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253)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4 标签:无CP 系统 直播 宫廷侯爵 轻松 历史衍生 古代幻想

  “这段话的重点不在立皇后,毕竟这肯定是假的,唐高宗当时可是有嫡妻的,重点在于王政君这个人。
  王政君是谁?是西汉的太后,但在此之前,她还有另一个身份。
  王政君十八岁时入宫中为家人子,名义上来说是汉宣帝的女人。
  但是当时的太子刘奭独宠司马良娣,可此女后来不幸病故,宫内传言是刘奭的其他女人给诅咒死的,刘奭悲痛之下,彻底放弃了后宫生活。
  汉宣帝得知情况,让皇后挑选了五位宫女,让刘奭自己领回去,刘奭为了完成任务,大手一挥,就把离他最近的王政君带走了。”
  “而这就是唐高宗给武媚娘定位,即他爹没有宠幸过武媚娘,是他爹让武媚娘去侍奉还是太子的他,他们并不是私相授受,他们的情况就是类似汉元帝和王政君罢了。
  而王政君最后成为皇后,那么如今武媚娘成为皇后也就不是没有先例了。”
  “既然有先例在,那么武媚娘为什么不可以成为皇后呢?”
  李一笑眯眯道:
  “那么这个事情是真的吗?其实也有可能,因为当时唐太宗病重,为了方便照顾老父亲,太子李治就住在宫里,十天才能出宫一次,可是一个正值成年,气血旺盛的男人能没有需求吗?又要照顾亲爹,事事亲为,又要处理朝政,可谓疲倦,所以他爹心疼他,找个女人去侍候女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世民认真想一下,于是心情舒畅了,因为他也认可天幕的理由,宝贝儿子那么累了,他让个女人去侍候有什么不对吗?
  【“而李治和武媚娘之间哪怕是那时候,也应该是发乎情止于礼,哪怕真的是李世民把武媚娘给李治,可亲爹给你女人,你难道就真的幸了?想想亲爹可还生病呢,他还在宫里呢。
  史家对李唐皇室还有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从来没有手下留情过,能黑的不能黑的基本都黑透,说唐太宗杀兄弟逼父退位,说李治软弱无能,使大唐差点没了,说武则天杀女杀兄杀姐、逼死儿子……等等,总之不管真的假的都先记为上,有没有实证另说,但是这些多黑料里面偏偏没有说过唐高宗和武则天**后宫,在他爹生病的时候媾和。
  这当然不是史家笔下留情,只能说他们之间往来确实足够清白,没有给人误会的余地。”
  “当然,如果这点谨慎和自制力都没有,这对夫妻也不配成为最后的赢家了。”】
  李治笑了笑,很多人往往就是得意忘形,倒在最后一步,他怎么可能犯这种错误,何况耶耶当时生病,他也没有精力想那么多,也就是和媚娘相处的久……可媚娘那样的女子,谁能不喜欢呢?
