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陛下他总在翻旧账(94)

作者:素千絮 时间:2025-03-15 23:22 标签:甜文 爽文 宫廷侯爵 轻松

  左正卿道:“苏季徵之乱,待津门平定后,臣请战和苏季徵一决胜负。”
  周文帝叹气:“朕知道你自信,年轻人有自信是好事,但苏季徵年纪和你爹一般大,他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有功夫跟他打仗,不如早些料理了他是正经。”
  “料理了苏季徵之后呢,仅凭巡防营的兵力,如何抵抗的了东瀛人?”左正卿问。
  “事成之后,他们自会退去,正卿不必烦忧。”
  “陛下如何确定他们会退去?”左正卿问,“津门后面便是京城,东瀛人已经到了津门,为何不更近一步,图谋更大呢?”
  周文帝青筋直跳,“它吞不下。”
  “至少在各州勤王之前,能吞下京城。”左正卿道。
  “微臣在和东瀛人交战时,发觉东瀛人对津门的布防十分清楚,”左正卿问:“敢问陛下,东瀛人为何知道津门的布防?”
  周文帝一口气噎在胸口,左正卿就差指着他的鼻子问他,是不是你把津门的布防消息送给了东瀛人。周文帝不欲回答这个问题,无论什么时候,内战和外乱都不是一个级别的战争,出卖边境给外敌是大忌讳,遗臭万年,周文帝随便找了个话题:“正卿,莫想太多。朕还没问你,多番抗旨,到底是为公,还是为私?”
  “微臣和景同有私交不假,但微臣更知道自己是大周的臣子,微臣所言所行无愧于心,无愧于大周,请陛下明鉴。”
  “你先回去吧。”周文帝说,“你今天头脑发昏,朕不与你计较。皇后喜欢左毓,留她在宫里说话,要为她相看个好人家,你且安心在外打仗,等回来说不定能吃她的喜酒。”
  左正卿不依不饶,把话题扯回来,“东瀛人一旦攻下津门,势必向京城发起战争,一旦京城失守,对各州的士气打击巨大,各州勤王亦需要时间……”
  周文帝不悦地打断他:“朕说了,东瀛人打下津门后会和谈,届时朕会把樾州给他们,他们退出津门,卿不必杞人忧天。”
  “樾州……”左正卿问,“原本大周和东瀛相隔海岸,有海域天然阻隔,一旦把樾州给出去,少了海域的屏障,东北防守压力会陡然加大,且东瀛人向来虎视眈眈,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谁有苏季徵威胁大?”周文帝忍无可忍,“樾州给出去又如何?给出去一个樾州,对大周的影响能有多大?无非是少块地。让苏季徵得逞,大周全国覆灭,孰轻孰重你分不清吗?”
  “你到底是分不清,还是不想分清?”周文帝冷笑:“你和苏家那小子拉扯不清,你倒是好算盘,朕赢你是功臣,苏季徵赢,苏家那小子也会保你一命。两头下注互不耽误。”
  “苏季徵再谋逆,也是大周子民,东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苏季徵难道没有异吗?”周文帝问:“朕是把你捧得太高了,让你分不清天高地厚了,你以为你是谁?小辈里你算出挑,但能和你比的也不在少数,你的位置你不坐,有的是人坐。”
  “你现在回去,朕不跟你计较。”
  苏景同听到这里,忍不住感慨:“平日你是最温和的,关键时刻真硬气啊,句句都戳他肺叶子,后来呢?”
  “后来……”左正卿垂眸:“我摘了官帽,我说不回去,我不接受和谈,不接受割让樾州,如果先帝非要如此,我自知我资质平庸,难当大任,陛下另请高明吧。”
  左正卿摊手,“他用不动我,又知道左毓于兵法上也有研究,于是下密旨给左毓,让左毓顶替我上战场,左毓洗冷水澡把自己洗病了,没去。”
  “事情就是这样了。”左正卿说。
  苏景同幽幽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像傻子?”
