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世大猫生存日记(240)
伴侣对他好这种事情,黎恨不得到处炫耀。
这是所有雄性兽人都有的毛病,要知道亚兽人可是很挑剔的,能让伴侣不嫌弃,还无微不至地照顾到,就说明雄性很有本事,所以能被这么好的伴侣看上。
虽然,可能,秋脑子里,没有那根神经。
但不重要,黎成为了秋的伴侣,那就是他的本事。
·
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别的兽人眼里是个什么形象,秋言兑了些温水洗干净锅碗瓢盆,在火塘边烤着火,端着保温杯喝了几口水,等到火塘里的火焰逐渐熄灭,他起身把保温杯重新添满,舀了些冷水放到锅里,将火塘里的火子都运到了两个灶孔里。
秋言往里丢了好几块木炭,然后进了卧室。
用兽皮在火炕上搭了个窝,花豹在窝窝里趴着,脑袋压住卷起的兽皮边缘,睡意蔓延。
夜深,人静,风雪缓缓。
睡到后半夜的时候,秋言被冻醒了,身下的火炕温度下降了不少,他在炕上打了个滚儿,叼起披风披到身上才变回人形,穿好衣裤之后,走出卧室往灶台里一看,里面的木炭已经烧得差不多了,只剩下零星几块木炭和火焰石在散发热量。
秋言往里添了些柴火,又放了几个木炭。
把卧室的火炕重新烧起来,秋言去看了眼旁边的灶台,里面的火果然也快灭了。
重新点燃火,人也冻清醒了。
秋言回到卧室,搓了搓有些冷的手,拧开保温杯喝了口水。
暖乎乎的热水下肚,顿时驱散了大半的寒冷,秋言喟叹出声,金眸都舒缓地弯了起来,视线没有焦点的发着呆,直到把一杯水都喝完。
身下的火炕暖和了起来。
秋言拿着空了的保温杯走出卧室,揭开灶上的锅盖看了眼,见水不是滚开的状态,就把保温杯放到了餐桌上。
火塘里重新燃烧起火焰,秋言盖着厚实的披风,看了会儿旺盛燃烧的火焰,摸摸肚子感觉有些饿。
他抬起头,视线在灶台的方向扫过。
思索片刻之后,秋言想起了家里的红薯粉,他翻了些出来用开水泡着,秋言煎了两个鸡蛋,添水煮开之后,放入泡好的红薯粉煮着,趁着这会儿,秋言拿了一罐子焯水沥干后冷冻保存的生菜,一罐子生菜是两个人一餐的量,秋言夹了一些放进锅里,剩下的盖好放回原位。
锅里的红薯粉条已经煮好了,秋言往里放了些食盐和辣椒粉,又添了一点点酱油。
端着煮好的红薯粉条坐在长沙发上,秋言先咬了口鸡蛋,煎鸡蛋边缘部分酥脆焦香,整体又像是云朵一样嫩滑,有点让人着迷。
秋言吃了半个鸡蛋,夹起一筷子红薯粉条。
红薯粉条散热慢,吃起来还有些烫。不过在这种寒冷的时候,能吃上一口热乎的,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秋言吃着面条,低头喝了一口热乎乎的汤,又吃了一片生菜。焯水后冷冻保存的蔬菜当然比不上新鲜的,但是秋言饿了,就显得生菜也分外脆甜。
吃完东西,也睡不着,收拾完家里,秋言检查了下土碱的干燥情况,见一时半会儿弄不了皮蛋,干脆开始琢磨熬酱的事情。
身形纤长的亚兽人穿着厚实的衣服,身上又披了件披风,整个人裹得严严实实地坐在火塘边,灵巧的手指将剥好的大蒜丢到一个树干桶里,地上堆积的蒜皮又变成厚厚的一堆,被他推到火塘里烧掉。
剥着蒜打发了会儿时间,秋言站起身,提起大蒜桶走到餐桌边,将骨刀和砧板拿过来。
家里的骨刀是长刀的款式。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是没得选,后来用习惯了也没想起来换,这会儿要拍蒜了,秋言才发觉出这种刀的坏处,他琢磨着等黎回来之后,下山去找阿傩说一说定制刀具的事情,现在就先将就着用吧。
秋言用刀切掉了大蒜底部的硬块,找了个宽度合适的木头,将前端削扁,一侧削出合适抓握的手把,抬手开始拍蒜。
