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35)

作者:十一行 时间:2024-06-02 09:59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越时空 布衣生活 科举

  官府收粮的价格稳定,无论什么时候去卖粮食,细粮都是七文一斤,粗粮看成色,价格不一,高粱、玉米之类地差点的四文,好的则能给五文,像豆子类的只给两文。
  粮行收粮会看时节,像这种差粮的时候,会比官府每样多给一文,收进后再抬高一、两文卖出去,秋收后,粮行收粮的价格和官府倒是相差不离。
  底下的百姓心里对官府或多或少都存着丝畏惧,几乎都是将家中收到的粮食卖给粮行的。
  马上就秋收了,要真花大价钱在粮行买这么多粮食回去,真跟冤大头差不多了。
  谢景行听了才知道,原来这镇上的细粮居然比肉价便宜不了多少,难怪村子里大多数人家日常都是吃粗粮,肉也不舍得割,像他家这种顿顿吃细粮的,怕是少见。
  吃一两顿粗粮,还能当是吃个稀罕,真要天天、顿顿吃,谢景行可受不了,原来在丰里村谢家时,谢景行粗粮是吃够了,有的时候实在吃不下,得亏谢定安会在房里存着些零嘴,不然,谢景行连现在的身高都不一定长得到。
  到周家村后,周广德看谢家除了谢定安,其他人不是病就是弱,他家条件又算好的,才能拿出那么多细粮分给谢家吃。
  谢定安考虑到谢景行爱吃细粮,宁哥儿需要养身体,刚把债还清了,干脆只买细粮,他虽然只是个农家汉子,供家里人吃细粮还是供得起的,没必要吝啬。
  谢定安听了劝,才一样只买了十斤,到时候出钱在村里买,能省些钱,还能顺便跟村里人打好关系。
  结账时,掌柜站在柜台后,明明是在收钱,却也没露过笑脸,谢景行不顾他的脸色,问:“这条街怎么这么热闹?”连他们在粮行里买粮的这么会儿功夫,门口一直都是人流交梭,穿流不息。
  听见问话,掌柜的看了过来,只见一个不及柜台高的孩子,仰着脸看着他。
  来者是客,掌柜不情不愿地说:“这条街新开了家天下商行,大家都是去那里的。”
  自从那天下商行开张后,他这粮行的生意可不只差了一点半点。
  虽然天下商行的粮价和他这里的一样,没压价卖,但那商行里除了粮食还有其他东西卖,东西花样繁多,有的甚至连他都从没见过,镇上的人不少都去那里看稀奇,看着看着,不就直接在天下商行里买了吗?
  可他也没办法,他这就只是宁和镇上的一间小小的粮行,总不能去跟遍布大炎朝的天下商行商量说:“你们不能卖粮食,只许卖其他的。”
  他可还想安生做点小生意呢,虽没听过那天下商行有什么欺凌其他小店铺的事情,可这话他光是想想,脸上都烧得慌。
  胳膊拧不过大腿,好在他粮铺的生意也还算过得去,要去了那天下商行,不免得花些其他的钱,总有那不舍得多花钱的人家来他这儿。
  看出面前掌柜心情不咋好,谢景行不用多想就清楚原因。
  这掌柜虽然苦着脸,但也没因着他是个孩子而忽略他,对他们这农家人也算是客客气气的,便状似无意地说:“这条街开了天下商行,到时候来这条街逛的人肯定会变多,祝掌柜的以后生意兴隆。”
  现代做生意的人都知道,摆摊就得去热闹的地方,只要东西不是特别差,生意总是好的。
  掌柜的一怔,这么简单的道理,小孩子都懂,他这一把年纪的,怎么钻牛角尖里去了?
  现在镇上的人正稀奇着,肯定都往天下商行去,到时候来的人越来越多,天下商行吃肉,他总能跟着喝口汤不是。
  想明白了道理,掌柜的不禁对着谢景行露出了个笑脸,“你这孩子说话倒是好听,那就承你吉言了。”之后才示意伙计把粮食递给了谢定安。
  几人出了粮铺,谢定安问谢景行:“你想去天下商行逛逛吗?”
  谢景行其实心里有点好奇,大炎朝最大的连锁商行里面是什么样?都卖些什么东西?从他来了这里,他到过的最繁华的地方就是这宁和镇,镇上也有卖东西的店家,但都是一些常见的东西,不然他上次在街边小贩摊上看见红糖,也不会那么激动。
  他也没机会去县城,以前倒是听谢定安说过,县城很大,也热闹,县城里卖的东西比宁和镇多了不知多少,以前谢景行在家里吃的那些好吃的零嘴,都是谢定安去县城做活后买回来的。
  宁和镇还是太偏远了些,好东西少。
  他抬头看了看太阳,时间已是不早了,“不去了,我们快回家吧,不然阿爹该等急了,等以后阿爹身体好了,我们一起去逛。”
  听他这么说,谢定安也没多言,去领回了牛车,出城门往周家村行去。


