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293)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4 标签:无CP 系统 直播 宫廷侯爵 轻松 历史衍生 古代幻想

  是的,没错 作为一个大佬,他不仅文章写得很好,他还诗词双绝,无论是诗歌还是词赋都有不少传世名篇,如果你以为他是宋人,只会写宋词那就大错特错!”
  “苏轼的诗写得贼溜,贼好的。”】
  好说好说。苏轼颇为自得,在文章诗词上他从来不让于人。
  不敢说天下第一,但是他家学渊源,从父亲到弟弟都写得一手好文章。
  嘿嘿,谁不夸他苏家一门三杰,天幕都拿三曹与他家比!


第260章
  【“ 谁没有听过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出自苏轼的诗。
  谁没有听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苏轼的诗。
  谁没有听过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出自苏轼的诗。
  谁没有听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出自苏轼的诗。”
  “是不是都是很有名的诗,写得超级棒好吧!今时今日说起西湖的诗大家依然会最先想到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说起早春,就会想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说起庐山,就会想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何?苏轼的诗是不是写的很棒?但是比起他的诗,他的词才是真正的绝世无双。”】
  李白点评:“倒也是上乘之作。”但仅以文章和诗歌来看,也担不起那样的盛赞,不知这词要何等绝世才能配上是无双之赞誉。
  【李一做了个双手捧心的动作,星星眼道:“如果说李白是诗仙,那么苏轼就是词仙吧?但是词仙没那么好听,大家更喜欢叫他为苏仙!”
  “几个著名的词牌名苏轼都有代表作,浣溪沙他就写过很多首,我很喜欢其中两首,其中有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非常有名,另一首游蕲水清泉寺更是当年背过的。”
  李一笑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真的,苏轼的作品有一种特别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你常常能品味到他那种旷达的胸怀,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呢?你看那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流淌呢!”
  “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密州出猎》我前面更是引用过好几次了,在怀古诗词上苏轼一向写得非常好,这些无一不是传世名篇。”
  “不过比起密州出猎,在江城子上,我其实更喜欢苏轼另一首词,很伤感,也很无奈,可是人生最难跨越的就是生离和死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李一只是读着都觉得太过凄凉,也不知苏轼是以怎样的心情写下这首词,“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苏轼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神色有些恍惚,这是......他写给亡妻的词。
  【“这是一首悼亡词,用陈师道的话说,闻此词者,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离。他们是少年夫妻,相伴十一载,可佳人骤然而逝,再难追觅。经年之后,梦中相遇,于是苏轼写下这首悼亡诗,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梦中你依稀还在窗边对镜梳妆,你我默默相望,千言万语在心头却不知如何说起,只能默默流泪。”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李一轻轻一叹,“料想那明月照耀着的长着小松树的坟山,是你年复一年地思念我而痛欲断肠的地方。”
  “可是斯人已逝,如何能思念呢?从来都是活人在记得这一切,那年年痛欲断肠的是苏轼啊。”】
  李商隐抿嘴,竟是被这首悼亡词勾起愁绪。
  【“从古至今悼亡诗并不少见,其中元稹李商隐写的都非常好,但是悼亡词却是苏轼首创,自他而起,其中感情动人,发自肺腑,闻者谁能不悲呢?也无怪乎其传诵千古。”】
  夫妻感情好的人都心戚戚然,这词未免太难受太悲凉了。
  【“在苏轼的人生中,乌台诗案是绝对不得不提的事情,因为这件事,苏轼有了新的人生感悟,看开了很多事情,这一时期是无疑是他人生创作的高峰时期,他很多有名的词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其中定风波有一首我很喜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当时苏轼脱险,被贬黄州,那已经是第三个春天了,他和朋友出去游玩,突然遇见大雨,朋友身形狼狈,而他泰然自然,缓步而行,仿佛这偌大的风雨对他根本没有影响,让人不禁想到乌台诗案,当时闹得满城风雨,苏轼差点都没命了,可是时过境迁,却已经可以平淡看待这件事情。正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身处逆境,却不颓丧不畏惧,依然坦然过着自己的日子,苏轼这样旷达的胸怀无数次指引人们真的不是说笑的。”
  李一又分享自己很喜欢的几句词,“望江南我特别喜欢他那句诗酒趁年华,还有另一首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的此心安处是吾乡,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苏轼的词很多都非常棒,可以供摘抄的优美名句更是数不数胜,但是这些词你哪怕不记得,也一定要记得他的水调歌头!”
  “自古写中秋的诗词都很多,但是自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后,再无人能出其左右。这一首词可以说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了,千百年来无数人所推崇。”李一笑道:“所以我说,苏轼其他的词记不住没关系,但是一定要记住这首水调歌头。”】
  很多写过中秋诗词的人都不服气,中秋词绝唱,夸大其词了吧?
  【“古人喜欢把苏轼这首水调歌头和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相比较。
  屈原不必说,每年端午节谁不纪念屈原,大佬中的大佬。
  而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更是唐诗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是华夏五千年不可不说的传奇名人之一。
  他们的作品自然非同一般,李白的把酒问月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停驻兴之所问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再到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可以说是层层递进,上承天问,下启水调歌头,非常精妙。
  而天问更是不必说,光是名字都有一种大气魄,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好一个屈原,别人只是问月,他直接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无怪乎天问一直被称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而水调歌头作为中秋词之最,苏轼巅峰作品之一,能和《天问》相提并论,那自然也是在这一道上堪称绝世无双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李一深深一叹,“怎么才能知道月亮圆缺的规律呢?我问青天啊,天上现在是什么年月呢?”
  “同样是问开头,这种起头就仙气飘飘,充满意境。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妈呀,差点幻视苏轼的赤壁赋,都太仙了好吧,那种要乘风而去的感觉。
  下半阙苏轼问月亮为什么这么圆,可是有哪里得罪了月亮呢?为什么苏轼这么问,因为在这中秋合家团聚的时候,他却不得不和弟弟分离两地,不得相聚,于是自然看圆圆的月亮也不顺眼了。“李一差点被逗乐,“月亮才想说,你见不到弟弟也怪我?”】
  苏轼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嗨这不是睹月思弟嘛。
  【“但苏轼哪里真的是怪明月啊,他自己也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他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只是想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