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192)

作者:卿戈 时间:2024-05-25 09:48 标签:种田文 轻松 成长 科举 市井生活

  钱德富与扎在人堆里的托儿遥遥相望一眼,眸中满是得意。
  晚些,
  陈然将拟好的名单交到谢见君手中,这份名单的人,都经过了他的精挑细选,皆是支持拥护他的粮商,他也着人过去嘱咐了一遍,虽说当时捐粮立下了字据,但只要这些人的嘴把得严严实实,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任其他人再怎么翻腾,也无济于事。
  谢见君打眼瞧着名册上的商户名字,冷笑一声,
  “陈会长,怎么您呈给本官的名册,和本官收到的字据,差之千里呢?”


第139章
  陈然被这轻飘飘的一句话, 质问得哑了声。
  回过神来时,谢见君已将名册摔在他怀中,转身拂袖而去, 徒留他站在原地, 阵阵发愣。
  半晌, 一旁的小厮才上前提醒道:“会长, 知府大人已经回府了…”
  陈然面色铁青, “我又不瞎!”, 饶是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现下他也琢磨透了,定然是有人走漏了风声,让这群粮商得了消息去。
  不过,他们还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居然敢背着他,找到府衙里来了。
  “你去问问, 看他们是从哪儿知道的此事儿!”
  小厮得了陈然的吩咐正要走, 转身正要走, 又被拎回来。
  “去给这些商户递个话, 明日让他们来商会一趟。”陈然背手而立,望着谢见君离去的方向,喃喃道,“我倒要看看, 这知府大人从中搞了什么鬼!”
  “是..”
  没从谢见君那儿占来便宜,陈然已是觉得足够窝火了,本想着敲打敲打这些不安分的商户, 可谁知话都递出去了,转日却无几人上门。
  即便是来了, 待他也没有先前那般唯命是从,连他说的话都是爱答不理,瞧着丝毫不买账。
  没两日,名册一事儿不知为何流传了出去,城中商户对他更是怨声载道,这下还走在路上,都会冲他身后狠狠地啐上一口。
  陈然气昏了头,在床上一连躺了好几日,连带着对自己新纳入府中的莺娘都冷落了下来,但说到底是自己心虚,他即便再恼怒,也只能咬碎了牙,往自个儿肚里咽。
  反倒是钱德福,粮商们听从了他的意见,将当初立的字据上交给府衙后,谢见君果真兑现了承诺。
  至于后捐钱的商户,因着有这位钱老板所谓的亲戚,在其中拉线搭桥,知府大人也未曾另眼相看,该给予的奖励,一样儿都没给他们落下。
  这让众人不免对钱德福愈发高看一眼,晓得他在府衙,果真是有能在知府大人跟前说得上话的亲戚,加之陈然不做人事,三两天下去,城中的风向逐渐都倒戈了钱德福。
  殊不知,这全然是谢见君在背后推波助澜,借由名册一事儿,揭露陈然自私自利的真面目,让商户们对其大失所望,转而去拥护钱德福。
  “谢了!”从老钱那里得知了捐钱的后续,宋沅礼晓得谢见君的良苦用心,特前来道谢。
  “你我二人,谈何‘谢’字?”谢见君莞尔轻笑,“这法子能成,还是你手底下的人办事利落,不出意外,明年商会的会长位置,非钱德福莫属了,有他在商会里做事儿,你们家在甘州行商,也能方便些。”
  “那是自然!”宋沅礼不假思索,“我不同你见外,只是青哥儿非要让我跑着一趟,自打他来了常德,家中在甘州的产业,都交给他打理了。”
  “也好,有青哥儿替你分忧,明年春上,咱们就安下心来捯饬开荒,早早有了成效,好推及到其他县里去。”
  “青哥儿叫我只管跟着你忙活,别的不让我操心。”说这话时,宋沅礼眉眼中满是得意,丝毫没有吃软饭的自觉。
  谢见君无奈地摇了摇头,回眸见大福摇摇晃晃地小跑过来,他张开手,将小崽子揽进自己怀中。
