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夫郎都有金手指(102)
“好。”徐鹿鸣收了纸张,没忍住亲了又亲姜辛夷。虽然姜辛夷什么都没说,但他好像感觉到了一点,这个家,不止他在努力,姜辛夷也在同他一起。
“……”
西北,徐善学收到家里告知他姜辛夷怀孕的消息,不禁笑了笑。
他这个弟弟,前十八年看着是个乖巧的,过了十八岁,胆子越来越大。成婚不给家里说也就罢了,还在家里人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跑去西南和弟夫郎有了孩子。
真是一件比一件炸裂。
不过,这样也好,弟夫郎是个聪明的,有弟夫郎瞧着,应该出不了什么岔子。
徐善学想着事回到县衙,苏敏中正好找来:“现在天气越来越好,地里的庄稼都差不多种了下去,你陪我下乡去看看。”
“好。”徐善学从容应下。
这段时间,他陪着苏敏中处理县衙事务,从刁吏到县衙各项案子,看得出来这位大人是个雷厉风行且果断的。
“爹,我也想去。”来了平坝县一个朋友也没有,且平坝县也没有游山玩水的地方,无聊透顶的苏羡安一听他们要下乡,也要跟着。
“行吧。”苏敏中因为哥儿被退了婚的事,心中有愧,对他难免有些纵容。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行至乡间,苏敏中见到地里长出来青黄不接的麦苗,不禁问道:“这麦苗的样子为何这样不堪。”
“回大人,西北没水啊。”徐善学抓着地上风一吹就跑掉的沙土,“我们这儿没有河,没有溪流,麦子的出芽期正是需要灌溉的时候,可村里自个喝水都紧张,更何况灌地”
苏敏中沉吟道:“那如果我们在县衙凿出一条河来?”
“不行。”徐善学摇头,“第一,我们县衙没有那么多银子,第二,平坝县周围没有水源,想要开河,得去跟其他县的人沟通,除非别的县令一致同意,不然这河也凿不出来,更别说这中间需要用到的人力物力。”
“好吧。”苏敏中也知是自己异想天开了,他皱眉道,“如此说来,没别的法子了。”
“大人,学生倒是有个法子。”徐善学这时却道,“这个法子也是从家弟那儿学来的。”
说着他将徐鹿鸣开澡堂子,利用储存澡堂里融化过的雪水,留到开春灌溉的事说了说。
“你弟弟真聪明。”苏敏中还没有反应,苏羡安率先道,“这样,我们也在西北开些澡堂子储水,明年开春就有水灌溉了。”
“不妥。”苏敏中摇摇头,“待到明年,今年的百姓又要多受一年的苦。”
“既然你弟能雪中取水。”苏敏中看了会儿天,笑道,“那我们也能来个向天借水。”
“向天借水?”徐善学和苏羡安诧异。
苏敏中捡一根枯枝,在沙土地上画道:“修筑水长城。”
“以地势低矮的地方兴挖水库,中间用河道串联起来,一个村一个水库,下雨的时候,周围的水会自动流向水库,若是别村缺水,就打开水库的闸门,用河道疏水,这样水、灌溉等问题,都可解也。”
徐善学呆了呆:“大人英明。”
苏敏中摆摆手:“欸,都是借了你弟的法子。”
“学生这就安排工部组织人手兴挖水长城?”有了方向,徐善学立马道。
苏敏中想了想:“将今年县里的劳役也一同签发在水长城里吧。”
平坝县没有河,县里往年的徭役都是兴建县城。苏敏中来了平坝县这么久,觉得这里的风沙不治理好,修再多次县衙也没用。
所以这水长城必修不可。
“徐师爷,你知晓你们西北有个哥儿神医?能治疟疾的那种吗?”回程路上,苏羡安不由想到徐鹿鸣,说好要去照顾他夫郎生意的,他还没有去照顾。
“疟疾?”徐善学皱眉,“我们西北气候干燥,物什放再久都是风干不会发霉,极少有人会得疟疾,何来的有治疟疾很厉害的大夫。”
“我的恩公,他也是西北人,他的夫郎就很会治疟疾。”苏羡安道。
徐善学不禁好奇:“不知你的恩公姓甚名谁?”
