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331)

作者:卿戈 时间:2024-05-25 09:48 标签:种田文 轻松 成长 科举 市井生活

  本以为大福能一觉睡到天亮,不成想刚把他放回到榻上,这小子就醒了。
  “阿爹,我今日去演武场了,有好多好多的士兵呐!”
  “那演武场宽阔得很,一眼望不到边,能容得下我跟小世子在草地上滚来滚去!”
  “小常将军夸我箭术高超,还送我一把长弓,让我好生练习,择日要考校我呢...”
  大抵是头回去这种地方,大福兴奋地拉着谢见君喋喋不休,连递到嘴边的鱼肉都顾不得吃。
  “阿爹,你知道吗?演武场的士兵们都不怕冷,他们在围场上骑马耍大刀,全光着膀子呢,羞羞...”大福说着,作势捂住眼睛,旁人见了,还真以为他害羞了。
  “哥哥,什么叫羞羞?”在家和小叔叔窝了一日的祈安,此时瞪着水灵灵的圆眸,满是好奇地发问。
  大福透过指间的缝隙望了他一眼,而后一板正经地解答道,“羞羞就是你尿裤子被阿爹和爹爹发现了....”


第246章
  说是休年假, 但从初一到初五,谢见君是真没闲下,他和云胡各自忙活着应对一封接一封的请帖, 俩人除了同床共枕, 白日里连面都没见上几回, 但即便如此, 他还是特地腾出了大半日的时间, 带着三个孩子一同去南巷看了杂耍。
  那杂耍班子听说是从北边过来的, 一个个身形壮硕,手臂上肌肉虬结,走索,戏狮,钻火圈, 翻筋斗,耍弄起来甚是有意思, 连谢见君见惯了这些把戏的人都挪不开眼, 更别提看什么也觉得稀奇的孩子们了, 大福和祈安像两个瘦猴又蹦又跳, 吆喝得嗓子都哑了。
  看完南巷的杂耍,满崽嚷嚷着肚子饿了,谢见君原是想带他们去荟萃楼大搓一顿,奈何几个孩子见着路边的糖渣葫芦烤山栗直咽口水。他大手一挥, 四人沿长街,一路从街头吃到了巷尾,寻常不许惦记的零嘴, 他这次没拦着,想着好不容易能出来玩, 就是得要孩子们玩个尽兴。
  但玩尽兴的代价是两小只都吃得积食了,半夜捂着肚子在榻上打滚,气得云胡揪着他耳朵好一通念叨。
  年初一柳云烟送的消食开胃的山楂丸正好派上用场,谢见君连夜从库房里翻找出来,给祈安和大福一人吃了一粒,已经睡着的满崽也被叫起来,迷迷瞪瞪地往嘴里塞山楂丸。
  往后几日再出门听书看戏放花灯,云胡耳提面命,便不许谢见君太给纵着了。
  玩玩闹闹,转瞬就到初六开印的日子。
  原本开印三日内不用上早朝,各部官员只肖得处理年假期间积攒下来的冗杂政务即可,谢见君还想讨个清闲,不成想初五当晚,宫中內侍递来圣上口谕,说是明日一早上朝,请诸位大臣切莫迩晚。
  客客气气送走内侍后,联想到年初一在尚书府听来的消息,谢见君猜测,大抵是西戎求和,以及想要在西北边境开放互市通商的军报呈到了崇文帝面前,崇文帝着急让众臣给出出主意。
  转日上朝。
  刚走出府没多久,宋沅礼就钻了他的马车,开口便道:“见君,你知道吗?出大事儿了!”
  帘子一开一合,寒气灌入车厢中,谢见君被冻得打了个激灵,他张了张口,正想说这西戎的事儿,难不成已经闹得满城皆知了?
  哪知下一刻,宋沅礼抢先道:“我听青哥儿说,今年冠北,宛平,中都等五个州府暴雪,那大雪平底厚五尺呢!不少民居都被压塌了,百姓流离失所,又冷又没有东西吃,当真是遭罪!”
  这...谢见君咋舌,这的确是出大事儿了,只是俩人想岔了。
  “我还听说,冠北县城有一户人家娶媳妇,正赶上风雪,那迎亲的队伍久久不归,本以为是受困于亲家家中,然半个月后亲家寻来,才知女子被接走后再无音讯,两家当即去县衙报了官,那衙门派了捕快,同两家人府里的家丁,沿着接亲队伍行走的路线寻了两日,末了在一处破庙将人找到,但此时送亲和迎亲的加起来数十余人,都被饿死在破庙之中了。”
  宋沅礼一面说着,一面唏嘘不已。
