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信聊天短信(36)
简直一团乱麻,周围人还是用着万年不变的黑头像的谢启最纯粹,闻绛对谢启的好感度在对比中获得少量上升。
总之先从比较紧急的,明确的事情入手,闻绛决定先把后两周的精力都投入到戏剧社这边,正好也可以和林雯之交流下她的想法,社团活动和短信乌龙两手抓,等艺术节过后再继续做实践作业,任务规划可谓有条不紊。
手机发出提示音,梳理完计划的同时老师也发来了两封邮件,一切都是如此恰到好处,如同命运安排,这个月会持续好运的预兆,闻绛表现得云淡风轻,点开第一封信正是自己的成绩单,他看完后自信在三人小群里分享最终结果。
闻绛:过了
闻绛:小恐龙欢呼.jpg
钱朗:好耶
谢启:嗯
谢启:庆祝下一起吃个饭?
钱朗:什么什么
钱朗:我也想吃
似乎是发现了直接邀请的成功率不高,谢启越来越会见缝插针给吃饭找理由,闻绛熟练回复:吃食堂。
像自己这么体贴地不戳破别人怕寂寞的内心的朋友,可是很珍贵的哦。
闻绛切出聊天窗口,又神清气爽地点开老师的第二封邮件,哇,原来内容是老师直接为他指定了实践作业的下一位任务对象,让他这两天就找个空闲的时间和对方见上一面。
闻绛从淡然面瘫脸变成麻木面瘫脸。
***
摧毁一个计划,往往只需一瞬间,而拯救一个计划,或许也只需要一次面对面的谈话。
指导老师发来的第二封邮件里既没说邀请人姓甚名谁,也没说对方想让自己做什么任务,甚至连个联系方式都没留,一切内容都要等见面后再谈,在那之前的沟通则由老师代为传话。
约定见面的地点时间限制在青池之外,放学之后,故对方很可能是校外的人;虽然是指定,又没有真的定死,老师特地强调了如果和对方见面后不想接任务,可以直接拒绝。
说实话看着是有些奇怪,仿佛比起作业,和对方的单独会面本身才更重要。
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后续安排,第二天下午临近放学,闻绛便重整旗鼓,提前出发,前往自己很熟悉的“爱丽烘焙”蛋糕店去见新的任务邀请人。
他的目标是:友好协商,彰显职业素养,如果任务内容不错,就礼貌商量看看能否将作业开始时间延期到艺术节之后,争取互利共赢,圆满解决。
——半小时后,“爱丽烘焙”的气氛如同一潭死水,闻绛沉默坐在店内靠落地窗的位置,低头给谢启发消息:不用等我。
谢启飞快得给他回了一个问号。
谢启:怎么了
闻绛:有约
林巡坐在闻绛的对面,他跟着对方沉闷了半天,桌上的柠檬水一口没动,现在终于酝酿完毕,适时开口调侃:“我说,见面的是咱俩,你就当着我的面和别人聊天?”
林巡的语气自然,语调略显轻佻,可他相貌俊朗,一双桃花眼天生含情脉脉,话听着就无端添了几分亲昵宠溺。
当初头一次见面,林巡心里没把闻绛当回事,态度轻慢不加遮掩,结果出糗摔了一跤,但如果他想,他可能意外地会把控与人交谈时的距离,闻绛刚才进店时,林巡也是这样和店员在柜台前笑着聊天,轻轻松松就把人哄得心花怒放。
对方转身看见自己后其实有些不太自在,现在在一起坐了会儿,人似乎也找回了状态,都敢主动挑起话题了,闻绛抬头看了林巡一眼,林巡对上那双黑漆漆的眼睛,心里下意识咯噔响了一声。
看来还是没状态。闻绛收起手机,视线散漫地越过林巡,移向落地窗外的街道。
对方这样仿佛是在表达对自己的不屑一顾,林巡有些讪讪,但他的确没指望闻绛能对自己有什么好态度,为了避免对方一发现是谁就直接拒绝见面,他才一直保密到现在。
“行吧,”好歹没再给别人发消息了,林巡强调自己“任务邀请人”的身份:“我是有正事找你,你等会儿再闹别扭?”
