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夫郎都有金手指(217)
修这个钟楼的目的,除了方便城里的百姓看时辰之外,也是为了更好地宣传他接下来要做的生意。
高楼上的大座钟徐鹿鸣在空间里已经测试组装过千百回,这会儿再组装就简单很多,很快,时辰就被调试好了。
皇帝也带着一众好奇的大臣从宫墙里走出来,来到钟楼底下。
一听皇帝来了,先前还围在钟楼底下瞧稀奇的百姓,呼啦啦一下全散开,在禁军们层层围住的道路外,齐齐跪地山呼:“万岁!”
皇帝挥挥手,让他们平身,目光看向钟楼顶端,见上头果真如姜辛夷所说,四面都用琉璃建筑而成,每面琉璃里都镶嵌十二时辰和两个指针,每个指针指到哪个时辰,哪个时辰就会发出好听的奏乐声响。
他心里满意得不行,对着身后的一众大臣笑道:“诸位爱卿现在看到这高楼,可还觉得此物劳财伤民?”
“这……”
大臣们早在过来之前就听附近的百姓议论了一嘴,这会儿来到这高楼下,见到那琉璃框里挂着的十二时辰,若是再不知晓此物作何所用,就白读那么多年书,白当这么多年官了。
全都有些哑然。
能够准时报时的物什有多重要不言而喻。远的不说,就说他们处理公务。
说是申时下值,那也是遇到太阳好,日晷能够准时的情况下。
若是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的日子,准头就得自己估摸了。
更别说,有时候他们的公务还得出公房去办。比如城门是戌时落锁,他们看的刻漏感觉自己出城一趟,能在城门落锁前赶回来。可是皇城史看的刻漏比他们的提前个一柱半炷香的,就会提前落锁。若是没有提前准备好夜间进城的通行证,就得在城门外被关一夜。
再比如,有时候皇宫和朝廷要举办祭祀等活动,跟百姓说好,辰时不能出现在街面上。可有些百姓看日头,感觉已经过了辰时,便出门来做活,结果看到街面上一群大臣,吓都要吓死了。
有了这个能准点报时的钟楼,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便都可以避免。
有那反应快的臣子,脑子一转,对着皇帝就是一顿夸:“陛下英明,有了此物,以后晨钟暮鼓将会更加准时,百姓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也会更规律,这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物!”
当然也有臣子持不同的意见:“陛下,日晷和刻漏都多有不准时的时候,此物臣等虽不知晓是如何建造而成,但它的准确性,还有待验证。”
皇帝今天心情委实不错,对着这些不管是一头夸的臣子,还是保持怀疑态度的臣子,始终一副龙颜大悦的模样。
他等这些人议论了一阵,哈哈大笑道:“这个就得让把此物做出来的徐皇城史来给众人解惑了。”
他道了一声:“徐皇城史。”
“臣在!”徐鹿鸣立马应声。
他在皇帝来钟楼前就带着人从钟楼上下来恭迎了。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皇帝,在皇帝与众位大臣说话的时候,偷偷打量了好几眼,见他果真如姜辛夷所说,是个有点威严但还算慈眉善目的中年人,心里的惧意少了几分。
应完声后,落落大方地走到众位大臣面前,与他们解释道:“诸位大人,这高楼上的大钟全由牙轮运转,只要牙轮不停,楼顶的时辰都是准时的。”
牙轮大家都清楚,地动仪上就有这玩意儿。他们好奇:“那这牙轮你又是如何保证它不会停的?”
徐鹿鸣没有回答,而是转头对皇帝躬身:“陛下的钟摆时辰也有些不准了吧,卑职再给陛下调试调试。”
皇帝今天来看钟楼正是为了此事,颔首道:“也好。”
福喜很有眼力见地把东西端上来,徐鹿鸣上前揭开红布。
大臣们对这个蒙着红布的物什好奇已久,全都把目光投了过来。
即使通过今天这事儿和刚刚的对话,他们已经大概猜到,这红布底下怕也是一座能够计时之物。
可红布一揭开,众人瞧见里头那座跟高楼上一模一样,只是比例小了许多的座钟时,还是惊诧了一瞬:“这物什还能做成这般小巧的?”
