淡了,继续找孩子的只剩下失去孩子的这些可怜父母。
  鸣寒听得皱起眉,失踪的全是未成年,但他们的年龄不小了,人贩子的目标一般是年纪小,容易控制的孩子,为什么失踪的会是他们?
  还有,胡长泉心灰意冷离开居南市,其死亡是赵知一手造成,所以胡长泉暂时不论。那其他人呢?龚洋和卢峰的失踪是不是和他们孩子的失踪有关?
  “梅锋没有和其他人一起来‘微末山庄’。”鸣寒问:“他现在?”
  李疏没有经手案子,暂时不清楚,“我再去问问。”
  鸣寒点头,“李队,湖韵茶厂要倒闭是怎么回事?”
  李疏是本地人,知道一些情况。湖韵茶厂作为函省的老字号企业,经营不懂得变通,跟不上潮流,从大概十年前开始,效益就越来越差了,厂里展开自救,分出去一个南风药厂。
  工人们端了大半辈子铁饭碗,起初很排斥药厂,觉得这会让茶厂死得更快。七个孩子失踪的时候,就是茶厂最动荡的时候,工人们天天不干活,搞帮派斗争。
  不过茶厂的领导算是英明,药厂分出去之后,茶厂开始改革,慢慢将濒死的厂子盘活了。
  一时间海量线索涌来,鸣寒望着逐渐沉下去的夕阳,眼里泛起变幻莫测的风浪。
  另一边,经过五个多小时颠簸,陈争和文悟,以及两名居南市局的队员来到圆树乡。路上偶尔看得到背着背篓的村民,小脸跟炭一样的孩子追来追去。外人的到来吸引了大部分村民的注意,不少人从自家院子探出头来,看来的是什么人。
  陈争从他们的眼中看出戒备和期待,戒备的是什么不得而知,期待倒是很好猜测,一定有慈善机构定期到村里来送福利,他们被当成慈善机构的人了。
  “你找谁?”一个老头扯着嗓子问,他的口音非常浓,难以听懂。
  陈争正要开口,只见文悟走了过去,用土话和老头交流。老头得知他们要找的是易磊,咂摸着嘴,视线直白地在陈争身上扫来扫去,念叨了几句,指向东边的小路。
  去易家的路上,陈争问文悟老头说的是什么。文悟说:“不值得听的脏话。这里的人骂起人来很脏,他觉得我们要去给易家钱,心里不服。”说完,文悟又补充:“陈哥,你听不了那些话。”
  陈争说:“鸣寒给你说的?”
  文悟看看陈争,摇头。
  陈争说:“那就是你自己为我考虑?为什么我听不了?”
  文悟年纪比鸣寒还小,但看上去更稳重,平时话也不多,是心思很细的那种人,“你是很好的环境里长大的人。”他说得很认真。
  陈争笑道:“所以我连脏话都听不得了?我还拿脏话骂过鸟。”
  文悟愣了愣,轻轻点头。
  “谢谢小文警官,替我着想。”陈争说。
  “唔。”文悟脸红了。
  陈争又道:“还没问你,怎么会这边的话?”
  文悟说:“我小时候在戈子镇生活过一段时间,和这儿的土话差不多。”
  陈争明白了。圆树乡就是归戈子镇管辖,戈子镇条件不太好,文悟能走出来,成为机动小组的一员,其过程定然很是艰辛。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