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生活指南(32)
没想到十三还真点头了,徐永琚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俩。
徐永玢又笑,“如今咱外祖父的名字在北戎那也是能止小儿夜啼啊!”
“也没什么不好的”,把别人打的哇哇直哭总比自己被人打哭好吧?
徐永玢用力拍了他肩膀一下,“可不是嘛,十二真不愧是外祖父的亲外孙啊!我就最讨厌那些只懂嚼舌根的老头子们,外祖父打仗不是为了国家统一就是为了保护百姓,他们倒好,总是变着法儿地说外祖父跟父皇穷兵黩武,一群臭老头!”
哼,要是嘴上叨叨就能保护国家的话,干脆就把他们挂在跟北戎交界的边城的城墙上,只要北戎的人打进来了,那就让他们开口跟那些人说之乎者也,看看能不能靠着嘴就把人挡在外面!
徐永琚算是看明白了,这个便宜五哥绝对是他外祖父的脑残粉啊!
“五哥你这么喜欢我外祖父,你母妃跟你外祖父没意见?”讲道理,如果代入一下自己,自己千辛万苦生下的儿子,喜欢自己情敌的父亲,他非锤死这臭小子不可!
徐永玢嘿嘿一笑,“话也不是这么说的”,但具体是个怎么回事儿他也没细说。
徐永玢的母妃是良嫔,说起来良嫔虽不算出生在官宦世家,但出身也是极好的。
她父亲是云飞书院的山长。
别看好像没有为官做宰,但那也绝对是桃李满天下。
大晋比较好的书院基本都在南方,甚至还有不少人冒着战争往更南边儿跑,去南边拜师读书。
徐允政很有眼界,他不是只看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将来总要一统的,到时候南北方经历多年战乱,再加上两地教学水平不一样,士子水平也不一,这不是容易造成矛盾吗?
所以他继位后立马就联系了南方大儒,想让他们迁居北方开书院。
人离乡贱,就是在现在也没几个人愿意抛下已经打拼好的家业,经营好的关系以及祖祖辈辈生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故土轻易离开吧?
他找了许多备选,许多人不同意,但良嫔的父亲程蕴老先生同意了。
他在南方已经是数得着的大儒了,虽没有开书院,但家里也有不少跟着他读书的学子。
他也培养出过一名状元,二榜进士更是足足有十来人,这还只是他一人教授的结果。
全天下多少读书人,有的地方几十年出不了一个举人,他一人就教出了这么多进士,皇帝能不馋?
他一同意之后,徐允政就立马按照他的要求盖书院,请先生,招学生,务必要让程老先生得到足够的优待。
除此之外他还接了程蕴的小女儿程水烟进宫,入宫便封了嫔位,生了五皇子后更是享了妃位待遇。
若说他那第四位妃位是谁,估计百分之九十的人会立马就想到是良嫔。
良嫔自幼受她父亲亲自教导,眼中只有书本,也不想着争宠,徐允政为此更是敬重了几分。
本来一切都好,她还生了五皇子,良嫔就想着好好教育自己儿子,她限于女子的身份不能参加科举,也没办法有什么建树,但她儿子不同啊!
不是一定要当皇帝,他的身份在这里,若是她教出一个皇子身份的大儒,那将来也能名垂史册了吧!
从有了儿子后她全部心神都放在了儿子身上,从他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就给他读论语。
等他出来后每天给他读诗经培养情操,慢慢的再给他解读史记,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
但是!
这孩子有没有听进去她不知道,睡眠倒是越来越好了呢!
她越讲解越心酸,虽然说没有在教室里教他,但是他也不能趴在桌子上啊!
良嫔让人把他扶起来,他就倒下去,扶起来,倒下去,多来了几次良嫔直接让人请太医,她倒要看看这孩子是不是骨头有问题!
当然了,肯定是没问题的,他就是不爱读书。
至于她是怎么彻底认识到这一点的呢?