你这是正经得来的身份吗?闻绛默默地想。
诚然,他一直清楚自己的作业规矩在顶层的小圈子里是想破就破的,S级的专属通道只是最表面的权限,闻绛也并不是因为闹别扭才看外面,但他不打算告诉林巡自己在注意什么。
他的视线像是落在人来人外的街道上,没有明确的焦点,而在视野的右上角,闻绛看到了一个颇为熟悉的身影。
“爱丽烘焙”的对面,另一家不同风格的甜品店“夏茶一梦”,一位顾客正在展示橱窗前挑选商品。
她有着一头打理得非常漂亮的大波浪卷发,右手手腕戴着手工编制的红绳手串,手上还牵着一只白犬。白犬安分地趴在女主人脚边,虽然浑身雪白,但闻绛知道它其实叫“巧克力”。
闻绛还知道对方家里养着一只叫“牛奶”的黑猫。
他和对方的实际见面次数不多,但她经常出现在钱朗的手机里,顾客微微侧头和店员交谈,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和明亮的眼睛。
是霍夏彤。
闻绛注意到对方前,霍夏彤似乎已经在橱窗前犹豫了好一会儿,闻绛看见她最后选择了一份名为“双鱼戏莲”的甜品,这是“夏茶一梦”去年推出的情人节限定款式,因为反响很好,订单很多,后来就变成了常款。
“双鱼戏莲”的主要受众是情侣,通常款很良心地给足了两人吃的分量,还附赠双人份的餐具,可以玩些一起吃啊,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啊的肉麻情趣,想一个人吃可以选择小份,霍夏彤最后接过的甜品,尺寸相比常款直接缩减了一半。
对方拎着甜品牵着巧克力离开了,闻绛自然收回视线,对林巡单刀直入地开口:“酒店的事是怎么回事?”
……一上来就整这么尴尬的吗?林巡转移重点:“我还以为你想先问你的作业。”
“可以。”反正都是要解决的,闻绛非常好说话,不挑话题的先后顺序,顺着说:“你把开始时间安排到延海艺术节之后,我再考虑。”
到底谁才是发任务的人??哪有乙方上来在这儿蹬鼻子上脸的道理啊!林巡一整个噎住。
闻绛淡淡道:“不行?”
“……”林巡说:“行。”
第27章
林巡的任务很有诱惑力。
他的确是有备而来,简单来说,林巡想让闻绛顶替他本人的身份,代为扮演一日“林巡”。
以此应付掉一场他不想参加的聚会。
聚会的规模不大,会上也无需表现得瞩目,闻绛只需把自己当做一位被招待玩耍的客人,至于外表、身形、嗓音等硬性条件上的问题,林巡会让别人施加认知干扰的异能,只要闻绛不出大的纰漏,做出过于不像林巡的举动,别人不会察觉面前的“林巡”并非本人。
很有挑战性的提案,认知干扰不同于催眠洗脑,它的干扰力度相对脆弱,这使得它就像一个隐形的检测指标,旁人对闻绛身份的信任程度将大幅度取决于闻绛的个人表现。
这里面或许还会涉及到些心理层面的观察博弈和临场判断,因为闻绛听完概述后做出判断,比起扮演“真实”的林巡,这项任务的要义应该是扮演参加聚会的其他人“心里认为的林巡”。
实话实说,任务很合闻绛的口味,合适到他能从中看出林巡的小心思。
与其说林巡是真有一场不想参加又需要去聚会,然后顺势联想到自己头上,决定请求自己帮忙,不如说他才是让这件事成立的主因——对方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个自己很难拒绝的任务。
明明过去说话的次数不算多,却能这么准地猜中别人感兴趣的点,所谓摆放在陷阱里的鲜肉,大抵就是这种吧,闻绛有些感慨。
***
而林巡认为他在被动体验“平民入职”。
他以前旁观过员工面试,也亲自参与过企划选角,面试官多神情严肃,面上不起波澜,大部分候选人的紧张和局促都一眼可见,等候结果如同接受审判,林巡戴着副无度数眼镜坐在角落,虽然很少说话,但周身的氛围显得相当惬意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