  “爹爹,吃!”谢瑭手里抓着一把梅子,不由分说地就往自家阿爹嘴里塞。
  谢见君被塞了满口,入嘴的梅子几乎要酸掉牙。
  他不动声色地囫囵咽下去,笑眯眯地看着毫不知情的宋沅礼,摊平了掌心,问大福要梅子。
  “大福乖,宋叔伯也要吃甜甜的梅子~”
  大福很是给面子,张圆了嘴巴,“啊——”
  宋沅礼配合,“啊——”
  大福眼疾手快,又不容许他宋叔伯拒绝,当下就将手中余下的梅子都塞进他嘴里。
  “这么酸!”宋沅礼五官都紧皱在一起,正想找个地方吐掉,大福一把捂住他的嘴,“阿爹说,不能浪费粮食”
  被自家儿子坑过一把的谢见君朗声大笑,直把云胡都给招了过来。
  见宋沅礼勉为其难将酸梅子咽下肚,正到处翻茶壶找水喝,他难为情地拉过“一肚子坏水”的大福,嗔怪道,“这般酸涩的梅子,怎好拿给阿爹和宋叔伯吃呢!”
  大福“咯咯咯”笑弯了眉眼,露着两排白生生的小米牙,瞧着喜人极了,饶是宋沅礼在他手下吃了亏,也舍不得生气,只上手捏了捏他脸颊上的小奶膘,顺势将一个信封塞进了他的怀中。
  “这是什么?”谢见君接住滑落的信封,疑惑问道。
  “我们家在城中有一处二进院子,离着府衙不远,买下许久无人去住,眼看着就要荒废了,正巧给你拿来办义塾,信封里是地契。”宋沅礼逗弄着肉墩墩的大福,漫不经心道,好似是再说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情。
  “你这是作甚?”谢见君当即就要把地契退还给他。
  “哎,你少在这儿自作多情了。”宋沅礼抽过信封,不由分说地塞给大福,”这可是宋叔伯送给我们大福的三周岁生辰礼。”
  大福捏着信封,懵懵懂懂地不知所措,他看看阿爹,又看看一旁的爹爹,手快得将信封往嘴里一填,便张嘴啃咬起来。
  谢见君连忙拿过沾满大福口水的地契,“沅礼,大福三周岁还早着呢,少拿这个说事儿!”
  “我的知府大人呐!”宋沅礼身子往后一靠,散漫地搭起腿,“您总不好只接受旁个商户的捐助,拒绝我们宋家的吧?”
  “你们家帮的忙已经够多了..”谢见君发自肺腑道,这一个来月,若不是有沅礼帮着出谋划策,他到这会儿,还不知是何光景呢。
  “我爹若是知道我帮你办义塾,你信不信?这年底儿回老家百年,祠堂都能让我上头香!”
  谢见君被逗笑,末了还是收下了地契,云胡瞧出了他的为难,索性替他开口,“沅礼,你和青哥儿若是得空,给义塾请个名字吧,毕竟这里面也有你们出的力。”
  宋沅礼倒也不客气,立时就应下,说回头就跟青哥儿商量商量。
  送他出门时,大福双手合十,学着谢见君教他的模样,对着宋沅礼拜了拜手
  “谢谢宋叔伯,宋叔伯和青哥儿都是大好人!”
  ————
  有了商户们捐助的银钱,还有宋沅礼赞助的屋舍,谢见君合计先把义塾修缮起来。
  这义塾招收的学生,暂定为六岁到十五岁之间城中家境贫寒的孩子,连带着未及秀才功名的童生,也可以来念书。
  除此之外,他还想另开设两间学斋,请医馆的大夫前来授课,教孩子们学习医术。
  科考不是唯一救世的出路,在这个时代,得有一门能活命的手艺傍身。
  趁着修缮义塾的功夫,谢见君让府衙张贴出告示,招募童生以上功名的先生,前来义塾教书。
  然甘州读书人本就不多,但凡身上背着秀才童生功名的书生,都想着再搏一搏,告示贴出去好几日,经谢见君挑选考究过,能担起教书育人重任的,也不过三四人而已。
  正当他犹豫着是否将五间学斋,暂时缩减为三间时,自打来了甘州,便一直窝在屋里看书练字的许褚,突然找上他。
  “见君,我知晓你近日来,一直为那义塾的教书夫子一事儿发愁,若老夫自荐去教书,学问上,可还勉强说得过去?”
  “先生,您这是哪里的话?您是学生的恩师,自是学识渊博,满腹经纶,谈何过得去过不去一说?”谢见君惶恐道。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