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115)

作者:十一行 时间:2024-06-02 09:59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越时空 布衣生活 科举

  祝世维也跟着看过去,他只是想请陆寒松帮着做个序,怎么就惹得他惦记上这套书了?若不是自己没有那么多弟子背书,再加上为名下唯一弟子的书作序,未免有自卖自夸之嫌,他就自己出手了,哪里用得着再找他人。
  “你个贼老头,嘴里没个把门的,一派胡言!”陆寒松笑骂,“不过你确实说中了关键,这套书拿来为蒙童作学习参考,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接着他肃了神色,对着祝世维解释道:“祝兄,你也知我一直于府学任儒学教官,前年府城石子庄义学教官离世,义学中几十位大大小小学子便没了着落,其他义学也收不下那许多学生,没办法,府官只得将其并入了府学,自那以后,府学便另增设了蒙童馆。”
  “本也与我无甚关系,可我年岁日长,深觉再继续教授诸多生员,已渐渐体力不支,本想辞去教官之位,回家颐养天年,没想到提学官大人诸多挽留,我也存了些不舍之心。”
  说到这,陆寒松喝了口酒,才又继续说:“最后,两厢折中,提学官大人准我转去蒙童馆教导蒙童,恰在我要去任教前,你寄来了景行的这一套经注,我一看,立刻就觉得正适合给蒙童馆的童子们开蒙用,到时这套书印出来,可千万先让我买头一批的,蒙童馆里百十号人都等着用呢。”
  他那简陋的笔记居然还真有人看得上,谢景行心里激动,还是府学的教官,那不是只要是府学蒙童馆的童子都要看。说不定哪天真能和现世满书店的各种笔记一样,成为大炎朝蒙童们人手一本的必备书籍。
  比之带有玄学意味的“神童”名头,这个出参考书得来的名气好多了!
  想到到时蒙童们咬牙切齿地背记参考书的神情,谢景行不厚道地笑了。
  另有一人被他提醒,忙说:“你倒是下手快,那我也求一求祝先生,印出来后给我也留几本,我的弟子里有几个刚启蒙的,也用得着。”
  谢景行只听到祝世维高兴地说:“承蒙大家看得上,我到时给你们送上门去。”
  找陆寒松作序真是找对人了,他还在准备为谢景行扬名牵线搭桥呢,没想到这桥自己就搭好了,祝世维喜不自胜地想。