第029章
  谢景行几人倒是心情愉快地正往家里赶,他不知道的是,这时的周家村,有几个小子正提到了他。
  地里的活忙过了一个阶段,周家村不少人都得了些清闲,平时需要帮着家里人干活的半大小子们,也聚集在了一起。
  不知何时,话题便转到了新搬来的谢家人身上。
  这群半大小子都是十四五的模样,跟石天生的年岁差不多,石天生要独自一人撑起生活,他们却不一样,这群小子家里有父母兄弟帮衬,脸上或多或少都还带着稚气。
  “志平,你是搬来那谢家人的亲戚,你见过谢家那神童吗?”开口的人蹲在地上,嘴里叼着根毛草,脸上带着明显的好奇。
  “还没见过。”志平就是周忠良的儿子,虽然两家勉强也算是亲戚,但家里隔得远,他只在阿父的嘴里听说过,还没亲眼见过呢。
  “那谢景行真是神童吗?”
  小孩子好忽悠,村里的大人或多或少接触过天乾地坤,知道这世上就是有一些不能用常理来解释的事情,这群半大小子却一直对谢景行是神童的事将信将疑。
  这里一共十来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不出肯定的话。
  “不就是带着一帮孩子抓了些鱼吗?那是我们那个时候没空,不然那些鱼早被我们逮着了。”说话的仍然是刚才叼着毛草的那个小子,他叫严春杰,家里条件也不错,兄弟姊妹也多,算是这群小子中的领头人。
  严家和方家才是周家村的大姓,虽然同姓严,严春杰家却和其他严姓人家没太大亲戚关系。
  从祖上传到严春杰的父亲,严春杰家都是一脉单传,到他这儿却是不一样了。
  严春杰爷爷中年时走了次运,在县城做活时,帮了一个外地来的老爷,那老爷用马车运东西,没想道路颠簸,一时不慎,将一个木箱掉了下来,严爷爷在一边看到了,立即冲过去托了一下,不然那一箱子名贵瓷器全部都得砸在地上,毁个干净,那箱瓷器可牵扯着一桩大生意,为了报恩,那老爷就将自己随身带的一个玉佩送给了他。
  严家里也用不上那玉佩,就在县城当铺给当了,没想到居然当了二十几两银子,本来他家想给儿子娶媳妇都难,有了这二十几两银子就不一样了。
  严奶奶受够了家里没人帮衬的苦,在这十里八乡的到处打听,总算是选定了严春杰的娘当儿媳妇。
  严春杰阿娘娘家兄弟多,说明他家姑娘好生养,而且严奶奶还打听到严阿娘祖上曾出过一个天乾,说明他家是有福气的,就拿了五两银子做聘礼,将严阿娘娶了回来,剩下的全买了地。
  没想到严阿娘进门后,一气儿生了五个,喜地严奶奶连呼菩萨保佑。
  严春杰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都已成家,家里就他最小,不免多受宠些。
  “是啊。”旁边有家里没有分到鱼的人,听到他提起河里的鱼,心中又不免生出些羡慕,要是他们那时也能去抓鱼多好,肯定可以抓到,那家里就可以吃到鱼肉了。
  听见旁人纷纷附和,严春杰心中一动,站起身,“要不,我们今日也去抓鱼。”
  大家都有些意动,严春杰见状,直接说:“走,我们去河边。”
  聚在一起的十几个人,全部跟了上去,“听说就在那处浅滩里面抓的。”
  来的路上,就算原来心里有犹豫的人,此时看着水面,也开始变得兴致高昂,纷纷跳下了河开始抓鱼。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