  【“既然是喜欢的女人,那么想要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名正言顺站在自己的身边也就不出奇了吧。
  而就像我们说的,李治想要掌握大权,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掉权利大威望高并且总是对他指手画脚的几位辅佐大臣。
  他们未必就那么糟糕,也许也是真的忠心大唐,可是他们忘记了,李治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不能正确认识到局势,也就不要怪别人将他们淘汰出局。
  当支持派与反对派互不相让,家事上升为家国大事时,李治先不动声色地提拔了支持派,并给予重赏,然后暗中打压反对派,并拉拢了中间派。
  彼时在朝堂之上保持中立的人也不少,当他们转向支持派时,东方压西风,朝堂之中反对派逐渐落入下风,此时“废王立武”基本上就差最后一剂猛药,这时候聪明人就知道,该退步了,再和皇帝僵持着,除了耗损情分,得罪皇帝没有任何好处。
  于是辅佐大臣的李勣主动上述表态“此事乃陛下家事,何必在乎外人的看法”。
  此言一出,那些对于武则天的不利局面彻底扭转,“废王立武”已然成了铁定的事实。
  公元655年,李治下诏“以鸠杀皇家子嗣”为由,废除了王皇后以及萧淑妃,其家族上上下下全部受其牵连流放岭南,武则天正式成为皇后,踏上历史舞台。”
  李一眼睛放光,“武皇后的精彩人生此刻不过刚刚开始,在古代女人走到这一步,再往上也就是太后了。
  可以说,武后应该满足。
  可是她偏偏不。
  在武后从政的路上,最应该感谢的是她自己的野心和不满足,然后必须不得不提的自然是她背后的男人唐高宗李治。”
  “在往后几年,武则天逐步涉及朝政,比如和李治携手搬倒以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等人为首的势力,使皇帝的权利得到了空前加强。”
  “当然,她也应该感谢命运,如果李治没有生病,那么她不可能那么早的触及前朝,也许就没办法积累足够的资本称帝了。
  可是命运眷顾了她。
  公元660年,高宗李治患有风疾后,武则天逐步地从幕后走向了前台。
  起初的时候,李治常因风疾发作头疼,恶心体力出现严重下滑,作为政治“同盟”的武则天则被叫上台前,辅佐李治起草一些公文,批阅大臣的奏折。
  随着李治风疾的愈发严重,他也愈发的相信武则天,毕竟对于李治而言,武则天作为皇后,是自己的妻子,也是最值得信任的同盟。”
  于是有了“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以避先帝、先后之称。改元,赦天下。”
  当高宗病重时,武则天彻底从幕后走向前台,开始了她垂帘听政、接手处理国家大事的新人生之路。
  为了更好的“办事”,她大兴科举考试,对于出身贫寒的官员,只要是有能力的人,武则天全部委以重任。
  朝堂之上寒门与豪门形成了新的平衡,历史上的“二圣临朝”的局面,也由此诞生。
  对于武则天的所作所为,高宗李治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朝中大事只要武则天不过火,李治基本不再过问。”
  “可以说,武则天的成功确实离不开李治的纵容,史家在这一点上骂的倒也不算完全错。
  可是站在李治的角度,在自己生病,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由皇后掌权最好不过,因为皇后的权利根源始终来自他这个皇帝。
  他们之间还有几个孩子作为纽带,只要李治没打算立武后之外的儿子,那么他们的同盟理当坚不可摧。“】


第215章
  【“不过我觉得,武则天最妙的一步就是在登基前把非她所生的其他几个李治的儿子弄死,如此,保证正统一直在她这一脉身上,哪怕有人想要辅佐谁篡位,可是李治所剩的几个儿子都是武则天所生,还都是嫡子,再正统不过。
  而辅佐武则天的儿子上位,难道做儿子的还能给亲妈泼脏水吗?所以武则天的心血也就能保留下来。“】
  李治和武媚娘同时沉默了。
  李世民:啊这……虽然他最爱的是观音婢为他生的几个孩子,但是,其他的也是亲生的啊……
  【“李治一生有八子四女,女儿不知道,但是八个儿子中前面四个都是武则天入宫前生的,在武则天入宫后李治剩下的四子二女全部出自武则天,所以说九五cp的真实性还是很有可考性的。”
  “其中非武后所出的四个皇子中,前面两个没什么好说的,是在李治统治时期没的,后面两个都是女帝登基前解决的。”
  “所以说,在这一点上女帝是真的很果决。”】
  唐高宗揉了揉额头,他斥责道:“他们二人也不成什么气候,你何必杀他们。”
  武后语气平淡,“焉知不是他们罪有应得?”
  唐高宗被气笑了,甩袖离去。
  武后凝视着天幕,也不禁揉额,按照天幕这个透露,她可就真要担心稚奴发怒了,就是群臣那里也不好糊弄了。
  【李一倒是没有那么坑,解释一句:“当然,他们造反,那时候女帝还不是女帝,所以他们造反的依然还是李唐天下,所以被处置也正常对吧。”】
  屁!这武则天都要称帝,司马昭之心,只怕是路人皆知,宗室起兵有什么不对吗?李世民狠狠吐槽。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