苏羡安立马道:“说来也是巧,他也姓徐,叫徐鹿鸣,徐师爷认识吗?”
徐善学:“……”那我可太熟了。
“正是家弟。”徐善学觉得这种事没什么好隐瞒的,“他的夫郎确实是位医术高超的神医,不过他在西南当医官,并不在西北。”
“这也太巧了!”苏羡安惊叹世上居然有这样巧的事,又遗憾道,“可惜了,没法去照顾这位神医的生意。”
“是很巧。”徐善学笑了笑,跳下马车,对苏羡安道,“不过哥儿也不必遗憾,对于大夫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病人痊愈更好地照顾。”
“也是。”苏羡安看着徐善学点了点头,很快就转移了注意力,照顾不了恩人夫郎生意,照顾恩人大哥也是可以的嘛。
“……”
徐家囤子。
徐老大和徐老二还有徐凯南三人不停地从水窖里舀水浇灌到地里,今年因为他家有水,地里的麦子长势比别家都要好。
村里人见了,艳羡不已,问徐老大:“老大,你家的水,有多余的能匀我们一些吗?”
徐老大不想匀,水就这么多,匀了全村人,他们自家还用甚。
“大爹,不能不匀。”徐凯南拉住要回绝的徐老大,“自家麦子长势太碍眼了,不匀水,保不齐有人使坏。”
“可匀了水,咱家麦子也长不了这样好啊。”徐老大为难,村里这么多人,他们怎么照顾得过来。
徐凯南:“我们也可以效仿村里水井,每家每户定量提水啊。”
徐鹿鸣挖的这个水窖很大,供给家里完全绰绰有余,剩下的供全村人肯定不行,但一家匀一些还是可以的。麦子过了返青期就不用浇水了,徐老大觉得也行:“那你说这水怎么匀?”
徐凯南想了想道:“一家一天十桶吧。”
西北麦子本就用不了多少水,十桶刚好能浇一亩地。麦子出芽期压根用不了五十天,浇不完五十亩地,村里人要的就是一个态度。
“那就这样吧。”徐老大应下。
村里人一听,徐家愿意一天匀十桶水给他们,全都大喜过望,谁还管这水浇不浇得完所有田地,当天就提着水桶来徐家水窖提水。
得知这个想法是徐凯南提出来的,村里不少都夸:“哎呀,凯南长大了,都知晓为家里分忧了。”
“能说亲了,我家有个侄儿,长得还不错,要不介绍给你相相。”
把徐凯南赌得脸颊涨红:“婶子,我才十六,还小。”
“不小了!”村里人一听这个年纪,更来劲,“刚好是成婚的年岁。”
吓得徐凯南不敢再在水窖旁帮着提水,躲回家里,死活不肯出门。
气得钱慧芳直揪他:“人家要给你相看,你就先应着啊,这么好的机会不应下,好的都叫别人挑去了,以后有你后悔的。”
“才不会。”徐凯南梗着脖子,“没准我以后也能学二哥,撞大运找到个像二嫂那般,好看有本事的!”
“你可就吹吧。”钱慧芳把嘴一撇:“你能有你二哥的本事?!”
“……”
“水都烧好了吗?”
西南,徐鹿鸣拿着他在空间里做好的药皂,走进他们的卫所,问钱贵等人。
“都烧好了。”钱贵从灶房走出来问徐鹿鸣,“老大让我们烧水做什么?”
“洗澡。”
“不用吧,我昨儿才冲了澡。”钱贵闻言面色一苦,他最不耐烦洗澡了,“让申铁洗吧,他最爱洗澡了。”
申铁听了这话,忙往一边闪:“谁说我爱洗澡的,我就爱臭着,你可别乱污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