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246)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4 标签:无CP 系统 直播 宫廷侯爵 轻松 历史衍生 古代幻想

  总之是左也不行右也不行就对了。
  【“景帝下令废太子刘荣,诛杀栗姬在京城所有的亲戚。
  四个月后景帝立王娡为后,十二天后后来的汉武大帝刘彻被立为皇太子。”
  “为什么汉景帝选择才七岁的刘彻成为太子呢?为什么刘荣成为太子那么多年却始终不立栗姬为皇后,在大臣提议立栗姬为皇后就是立刻发怒,反而立王娡为皇后。
  因为刘启对栗姬心有疑虑,对刘荣心有忌惮,不想再增加刘荣的势力;而刘彻年幼,又排行老十,不嫡不长的不足以为太子,只有王娡成为皇后,刘彻成为嫡子才能名正言顺立刘彻为太子。”
  “或许是刘彻确实小小年纪就天资出色,或许是刘彻太年幼很多年内都不足以对刘启产生危险。”李一微微一笑,“谁也不知道汉景帝怎么想,但是必须说,他的选择非常正确,或许刘荣也不错,但是很难想象他能做得比刘彻还好。”
  “这不是重点,汉朝废太子的皇帝也不止刘启一人,汉光武帝就把废太子安置的很好。
  可是,汉景帝不一样,他……是真的对废太子下狠手的。”
  “刘荣虽然被贬为临江王,但是他把封地治理的还不错,可见人没有颓丧,又重振旗鼓,好好办事。
  结果两年后,他就因为擅自在宗庙土地修建宫室而被召还长安,受到郅都严格审讯,后自杀。”
  “要知道郅都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秩序的酷吏,汉景帝让一名赫赫有名的酷吏去审讯刘荣,由此可见他的态度。
  汉景帝想替年幼的刘彻扫清权力障碍,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哪怕刘荣被废,依然威望很高,在封地也很得人心,但是其手段也确实狠辣一点,不然也不会令人诟病。”
  “当然,一个皇帝,一旦做出选择就果决,不轻易动摇总是好的。”】
  刘邦嘴角终于浮起一抹兴味的笑意,他拍了拍大腿,不住点头,“杀伐果断,好。”
  吕雉顿时冷笑,都想废太子,难怪脾性对付。
  刘邦瞄了他一样,然后暗暗反驳天幕,这废不废太子的,当妈的影响确实很大。
  要不是吕雉他早就废太子了,这刘启小子因为太子他娘想废太子也不是不能理解。
  汉文帝摸了摸下巴,“这大孙子是不是性格很好那种。”
  母强子弱,为了避免上演吕后与惠帝之事,所以废太子。汉文帝试图猜测。
  太子刘启眨眨眼,“不知道啊。”他还没有儿子呢。
  汉文帝也不纠结,而是赞赏道:“眼力不错。”为大汉选择出色的继承人。
  刘启这才露出笑容。
  至于死去的废太子刘荣,谁也没有提。
  【“苏辙曾经评价:景帝忌克少恩,无人君之量。”李一说道这个,突然又语气一变,“但是,他仍然是一个明君,为什么呢?惟不改其恭俭故耳。”
  “清静恭俭是对景帝政治功绩一个传统评价。“清”是指为政少事;“静”是指安定百姓;“恭”是指善待臣民;“俭”是指节省汰用。
  就是说汉景帝是一个把国家治理得不错、对百姓不错、勤俭节约的好皇帝。”
  “是的,他有很多缺点,但是这依然不能掩盖他是一个好皇帝的事实。”
  “那么他是怎么成为一个被历史歌颂的好皇帝呢?
  他继位后依然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提倡节俭,使大汉恢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得到减轻。”
  “他多次下令郡国官员以劝勉农桑为首要政务,允许居住在土壤贫瘠地方的农民迁徙到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从事垦殖,并“租长陵田”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同时,还多次颁诏,以法律手段,打击那些擅用民力的官吏,从而保证了正常的农业生产。”
  “此外,其即位伊始就下令将田租减掉一半,也就是将十五税一降到了三十税一。
  从此,这一新的田租税率成为西汉定制。
  而在降低田租的第二年,汉景帝又下令推迟男子开始服徭役的年龄三年,缩短服役的时间,这一规定一直沿用至西汉的汉昭帝时代。”
  “为了对付匈奴,他继续进行马政建设。他下令扩大设在北地郡、上郡等地方的马苑,而且鼓励各郡国及民间饲养马匹。
  由于景帝时期养马业的大发展,军马生产颇具规模,属于官府的马匹发展到了40万匹,民间不计其数,为汉武帝征讨匈奴打定坚固的基础。”
  “在巩固基础,为未来与匈奴作而做准备的同时,他对待匈奴没有大规模地反攻,而是注重的是积极的防御。
  在这些反击匈奴的战斗中,也相继涌现了李广、程不识和郅都等一批将领,甚至匈奴人一听李广的名字就感到害怕,称李广为“飞将军”。
  这些都是对外战争出现的新变化。”
  “诚然景帝还是继续采取和匈奴和亲的政策,对匈奴进行安抚。
  但是他又在匈奴的边界地区设立关市,和匈奴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匈奴的骚扰。
  事实上如果不是当时生产力不够,市场没有那么大,真的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控制匈奴的。“李一遗憾道,知不知道什么是经济制裁啊!】
  汉景帝眼神微闪,这个方法居然真的可行,只是条件不够嘛?生产力和市场……他陷入沉思。
  【李一没有继续往下扯,而是带着几分可惜继续道:“景帝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及发展已达到相当的程度,但是想要发展商业仍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过与之相对的是统治阶级上自景帝,下至郡县官都逐渐重视文教事业的发展。
  景帝末年任命文翁为蜀郡太守,文翁开创了郡国官学。
  对于思想,景帝也不再严厉禁止其他学派的发展。
  当时的西汉初期,朝廷流行的黄老学派,主张无为而治,轻徭薄赋。
  而景帝在提倡黄老的同时也让包括儒家学说的其他各派存在、发展,说起来这也为后来董仲舒学说的发展以及被汉武帝的重视采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吕雉若有所思,天幕是赞同思想文化百花齐放啊。
  【“文景之治是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治世的时期,是文景之治两代人的努力,才使汉武帝刘彻当时的综合国力空前强大,国库充盈,可以多次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迫使匈奴退回漠北,再也无力来侵扰汉朝边境地区的人民。”
  “从西汉初年的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到汉武帝继位时期的”太仓有不食之粟,都内有朽贯之钱“,使国家财政再上一个新台阶,使人民富足,社会安定。
  而这又是汉高祖、高后及文、景几任帝王的功劳了,他们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以德化民,使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而经过文景二帝长达四十一年的治理,终于形成了西汉前期的太平盛世,也就是“文景之治”。”
  “毫无疑问,是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华夏出现了第一个治世,为汉武帝更进一步拓展大一统局面创造了政治和物质条件。
  “所以,哪怕汉景帝在位期间,杀太子刘荣,斩恩师晁错,逼死功臣,可以说是手段狠辣,薄情至极。
  可他是偏偏和他爹一起缔造了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留下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
  “谁能说他不算一个明君呢?”】


第206章
  【“说起来温和显得无害的汉文帝还被后人戏称白莲花呢。”李一调侃道。】
  白莲花?不动声色的汉文帝瞬间茫然了,意义是什么?
  “莲花高洁忠贞。”张良试图分析一下,但是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味,天幕肯定不是这个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夭。”陶渊明的崇拜者立刻摇头晃脑的吟诵起来。
  “不错不错,莲花倒也配得上汉文帝这样的明君。”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