第081章
  明明该是众读书人写诗、吟诗的诗会,却成了卖书大会,关键这本书还只是一个十来岁少年郎作的复习笔记,这是谢景行未曾想到的。
  好一番热闹后,眼看着书都还没刊印出来,就已经卖了近两百本出去,不只谢景行高兴,祝世维更是心满意足。
  效果这么好,本还觉得有些不舍的竹扇,拿出来送人时,他也不心疼了。
  从袖中掏出那装着竹扇的长木盒,祝世维却没有直接拿给陆寒松,而是递向了谢景行,低声说:“还不快将这谢礼拿去送给陆先生,他可不只为你这套书做了序,居然还帮你吆喝上了,你该去多谢谢他。”
  或许陆寒松是为了他将要教的蒙童而做打算,但谢景行却是实实在在受了益,心怀感激,双手捧着木盒递到了陆寒松的桌案上,语气真诚地说:“多谢陆先生为小子这套随手偶作的书作序,这是我老师从天下商行主事的那里得来的华夏竹扇,宝扇赠德贤,还望先生莫嫌弃。”
  “华夏竹扇?”有注意这边的人也听见了谢景行的话,立即站起身走了过来,“真是那题了华夏诗的华夏竹扇?”
  这一声引得众人都看了过来,要说最近几月最让大炎朝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就是这横空出世的华夏竹扇。
  尤其是每把竹扇上题写的华夏诗人的诗,每首都奥妙绝伦,不似人间之物。
  后来传出这诗的来处,居然真不是此间世界之人所著,更是让大炎朝读书人趋之若鹜,无数爱诗之人心慕手追。
  可惜的是,数量太少了!不知有多少人捧着银子争相求购,却抢不回一把。
  等不及走过来的白面书生催促陆寒松,“陆先生,快打开看看,不知里面是哪位诗人的大作?”
  陆寒松心里也生出些渴盼,二话没说撂下手里不时啜饮一口的酒盏,伸手拿过木盒,一把掀开。
  玉竹扇骨,精致云纹,将之握在手里,触之温润。
  就算其他竹扇世家制出来的竹扇中也有极品,这里所有人家里几乎都有几把精品竹扇用作收藏,陆寒松家里更是有不少,也被其精美细腻的外观而惊艳。
  “不愧是天下商行出品的竹扇,如此才能配得上那般精妙绝伦的诗歌。”有人率先回过神来,嘴里连连称赞。
  “这可是祝先生送出的礼,没听刚刚谢家小友所说,还是从天下商行主事那里求来的,我看这把竹扇比我家仆从从商行铺子里抢购而来的要好上不少。”
  “我看也是,原来天下商行里还有这等极品中的极品,看来我回去后,得去找天下商行掌柜的问问,怎么不将这等好扇往外卖?”
  谢景行听到这话,心里默默地对林掌柜道了声歉,看来是又要多一个难缠之人去找他买扇了。
  L没管其他人的话语,极轻柔将竹扇缓慢地展开,露出几个字来,他一见这字,心里一跳,再顾不得其他,一下将扇面完全展开,“这居然是曲道成,曲大家所书,曾听闻曲大家和祝先生乃是莫逆之交,这定是祝先生请曲大家动的笔。”
  陆寒松语气激动,他极爱曲大家的书法,颤抖着手想抚上扇面上的字,又怕把它弄得脏污了,又收了回来,来回几次,才将手落在了扇骨上。
  这下本还端坐一旁的几个书生都忍不住凑了过来,“曲大家?年岁已过古稀,传闻再不为外人动笔,名满大炎朝的书法大家?”
  谢景行还是第一次听见这个名字,也跟着疑惑地看向祝世维。
  祝世维优游不迫地坐着,笑着看着众人,坦然自若地说:“曲道成确实与我乃是忘年之交,也确如外界传言,不再为外人动笔,这次能请动他在扇面上题诗,还是我舍了一块珍藏许久的月香墨,他才勉为其难同意的。”
  至于这墨本就是曲道成送予他的,就不必说出来了。
  不徐不疾地端起酒杯,示意一旁候着的侍从往里掺酒,祝世维说完话就不再理会那边人的惊叹之声。
  谢景行被不顾形象的众读书人挤离了人群中心,自己默默挪到了祝世维身旁坐好,看来今天大家是提不起心思写诗了,毕竟,他们被字所吸引,还没来得及关注到上面所写的那首诗。
  等他们一会儿读了那首诗,怕还又要再激动一阵,且让他先在这里坐会儿,等他们彻底冷静下来吧。
  果然,没过多久,那边就又传来啧啧称赏之声,“居然是陶潜的……”
  “若这把竹扇不是祝先生送给陆先生的,我只怕要不顾面子央求割爱于我了。”
  “看来不止常兄,到时我也要多跑几趟天下商行。”
  =
  好不容易等陆寒松挥手将围着的诸人撵开,又将主扇放回木盒中,珍之重之地将其放在袖口藏好,距离午时不过只剩不到一个时辰。
  见了那样好的扇、字、诗,众人哪还有心思作诗、斗诗,剩下时间大家草草写了几首诗,念了诗,诗会便散了。
  有的人匆匆辞别众人,行色匆匆地赶回中兴县,谢景行发现是那说要多去天下商行的人,不免为林掌柜鞠了一把同情泪。
  还有几人,许是名下都有蒙童在随他们读书,下山时一再拜托祝世维,到时将谢景行的书印出后,一定要通知他们一声,他们能早点派人买回去。
  祝世维答应得十分爽快,这本就是他所愿,不用他们多加催促,他自己也极为上心。
  陆寒松亲自将祝世维和谢景行三人送出门来,这时,除了谢景行一行三人,客人全已散尽。
  陆寒松今日十分开怀,为蒙童馆要到了得用的书,还收到了那么一份他无一处不喜爱的礼,连脸上的纹路都刻上了笑意。
  几人走至马车旁,陆寒松慈和地看着谢景行,说:“以你能作出这一套书的本事,此次县试定然是榜上有名,两月后的府试对你应也不算难,你乃祝先生的高徒,按理说,我是没资格对你的学业指手划脚的,可我却有一言,你且随便听听。”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