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现代耽美>

偏航仲夏夜(71)

作者:八分饱 时间:2024-05-16 08:40 标签:年上 因缘邂逅

  ……
  岑樾当然不知道庄亦白说过这样的话,看着眼前刚刚陷入热恋的两个人,眼神仿佛都黏在一起,他笑了一声:“完了,我发现你俩都是恋爱脑,别太般配了。”
  说完,他不再看两位好友,拿出随身携带的勾线笔,记录点灵感,给自己找事做。
  他在酒吧的餐巾纸上画了一艘飞船和一只导弹,都是卡通版。
  起因是周为川给他讲过的一则行业笑话。
  有很多外行人搞不清A和B两个研究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他们分别研究运载火箭和防御导弹,虽然都属于航天领域,但研究的内容却相差甚远。
  如果不是去过周为川的单位,看过走廊两侧贴的照片,岑樾可能也会搞混。
  周为川说:“据说听过这个笑话的人再也不会说A和B是一家了,因为他们一个是负责送人上天,一个人是负责送人上西天。”
  也没多好笑,但可能因为是周为川讲的,岑樾当时还是趴在他胸前笑了很久。
  画完放下笔,对上庄亦白和齐蔚疑惑的眼神,他才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甚至因为想起了这个笑话,他画的时候一直在傻笑。
  好吧,他根本没资格说别人恋爱脑,因为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周为川。
  不知不觉,岑樾在酒吧待了一整天。
  傍晚,酒吧提前歇业,布置晚上的聚会。
  旁边卡座的几个客人起身离开,路过吧台时,岑樾听到他们在讨论一场自由行摄影活动。
  他过去拦住一问,目的地是贵州,后天就出发。
  深山,苗寨,神秘的雾和风。
  岑樾想去很久了。
  他最近在尝试将一些独特的民族元素加入到作品中,只是还在考虑切入点,刚好,一条思路摆在了眼前。
  留下活动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后,岑樾回到吧台旁,问齐蔚有没有兴趣一道去,齐蔚立即转头问庄亦白。
  庄亦白眨了眨眼:“不行啊,下周有演出,还要排练呢。”
  齐蔚又转头看向岑樾,意思已经很明了。
  岑樾喝完最后一口酒,往桌子上一趴,说:“也好,我不想给你们俩当电灯泡。”
  说起来,还真是今时不同往日啊。
  加入摄影团队后,岑樾提议退掉机票,坐硬卧火车去,这样能看到沿路的景色变化,但领队认为没必要。主要是到了以后要住在村寨里,不会缺少体验感,也就不必急于这路途中的一时,岑樾最终也表示赞同。
  出发当天,北京天气晴朗,上一个冬日的痕迹仿佛已被春光覆盖。
  等待跑道需要一段时间,岑樾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走神算了一下,那天醉酒打电话过后,自己和周为川又有整整四天没有说过一句话。
  ……他还是觉得像在冷战。
  岑樾关注了研究院的公众号,从去年年底开始,公众号每天都有新推送,介绍研究团队,取得的成果等等。
  因为想知道会不会有周为川,他一期不落地关注着,然而一直没等到。没想到在起飞前,他随手点开最新一期,竟在开头的团队合照上找到了周为川。
  照片是夏天拍的,周为川站在最中间,身板挺拔,穿着岑樾第一次见到他时的那件深蓝色短袖,和手表、眼镜一起,组成一点也不普通的普通人周为川。
  推送的文字内容,岑樾没来得及读完,也因为专业的内容他看不太懂,最后只记得几个在“科普课”中听到过的字眼。
  但整篇文章的风格不枯燥,很让人印象深刻。
  它把这个团队比喻成了交响乐团,领队是指挥,软件工程师是谱曲师,诸如此类。
  最后一段强调了团队正在收尾一个重点项目,将以必胜之心攻坚克难,结尾用一句诗概括:“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破楼兰终不还。
  和听到“引爆战斗部”那一刻如出一辙的震颤,再次击中了岑樾。
  他想起去年冬天的某个周末,和周为川吃完晚餐,并排坐在沙发上看新闻,他试着徒手剥一颗橙子,刚剥了个小口,就被周为川接过去。
  央视新闻频道在报导某地月卫星发射升空,已按计划进入轨道,预计完成某某探测任务。
  他歪在周为川肩上,随便听了一耳朵,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周为川剥橙子的手上。
  抬头看了眼屏幕,镜头刚好给到卫星控制中心,那些穿工作服的技术人员和周为川工作时很像,他便随口问道:“周为川,你什么时候会出现在电视里啊?”
  他是在半开玩笑,没想到周为川斩钉截铁:“永远不会。”
  “为什么?”岑樾坐直了身体,“你们做的东西那么了不起,和这个卫星……应该差不多吧?”
  “只有宇航型号能上电视,武器型号不可能。”
  闻言,岑樾又追问:“那你们岂不是只能做无名英雄了?打了胜仗都没人知道。”
  周为川笑了,把剥好的橙子递给他,说:“我们可算不上什么英雄。”
  飞机即将起飞,空乘走过来,提醒岑樾开启飞行模式。
  岑樾回过神来,退出文章,给周为川发了一张照片和一句话,而后匆匆点开了飞行模式。
  他不知道这条消息发送成功了没有,落地时能不能收到回复。
  飞机穿过云层,抬升高度,舷窗外,庞大的城市渐渐变成地图中的点面线。
  时隔仅仅七天,岑樾又一次踏上旅途。
  他很难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
  他要飞往西南,而周为川正身处西北。
  不同于上一趟旅途,他不是去追周为川的脚步,不是为了他改变行程和刻意停留,可奇妙的是,他从未有哪一刻像现在这样,感受到他们的心在靠近。
  他爱的还是那个,只是那个和自己拥有太多不同的周为川,成长环境、生活状态、理想追求……
  现在也一样,他们在奔赴各自的理想,各自的人生。
  这之间固然存在距离和冲突,彼此吸引和坠入爱河只是第一步,曾经的他也只想停在这一步。
  而如今,他选择继续偏航的飞行,季风过后的城市也已经重新布局。他写好了答案,无论还需要往后考虑几步,都不会犹豫。
  最重要的是,恐惧和逃避心理不再如影随形,因为他知道,相爱不会让他们失去自我,现在、以后,都不会。


