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陛下他总在翻旧账(80)

作者:素千絮 时间:2025-03-15 23:22 标签:甜文 爽文 宫廷侯爵 轻松

  霍方比谢永章想的又应急些,全民皆兵,十四岁以上男丁统统自带口粮武器上阵杀敌,没有刀剑就用斧头菜刀,没有斧头菜刀就用棍子弹弓。
  “用倒是管用。”苏景同说:“动员要做好。最好提前将这项制度施行下去,免得临到头急用捉襟见肘。且百姓没经过专业训练,骤然上战场,反应不急,很可能白白送命,论战斗力不如兵将。”
  顾炎这堂课依然来了,被苏景同拒绝收着当学生后,他当做无事发生,继续和霍方一般蹭课,他的方法集合了谢永章和霍方的路子,一边向四周借兵借粮草,一边动员新州百姓全民皆兵,所以向四周借兵不多,四周的州郡尚有余力自保两天,来得及互相救援。
  苏景同不吝啬给了顾炎高评价。
  谢永章托腮,“所以姜时修当时怎么做的?”写史书的人不在前线,只模糊写了一段“顾朔拥兵八十万,和瓦剌杀了个天昏地暗”。谢永章一个字都不信,从他这段时间的研究来看,西北加起来拢共不到三十万大军,还要分到各个州去,就算禹州的镇西侯李侠带兵马投诚,新州也凑不出八十万兵马。
  “姜时修……”苏景同提笔随手在纸上绘了一幅西北边境图,北面是瓦剌各府,南面是大周的西北。
  谢永章看呆了,苏景同画瓦剌怎么这么熟练,信笔拈来,挥洒自如。
  苏景同在边境四周批注兵力水平,精确到百,且标注时没有任何迟疑犹豫,似乎这些数字深深刻在了他心中。
  霍方目光闪了闪,没作声。
  战场的事瞬息万变,除了亲自参与的,谁能知道得如此详细周全?西北打仗时,苏景同远在京城,他为什么如此了解西北战局?
  满军营里,估摸也只有当时的军师姜时修和皇帝顾朔能知道这些数据。
  所以苏景同就是姜时修吧。
  差点被他糊弄过去。
  苏景同画完开始讲解,“新州和周围的几个州均由陛下指挥,瓦剌是向南攻打新州。新州粮草军备不足,预计能撑十天左右。”
  苏景同睁眼说瞎话,事实上他前一年在新州和禹州的边界处备了个粮仓和武器库,由“土匪”把控,等新州快撑不住时,姜时修会去“剿匪”,把粮仓和武器库中的东西带回去。差不多够新州再打五个月到半年。战事当前,没空详细调查土匪,等顾朔腾出手来,西北都平定了,随他查。
  他还在禹州放了军备,李侠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解燃眉之急。
  “为什么要从各州借兵借粮食给新州呢?送兵送粮要时间,且正面对轰效果不好。”苏景同道:“他攻击,你就要防御么?”
  “瓦剌的大头部队现在在锦州的位置,看看他左右是什么?大周的甘州和禹州。他是打下了锦州,但他也入了西北腹地。姜时修安排边境的甘州和禹州的十万兵将突袭瓦剌边境。瓦剌留在边境看守的兵将不足五万,瓦剌地多人少,兵将不足,府与府之间距离遥远,一时间难以从其他地方调兵。瓦剌要么撤回攻击新州的兵将,回援边境,那么新州之围可解,要么抛弃边境,先拿下新州。但他如果敢放弃边境,甘州禹州占领他边境的两个州府,就可以和新州形成夹击,合力向瓦剌攻击。所以瓦剌必须回援。”
  苏景同慢慢讲着当时的布局,这是最简单的围魏救赵的招数,但凡学过点兵法的都会,瓦剌不傻,瓦剌当机立断兵分两路,一路回援边境,一路继续和新州死磕。
  “那怎么办?”谢永章紧张地问,“新州的困境还是没解啊。”
  “甘州和禹州是全民皆兵,所谓的十万兵将是临时要百姓凑数的,甘州禹州的兵将还在两州,并未离开,等瓦剌一半兵将回援边境,甘州、禹州、新州三州合力对占据锦州的瓦剌军队发起进攻。瓦剌发现错误估计了大周西北的兵力,自己又成了瓮中捉鳖的鳖,打了一天发现没法从大周手中讨到好处,怕被包了饺子,惊慌之下退出了锦州,回到瓦剌。而攻击瓦剌的百姓虚晃一枪,攻击完就跑,撤回了甘州和禹州。”
  霍方不懂:“他们为什么会觉得错误的估计了西北的兵力?难道来攻击之前,他们没有做详细的调查么?为什么不想想是不是百姓呢?”
  苏景同淡淡道:“因为大周在西北布局也有些日子,瓦剌知道大周在西北有准备,只是摸不清准备了多少而已。”
  苏景同挑眉,“你以为陛下在西北七八年是做什么?就搞搞赋税搞搞经济么?”
  “好了,这只是权宜之计,瓦剌退回去后便意识到被骗了,集结兵力重新对大周发起进攻。你们这次的功课,是想想假如你们是瓦剌,你们会从哪里进攻。”
  “知道了。”谢永章头大,苏景同的每个功课都要花他好多精力。
  霍方瞧了苏景同一眼,他未免太了解了,就是把真正参战的将军们叫来,都不见得能完全知道,愈发坚定了心中的猜想。
  苏景同讲完课,回广明宫,上轿辇后,眯起眼,轿辇和平时无区别,但坐垫上不知从何处放了个锦囊,苏景同拆开锦囊,里面是一颗米粒大的丸药和一张用西南密语写的纸条。
  这张纸条若叫江天来看,江天是一千一万个看不懂,西南密语是一套专门为探子潜伏研究的语言,除了西南的探子,没人能看懂。
  苏景同恰好能看懂。
  密语说的是把这颗药下在顾朔的茶中,如果今天晚上顾朔还没喝到这壶加了药的茶,那么他们会把这颗丸药灌给苏季徵。
  苏景同沉默地收起纸条和丸药,回到广明宫。
  顾朔还没下朝,苏景同在院子中晒了半个时辰太阳,等顾朔回来,苏景同亲手泡了一壶茶。
  顾朔回来,还有一堆折子要批,苏景同提着茶壶,放在顾朔桌前。
  顾朔诧异地看了苏景同一眼,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苏景同都给他泡上茶了,天地良心,苏景同当小太监的时候,都没给他泡过一回茶——小太监喝的茶都是潘启送。
  顾朔嗅了嗅茶水,“下毒了?”
  苏景同托腮:“答对了。”
  顾朔扬眉:“徐幼宜给你传信了?”