拍好的大蒜跟蒜皮分开,秋言挑拣出大蒜,将蒜皮丢到火塘里烧着之后,秋言仔细把所有的大蒜都剁成末,然后切了些辣椒生姜和糖粉,准备好这些,秋言又拿了两罐子之前保存好的洋葱出来,同样切成碎。
将锅放到灶台上烧热,放入冷油稍微熬一小会儿,慢慢往里添加蒜蓉,小火炸到金黄。
蒜香味是很霸道的。
秋言闻着这股味道,各种蒜蓉酱能做的美食在脑海里飞快划过,等到炸了三分之二的蒜蓉之后,秋言将其捞出放到旁边晾凉,锅里的油倒出来简单清洗一下,将配料炒香,放入炸好的金蒜,一边熬煮搅拌一边加入调味料。
蒜蓉在炸的时候就吸收了不少油,这会儿熬煮的过程中,浓稠的带着油香的蒜蓉酱逐渐成型,秋言连锅端到餐桌上,把剩下的三分之一蒜蓉放进去,然后把炸蒜蓉用的油烧热之后,淋在了剩下的三分之一蒜蓉上。
蒜末原有的白,和炸过之后的金黄交织在一起,浓郁的香味让秋言恨不得煮完饭,就着这东西吃个两大碗。
真的是,做美食太容易让人眼馋了。
秋言用汤勺将锅里的金银蒜蓉搅拌均匀,去拿了些罐子出来,将蒜蓉酱放到罐子里。
山洞里的暖和是相较外界而言的,秋言拿几个罐子的时间里,蒜蓉酱表面那一层已经凉了,秋言将其分盛到几个罐子里,然后依次密封好收起。
现在家里的大蒜多,秋言又做了一锅蒜蓉酱之后,才放过这些东西,把剩下的那些大蒜重新放回种植间里。
到处都是浓郁扑鼻的蒜蓉香,秋言搅拌了几下酱缸,又去搅酒桶里的酒。
酒液看着很是浑浊。
对此秋言并不意外,古代称酒为浊酒,就能说明天然酿造的酒液会是个什么姿态了。
秋言闻着带有浓郁果香的酒液,重新盖好盖子,又去看种植盆里调味菜的生长情况。
韭菜在黑暗的环境中生长得还不错,但葱姜蒜和辣椒明显蔫了不少,要是放任不管的话,怕是会死掉。秋言看着心疼,开始琢磨弄点火光进来。
制作火把的材料,要么是机油要么是蜡,这两样东西秋言都没有,因而思来想去,居然只能在种植间里生火了。
他的视线扫过种植间里这些木制品,额头缓缓滴下一滴汗水,又不可能一直守在这里,直接在地面上挖个火坑,他迟早得把家烧了。
但是不做是不行的。
除了韭菜,其他的都需要光照。
秋言搬起架子往边上挪了挪,将火炕前面的空间空了出来,酱缸和酒桶倒是没有改变位置,这两者都需要热量进行发酵,放在火塘和火炕之间刚刚好。
将东西都搬开后,秋言先在火炕前面挖了一个长方形的火塘,寒季温度低,把石板撬开再挖土,是个挺费力气的活计,还好现在他最不担心的就是耗力的事情。
挖好火塘之后秋言进储藏山洞找了找。
他需要四个厚度足够的木头,挖空之后好在里面装水。家里的柴火都是劈好了的,但也有一部分,秋言看着材料不错,就留了下来,没有劈成烧火柴,这会儿正好用上。
比对着火塘的大小削出需要的木头,然后挖空中心固定在火塘旁边。秋言拿着树干桶和木锹走出了遮雨棚,深夜,外面还吹着风,皑皑白雪带来明亮的光线,秋言朝着手哈了一口热气,直接在屋檐下铲雪,将树干桶装满之后,就拎着进了山洞,把积雪放到火塘旁边的木槽里。
外面的温度太冷了,秋言就走了两三趟,手就冻僵了,他没办法,只能关上门不再出去,去外面的火塘里拿了两根燃烧着的柴火进来放在这,然后往里面添柴生火。
看看跳动的火焰,再看看被火焰映照的种植盆,秋言搓着手嘀咕:“聊胜于无吧。”
实在不行就不吃那些了,韭黄就足够香了,要是再想吃什么新鲜蔬菜,就用豆子发点豆芽,想想也很不错。
这么想着,秋言拍拍屁股走出了种植间。
反正里面那些调味能长好最好,长不好也没关系。生姜埋在土里,最多就是苗苗没了,底下的姜还是可以刨出来吃,大蒜和葱要是长不好,他就干脆挖出来,葱叶用来炸葱油,蒜叶炒菜吃,至于蒜头和葱头,家里的蒜不少,蒜头就埋里面等明年发芽,葱头的话,腌葱头酸辣脆爽,弄一顿尝尝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