徐鹿鸣笑:“当然可以,只要工艺能够达到,随身携带都不是难事。”
他一边看着钟楼上的时间,一边给皇帝的座钟调了调,很快,两个座钟的时间保持了一致。
恰好,这么长时间过去,又到了一个时辰。钟楼上的钟准时发出好听的奏乐声,皇帝的座钟钟摆也跟着摇晃,发出清脆悦耳的铃铛声。
“时间完全对上了!”
“这中间指针跳动的频率也一样,中间还有小刻度,这小刻度是不是就是几时几刻啊,妙,实在是妙。”
“有一个此物,放在公房里,岂不是就能随时知晓时辰了!”
“不止放在公房里看时间,赶路放在马车上也能随时知晓时辰,可以根据时辰调整路线。”
“如此一说,对打仗也有利处,能更精准地发兵收兵,号令手下。”
大臣们见状,纷纷对着皇帝的座钟各种惊诧,各种观摩,不一会儿就七嘴八舌地把这座钟的用处发挥到淋漓尽致。
说实话,他们对高楼上的座钟不是很感兴趣,毕竟这玩意再稀罕它也就是个死物,只能放在各个城池的中央地段,谁人都能看,谁人都能瞧。
稀奇一阵也就过去了。
可是陛下这个座钟就不一样,模样不是很大,放在公房,摆在马车里,甚至是安置在自家都是可以的。
能变成自己的私有物,走到哪儿都能带着,即使不在城里也能随时看时辰,这才是他们所感兴趣,所稀罕的。
不少大臣在瞧皇帝的座钟时,心里就已经有了想法。既然徐鹿鸣能做一个这样小的送给陛下,那再做一个这样的“送”给他们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听了一耳朵吹捧的皇帝如何不知他们的所思所想,想到姜辛夷跟他说的话,悄悄压了压脸上的笑意,板着脸开始赶人:“行了,既然都瞧过稀罕了,大家也该各自回衙门处理公务了。”
“是,臣等这就回去处理公务。”
大臣们还对皇帝的钟摆有些恋恋不舍,他们还想知晓这钟摆和钟楼上的大钟是如何能自己走动的呢,奈何皇权大过天,他们再有好奇心,也只得按捺住,先回了衙门再说。
“恭送陛下,恭送诸位大人。”徐鹿鸣恭恭敬敬地把这一大堆的人给送走了。
目送他们浩浩荡荡远去的背影,心里对自家老婆的崇拜到了顶点,他只让姜辛夷把东西送给皇帝,让皇帝同意他建造高楼即可,可没让姜辛夷办其他的事情,没想到姜辛夷居然能说动皇帝亲自替他站台。
简直太了不起了!
相信,要不了多久,这些大臣都得纷纷跑他这儿来购买座钟。
“……”
“徐大人,留步啊。”
“徐大人,我家大人有请。”
“徐大人,我家大人设了宴,想请你过去喝一杯。”
不出徐鹿鸣所料,他处理好钟楼的事务回到皇城史公房,屁股都还没有坐热,就有一大群人找到他这儿,说什么都要请他喝酒。
徐鹿鸣如何不懂他们的意思,但他毕竟是卖方,且这玩意儿又不是很稀有,若是真去吃了酒,就把这群人都给得罪了。
他笑着道:“诸位大人的好意,我心领了,如果诸位大人是为座钟而来,不如下午下了值,随我去一趟皇城司。”
他如此一说,这些纷纷请他吃饭的人不再强求,一心等着下午下值。
下午申时,今天刚装好的钟楼准时响起好听的奏乐声。
众位大人立马搁下手中纸笔起身。
今天他们听了一天这个声音,对到哪个时辰,响几道声音已经了熟于心。
有那见不得下属偷懒的上峰,甚至自动根据时辰监督起了下属们的公务,让一些平时懒懒散散的官员,一下提高了不少处理公务的效率。
也有那对自身要求比较高的官员,会根据钟楼的钟声,安排好今天一天的事务,哪个时辰做哪个时辰的事,一下就让他的生活节奏变得有规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