  “那可不敢,你是英明神武的大军师,我字字保真。”左正卿轻快道。
  “那你发誓吧,你要是说谎话,就五雷轰顶。”
  “可……”左正卿一口应下。
  苏景同不紧不慢补上后一句,“就让江天五雷轰顶。”
  左正卿:“……”
  左正卿当即改口,“其实事情过去有一年多,我的记忆不是很精准,有些细节可能描述得不到位。”
  “比如?”
  “呃……”左正卿又挑挑拣拣道:“虽然我和先帝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先帝确实除了我以外,找不出第二个他敢派出去的人,他虽和东瀛合作,但并不全信东瀛人。津门战事不可轻忽,于是我又回津门了。先帝派了监军跟我一起走的。”
  “我临走前,他警告我,不要心存侥幸。”左正卿无奈:“宫里是他的地盘,他可以轻松让左毓病故。他给了我时间,三天,最晚三天,他要看到你爹的尸体。”
  这作风才符合周文帝。“然后呢?”苏景同问。
  “保护监军的人,其实是暗卫里的好手,”左正卿慢慢回忆,“他们一面监视我,一面试图融入军队中伺机放冷箭刺杀你爹。在打退东瀛人之前,我不希望你爹出任何意外。”
  左正卿肯再回津门是有原因的,一是战事紧急,二是周文帝如果狗急跳墙,随便派个人来接手巡防营,就算能和东瀛人一起杀了苏季徵,也扛不住东瀛人的谋算,东瀛人可能长驱直入打到京城。
  左正卿决定速战速决,囚禁三天内打退东瀛人,让木已成舟。等东瀛人走了,周文帝只能仰仗他和苏季徵打仗,会捏着鼻子忍下这口气,不敢轻易伤左毓。
  左正卿也给家里去了封信,请家里着手从后宫营救左毓。
  那时左正卿没有彻底看清周文帝铲除苏季徵的决心。
  在漫长的十余年中,苏季徵一心造反,周文帝一心铲除苏季徵,他对外软弱、无能、不断交出皇帝的权力,换取苏季徵的一缓再缓,他作为皇帝的尊严一再受辱,只要能铲除苏季徵,没什么是他不能失去的。
  禁卫军从始至终是大皇子和皇后的人。左正卿部署完速战速决战术的第二天,禁卫军奉周文帝的密旨反了。
  禁卫军绕开左正卿,当众宣布周文帝圣旨,削了左正卿的副帅,然后和东瀛人合作,双面夹击苏季徵。
  津门守不守得住不重要了,苏季徵死后东瀛人会不会对京城发动攻击也不重要了。如果樾州可以割让,那津门有什么不可以的?
  京城失守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迁都,换个地方当皇帝便是。
  禁卫军收到的第二个密旨是杀了左正卿,和东瀛人一起围剿巡防营——代价是东北一十二州,全部送给东瀛。
  等津门失守后,将罪名全数推到左正卿身上——是左正卿持身不正,和苏季徵同流合污,禁卫军奋力厮杀,铲除奸佞,但无力回天。
  左正卿想过周文帝会提防他,会继续和东瀛人合作,但没想到周文帝如此有魄力,巡防营的两万兵马都肯当做弃子。
  苏季徵信得过左正卿,信不过周文帝,有所准备,但那点准备不足以面对禁军一万两千人的反扑。
  左正卿和苏季徵及时组织了突围,但刀剑无眼,不,刀剑长眼,精准地找到了苏季徵,苏季徵死在战场上。
  左正卿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观察苏景同的情况,大概是来之前做足了心理准备,加上才因为他爹的事发病过一回,这会儿情绪不算太糟糕,除了唇色发白,额头有些冒汗,手握紧,不见其他症状。
  “接着说,我没事。”苏景同道。
  左正卿侥幸从这场大战中活了下来,并非他运气好,事实上他和苏季徵一样都成为了周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谋逆作乱的苏季徵固然是心头大患,三番五次抗旨的左正卿也触及到周文帝的逆鳞,他岌岌可危的君主的尊严在左正卿这里遇到了挑衅,左正卿指责他的每一句都让他如鲠在喉。
  但那场大战里,江天反水了禁卫军。
  禁卫军板上钉钉的下一任统领江天在关键时刻反了周文帝的命令,和左正卿站在了一起。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