那是因为当这孩子听了秦瑛大将军的故事,又知道了他是淑妃的父亲,再知道了他应该叫淑妃庶母的时候,他就开始叫秦瑛外祖父了。
不开玩笑地说,良嫔只觉得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上不去,下,下不来!
她是教了,劝了,哄了,要不是这么多年的教养在这里,她真的要骂人了。
可这孩子什么都不在意,整天笑嘻嘻的反正就是不愿意读书。
为此她还专门给她父亲写了信,讲了自己生出个叉烧儿子的事情,程蕴先生倒是没有生气,反而劝她说孩子还小,要以兴趣为主,他不愿意读书那就给他讲讲故事,他愿意习武那就让他先锻炼身体。
他出生时就站在了许多人触及不到的高度,他有选择的权利。
在不考虑温饱的情况下,只要他善良讲道理又孝顺,那就是一个好孩子。
良嫔虽然感慨于父亲对于好孩子的要求标准也太低了,但是到底还是受了些影响,主要表现在自己可以忽略他管不住嘴时候的那些言论了。
唉,这当娘可真难,比读书可难多了!
而且她总觉得这底线就是一步步被打破的,刚开始她觉得积极要养出一个天才、一个大儒,慢慢的觉得自己这么优秀,孩子总得略微比同龄人好一点吧?再后来又调整了自己,其实只要不落后于大多数人就行,现在已经变成只要这孩子不是纨绔子弟就行了呢!
养孩子真烦,还不如多看看书呢!
第26章 徐永琚自然是不知道良嫔……
徐永琚自然是不知道良嫔养孩子的崩溃的, 但是他听满花嬷嬷大概讲过良嫔是一位很有书卷气,终日沉浸在诗书中的女子。
反正五皇子看上去不太像是她养大的孩子呢!
“十二弟,你见过外祖吗?”他瞪着大眼睛满心期待地看着徐永琚, 似乎想从亲近之人的嘴里听到秦将军是什么模样。
徐永琚不想让他失望,但他确实没见过, “我还没满周岁他们就出去打仗了, 之后便没再见过了。”
五皇子很是遗憾, “那等他们回来了你得带我回去认认门儿啊!”
徐永琚无奈叹气, “要是父皇同意的话, 到时候我带上你跟十三一起去”,他也不是很懂这些政治上的事情, 不知道能不能带皇子跟外祖父接触, 反正看徐允政吧,他要是不同意他们几个小的连宫门都出不去!
五皇子似乎真的是爱屋及乌,吃穿住行各方面都关心了个遍,还蹭了一杯牛乳喝。
“十二你是说喝了这个能长高长壮是吧?那我回去也让母妃给我安排!”到时候长得高高大大的,搞不好还能去打仗呢!
徐永琚赶紧解释, “我听说北戎那边男女老少都能上马,几乎全民皆兵,人家身体那么好就是因为常吃肉跟喝牛乳羊乳,多喝一喝总是有好处的。”
“我就说嘛”,五皇子不高兴地在那嘟囔, “我喜欢吃肉, 但我母妃总让我多吃青菜, 那青菜淡歪歪的有什么好吃的?”男子汉大丈夫就要吃肉!
“可是不吃蔬菜容易便秘啊!”
五皇子一顿,唉,好吧, 还是吃菜吧!
“十二,你说这吃肉喝牛乳这么好,咱们军队里的兵士不能全安排上吗?”
听着这孩子气的话徐永琚又想叹气了,这不是何不食肉糜吗?
没等他说什么就听到外面有人说话了,“小五这话说的,肉跟牛乳价值几何,如今国库可不丰盈,这钱小五是打算自己出了吗?”
听这话音应该也是位哥哥,但徐永琚都不认识,所以看了五皇子一眼。只见他皱着张脸小声朝他抱怨,“大哥真讨厌,走到哪里都要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