第46章 现实-立太子
  苏景同把纸条拿给顾朔,“唔,纸条能看懂么?”
  顾朔用食指和中指敲了敲桌子,江天从房梁上跳下来,顾朔把纸条放在桌上,让江天看,“看看。”
  江天道:“回陛下,纸条上说把药丸下在狗……”江天顿了顿,吞回后面两个字,略作修饰,“把药丸下在皇帝茶水中,今晚如果看不到皇帝喝了茶,他会把药丸灌给苏季徵。”
  苏景同诧异:“你也学会了?”
  江天得意地“哼”了一声,小小密语,有什么难的。
  抓到广明宫的宫女后,江天顺手拷问了一遍,把西南密语完整地学了一遍。身为禁军统领就是要全方位无短板。
  “放锦囊的盯上了?”苏景同问。
  “盯上了。或许很快就能找到徐幼宜的藏身之处。”江天答。
  顾朔问苏景同:“你觉得徐幼宜会在哪?”
  苏景同摸摸下巴,凑到顾朔耳边说了几个字。
  顾朔缓缓看着他:“你确定?”
  “八九不离十。”苏景同说。
  江天警惕地盯着苏景同:“陛下不能喝这茶。”
  “喝什么喝,”苏景同从鼻子中喷出一口气,“我爹在西南呢,徐幼宜的消息要想传回西南不容易,今天就算什么都没发生,徐幼宜也没本事让我爹吃毒药。”
  江天狐疑:“万一在京城呢?”
  “不会。”苏景同一口咬定,“徐幼宜没这个胆子。京城是我爹的大本营,残党无数。”
  江天悄悄看了眼顾朔,苏景同胆子真大,当着皇帝的面,说京城反贼余党无数。
  顾朔没反应,当没听到。
  江天收回目光。
  “徐幼宜生性多疑,喜欢一环套一环,反反复复,他不敢把我爹放京城。他知道联系我控制我,我会立刻搜查我爹的下落,京城离我太近,太容易被发现。放在西南十万大山中,他才能安心。”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