第61章
  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
  气温8℃,小雨。
  雨点从清晨开始飘,淅淅沥沥的,总下不大,但也不停,水缸里积了浅浅一潭,涟漪不断。
  中午,一行人在老乡家吃了鱼酱酸汤,热腾腾的辛辣味道,再配上几杯自酿白酒下肚,正适合这样连绵的阴雨天。
  岑樾还挺喜欢和新认识的朋友一起玩的,尤其是在旅途中。
  虽然他是临时加入的,但只相处了一两天便和其他人混熟了。团队里不只有带着任务来的专业摄影师,还有自媒体博主、画师等,都是自由职业,也都是岑樾乐于接触的类型。
  他们分别寄宿在几户人家,平时有团队活动,但大部分时间是自己安排。
  这里不是游人聚集的景区,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秘境。四面环山,远离商业化痕迹,没有流水线一样的服饰租赁和写真拍摄,只有山林流水和烟火人家,每栋吊脚楼都有它不为人知的故事。
  比如岑樾寄宿的这一家。
  大爷常年独居,儿女都在外地打工,只在过年期间回来。但他自己学会了上网,给家里装了路由器,每天在网络上分享生活,无论有没有观众都乐在其中。
  吃完午饭,岑樾跟着大爷学做芦笙,准备二月二的芦笙节。刚好赶上村子里有新人办婚礼,他又被拉过去凑热闹。
  婚礼上,新郎新娘对唱歌谣,主持人邀请来宾互动,岑樾见无人应和,便第一个举手上去。
  二十多年的人生里,岑樾几乎游遍世界各地,看过圣诞弥撒,和街头艺人对唱,走过热带雨林,也寻找羚羊迁徙的痕迹。无数宏大或细微的景色成为他生命的底色,鲜活丰富,但来到这样的村寨里,他依旧本能地竖起触角,不打算错过任何一个感受新鲜事物的机会。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