  “雪虐风饕,陛下断不会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于危难之间,今日上朝,兴许就是为了此事。”谢见君拍拍他的肩头揣测道。
  “只是不知这回又要派哪位皇子前去赈灾,安抚民心....”宋沅礼掰着手指头,自顾自地分析起来,“这七皇子刚从钦南回来,想来一时半会儿不能再被安排出京了,年前朝中又少了那么多官员,紧紧张张...不过没准是让太子去,或者是三皇子?朝中就数他们俩....”
  “咳咳...”谢见君轻咳了两声,不动声色地打断了他没说完的话,“快到宫门脚下了。”
  宋沅礼揭开帷帘的一角,果真离着宫门还有三五步的距离,打老远望去,有早到的朝臣,正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低声交谈,畏寒的还躲在自家马车上烤火炉,等着宫门下钥。
  虽说众人都是个忙个的,但他知道,这里面的耳目多着呢。
  他收回手,整个人又散漫地摊回到车里,“上京好是好,就是哪哪儿都不如甘州自在,哪怕是在户部做个小主事儿,整日还是提心吊胆,生怕做错什么,说错什么,昨夜青哥儿说我有白头发了呢...”
  谢见君扫了一眼他那满头乌黑的墨发,哪里有白头发的影子?遂道:“你模样生得稚气,有白发,反而映得成熟,之后青哥儿便不会说你总像个孩子一样了。”
  宋沅礼听着这话有些不对劲,他摸不清谢见君是在安慰自己,还是揶揄,索性裹紧了厚裘跳下马车,回身又装模做样地拱了拱手,“左丞大人,下官先行一步。”
  ————
  众人在宫门外等了一炷香的功夫,由内侍们引进太和殿。
  早朝,意料之中提了五洲雪灾的事儿,暴雪断断续续下了数月,城中薪食俱尽,民冻饿死者日以千数,五州知府实在扛不住了,连发几道奏章过来求助于朝廷。
  有钦南赈灾的先例,崇文帝不紧不慢地下诏赈灾,无非是将五洲的灾民先行迁往别的富庶些的州府,加之离着不远处的原州,年前刚建起了一座丰盈仓,可从此地调配粮草和驱寒之物,用于给五州济寒赈贫。
  除此之外,国库也得多少出一点,要让灾民看到,圣上是时刻惦记他们的,只不过那点磕碜的家底,又能掏多少?
  果不然崇文帝一开口,谢见君心都凉了半截,钦南水患尚且还有五万石呢,这次五州受灾,连一半都没有。
  知道如今熹和只是面上光鲜亮丽,内里穷得叮当响,谢见君表示理解,大不了再想别的办法,先前入粟拜爵,商户们接连将粮草送往西北边境,现下边境积粟可足三年之久,其余的粮食不妨让朝中派去五洲的赈灾队伍收录。
  这送哪里还不是送?反正给捐赠粮食的百姓们封的都是虚爵,崇文帝也没什么损失,不过借花献佛罢了。
  赈灾的事儿有了眉目,派哪位皇子去赈灾倒成了难题。
  正如宋沅礼所言,崇文帝没有要再派七皇子出京的意思,但以往对赈灾此事最为积极的太子和三皇子这回纷纷沉默了下来,大抵是年后朝中空缺出来的官职,还得指着他们俩使使劲,又或许此番去五州辛苦,毕竟那几处地方暴雪连绵,天寒地冻,谁也不想受这个罪,崇文帝便点了平日里不太冒头的五皇子,让他替自己跑一趟腿。
  眼见着此事尘埃落定,谢见君想着等会儿去尚书房送赈灾名录,尚且循着机会向崇文帝提一嘴。
  他还在琢磨着怎么开口,忽闻内侍尖利的嗓音从殿外传来,是那位神神秘秘的国师来了。
  崇文帝朝着身边的李公公使了个眼色,李公公得了示意,手中的拂尘一挥,“传国师觐见!”
  谢见君自回京以来,只在旁人口中听说过这位国师,要论起来,这还是头一次见。
  那国师约摸着五十有余,身形瘦削,面色奇特,两目凹陷,他身穿宽袖长袍,大步阔阔而来。
  “国师,可有要事奏报?”崇文帝见他走近,问道。
  国师先行了一礼,“陛下,微臣于正月一日和四日,窥得天降祥云之象,陛下您受天命之使五十余年,天下兴旺,百姓富庶,江山安定,然今上天又降下祥兆,昭显陛下之盛德,臣上书奏请陛下行封禅大典,福荫万世,永固社稷。”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