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205)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4 标签:无CP 系统 直播 宫廷侯爵 轻松 历史衍生 古代幻想

  他不甘于现状,就如同秦国也不甘现状,他们都有豪情壮志,都有勃勃野心,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李斯选择秦国,也非秦国不可。”
  “去其他国家未必不能出头,可是到顶也是一个诸侯国的丞相,唯有秦国锐意进取,未来不可预测,所以他辅佐秦国统一天下,成为大一统王朝的丞相。
  这就是选择目标不同所能达到的顶点的不同。”
  “李斯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臣,在始皇陛下亲政之后,李斯也进一步展示自己的才华,《谏逐客书》后更是获得重视,被封为廷尉。”
  “秦国横扫六国的事迹就不多说了,李斯对于大秦的贡献更多的在统一天下后百废待兴的建设。
  秦国统一天下后,百废待兴,李斯为秦王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诸如反对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等,李斯的这些建议都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当时秦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反对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在大秦以前实行的一直是分封制,哪怕天下一统之后,针对分封制和郡县制也是争夺不休,但是秦始皇认为天下已经统一,再分封诸侯国,不利于统一,也容易再重蹈覆辙周朝的结局,于是采用李斯的建议。
  这一举措从根本上铲除了诸侯王国分裂割据的祸根,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并且在秦以后的帝制社会里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
  “而后又实行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等措施,使人们说一样的话,写一样的字,使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更加方便,增加六国遗民对大秦的认同感。”
  “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李斯亲作《仓颉篇》七章,每四字为句,作为学习课本,供人临摹。
  不久,李斯又采用秦代一个叫程邈的小官吏创造的一种书体,打破了篆书曲屈回环的形体结构,形成新的书体——隶书。
  从此,隶书便作为官方正式书体,始于秦,盛于汉,直到魏晋楷书流行才渐被取而代之。
  但作为书法艺术,篆书、隶书因其独具一格,深受后人喜爱。
  中国书法四大书体真、草、隶、篆,隶、篆占其半壁江山。”
  “统一度量衡:将度、量、衡都规范统一,并且在法律上采取措施,以保证度量衡的精确实施。
  这一措施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几千年来,无论朝代更迭,这种计量方法从无更改,生活当中依然还有它的身影。”
  “而统一货币更是被后人认为是经济史上的一个创举,而李斯所主持铸造的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也就是大家都说的秦半两因其造型设计合理、使用携带方便,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
  “修弛道,车同轨是秦国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
  “说秦已亡,可是往后两千年,人们依然生活在大秦构架的框架里,方方面面都有着大秦的影子,而这些都是李斯的功绩。”
  “李贽说:“秦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
  “始皇帝当然是掌控大秦这辆巨大的马车的人,王的重要性看其他六国就知道了,如果大王不争气,手下贤臣良将再多也无用,照样灭国。
  可是大秦又不是始皇帝一个人的帝国,它也汇聚无数人的心血,李斯相之,李斯相之啊……
  说起大秦,说起始皇帝,如何能离得开李斯呢,你可能不知道王翦,不知道蒙恬,不知道大秦的其他文武百官,但是你一定不会不知道李斯。
  这就是李斯在大秦帝国留下的痕迹,在青史留下浓厚的一笔。“】
  李斯心中动容,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世人居然将他放在陛下身侧,视为最重要的相辅。
  “李斯有愧。”他长长一叹。
  秦始皇想起君臣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无论是征战六国还是统一后推行政策,每一次都要经过无数争执辩论,利益纠纷。
  而从始至终,李斯都是他最锋利的利剑之一,是他在这漫长路上不可或缺的……战友。
  因此,他对李斯一直信任有加,优容厚待。
  想到这里,嬴政的目光一冷,可李斯就和他的母亲一样背叛他。
  分明那些年在赵国,他们母子都一起渡过去了,可是回到大秦,她反手捅他一刀,这算什么呢?
  而大秦就是他的命,他若是死了,大秦就是他生命的延续。
  李斯毁了大秦,就是毁了他一生的心血。
  嬴政阖目,他不能原谅背叛他的人。
  李斯有功,也有过,他不杀他,也允许他终老,可是……
  他们之间的君臣之谊就到此为止吧。
  【“说起来,李斯也干过和范雎类似的事情,但不同的是范雎搞的白起是秦国不可或缺的大将,而李斯搞的韩非却始终惦记着韩国,不愿事秦,所以韩非死了于秦国并无太大的影响。
  尽管并无实质的证据证明是李斯弄死韩非的,但是史载多有猜测,那么这里边多半少不了李斯的手笔。
  但无论韩非的死和李斯有没有关其实系都无所谓,因为秦王嬴政再欣赏韩非,也不可能为韩非之死大动干戈。”
  “这当然是很简单的道理,韩非再好也不是自己的,李斯再糟糕也为秦国兢兢业业立下功劳,为了韩非而伤李斯之心,这是嫌李斯太忠心了吗?进一步来说,会让多少人觉得唇寒齿亡呢?
  所以,傻逼的事情政哥肯定不干啊。
  相反,要是韩非活着真的妨碍秦国的统一大业,第一个要杀他或许就是政哥了 。”
  “所以哪怕政哥真的罚了了李斯,那也不是因为李斯谋害韩非,而是因为李斯擅作主张,在他还没有决定如何对待韩非就擅作主张,非人臣之道。”】
  李斯尴尬的咳嗽两声,目视前方,当做没有听见。
  战国时期
  荀子低低一叹,他的弟子不少,他知道他们往后会去各国,也许相互为敌,但是因争权夺势而杀害师兄弟……过了。
  【“大秦的道路是坚定的,它在尝试中走向一个未知的方向,摸索着前进的道路,而这其中李斯有非常重要的贡献。
  时光荏苒,随着始皇帝的落幕,也宣告大秦的末路。”
  “在政哥死后,李斯和赵高合谋立公子胡亥为皇帝。
  秦二世登基后,大肆征发徭役,将百姓的生活推向水深火热。
  此时的秦朝危机四伏,李斯等人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同右丞相去疾,将军冯劫共同劝谏秦二世,但是秦二世昏庸无道,下令将李斯等人逮捕入狱。
  李斯在狱中多次上书,都被赵高扣留。后来赵高借机说李斯父子谋反,对李斯进行严刑拷打,最后酷刑之下被迫承认谋反。
  秦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处以腰斩,株连三族,他的儿子虽然有幸逃脱,但是之后被项羽斩杀。
  李斯之死,宣告一个时代的彻底落幕。
  也许,在始皇帝死时,大秦也随着春秋战国一起消失了。“】
  刘邦肃然,敬畏。
  他眼看着大秦横扫六合,统一天下,眼看着秦始皇风光无限,心中动容之下喊出“大丈夫当如是。”
  可他也眼看着大秦一点点走向末路,最后轰然倒塌。
  那样的伟大,也那样的易碎。
  治国之道,实在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大汉是第二个大一统王朝,他在大秦的基础上一点点的探索,对的错的,或对或错的,只要看起来适合就试一试。
  这是一门他从来没有接触的学问,他小心谨慎的学习,试图走出自己的风格。
  刘邦微微一笑,至少大汉四百载不是吗。
  【“说起来,李斯一直以来奉行“老鼠哲学”,他认为人和老鼠一样,平台和环境很重要,他一直也奉行这一哲学,可是最后他却忘记这一点。
  他迷失在成功里,他追捧权利和地位,心里没有真正的公正。
  在秦始皇去世后,他与赵高狼狈为奸,伪造遗书,逼迫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始皇幼子胡亥为皇子,企图控制幼皇子,获得更大的权利。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