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326)

作者:十一行 时间:2024-06-02 09:59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越时空 布衣生活 科举

  当然谢景行并没有直接出面,而是寻了黄娘子,有黄娘子安排,他只需要将文章交到黄娘子手里便可。也算是为会试的时务策作准备了,多练练,等会试时,也能更得心应手。
  转眼又过去数日,谢景行之前在书肆中得了两本书,看完觉得有些益处,他已记下,就让元宝将书送去了孟冠白家中。
  元宝回来时却不是空手而归,手里拿着一张贴子,“老爷,这是孟公子让我带回来交给老爷的。”
  藏蓝的封皮右上角印着一朵含苞待放的梅花,正中间有三个字,“举子会”。
  不用翻开就知道是邀请文人相聚的帖子,谢景行来到京城后,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将帖子递到了他手中,有些意外。
  只是他也不想想,他刚开始一直来往工部和会馆,早出晚归,之后又待在乾安街,若不是孟冠白几人上京,有孟冠白作中间人,就算有人想邀他去参加诗会、文会,也寻不到他人啊。
  将帖子翻开,雪白的宣纸上落着短短几句话,文绉绉的,总结起来便是:十一月二十五,将在京城外的梅山净心寺梅林举办一场举子会,目的便是与参加此次会试的众位才子一道赏梅、作诗,互相交流。
  最下面是落款,发起人是郎如是,这上面甚至连郎如是是谁,功名为何都未曾标注,看来这名为郎如是的读书人对自己的名气很有自信。
  不过谢景行确实对此人有些印象,但却不深,隐约只记得此人乃是大炎朝文风最盛,也是每次会试考取进士最多的徽江省的一名举子,郎如是在众徽江省举人中,也算是最出类拔萃的那个。
  “孟兄他们要去吗?”谢景行合上帖子,既然是托了孟冠白将帖子转交于他,想来也不会落下孟冠白几人的。
  元宝点头,“孟公子说了,他们都会去,到时与老爷在梅山相聚。”
  “那便去吧,一直在家中呆着也不是这么回事儿,而且别人盛情相邀,若是拒绝也太不给人面子了。”
  第二日,京城的天气不错,太阳早早就撒下了一片灼灼光辉,为那些在天寒地冻的清晨就离开了暖洋洋的被窝,直面凛凛寒气的人们送去了一丝丝暖意,虽然极其微弱,但聊胜于无,总比迎面吹满一股透骨寒风好上许多。
  参加会试举子之间的聚会并不需要带上礼物登门,空手就成。
  谢景行穿了一套黑色全无纹样的衣裳,外面还是那件藏青色斗篷,在这冬日里看着不够亮眼,只是他也不是去比美的,不觉得这副打扮有何不对。
  等他到外院时,元宝和常护卫已经站在马车旁等着了,谢景行带着元宝进了马车,车外常护卫赶着马出了门。
  说来惭愧,马车还是常护卫从外面赶回来的,一直待在家中,不常出门,谢景行根本没想起来出行要置办车马,若不是这次要去梅山参加文人聚会,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想起来。
  这辆马车也不知是常护卫买回来的,还是去长公主府随意赶回来的一辆。
  谢景行来时带的银子只有两百多两,已经花用了不少,剩下的要撑到殿试结束,还有四个月的时间,也不知道够不够?若是不够,倒也还可以用泰安帝赏赐的那百两黄金,可总有花尽的时候。
  谢景行此时会突然开始算钱,是因为经由马车,他才想起来,宅子是泰安帝赏的,马车是常护卫弄回来的,侍从是长公主府来的,他居然连侍从的月钱都不用管,之前问起时,方管家笑眯眯地就说:“月钱长公主府已经发放了,谢公子只管随意使唤他们。”
  他这还真是要将吃软饭贯彻到底了?
  不成,这些就算了,到时上门提亲的银子总得自己挣吧。
  他原来还是想得太简单了,看长公主府的情况,要迎屿哥儿进门,通州府家中的几千两银子还是太少,可不能太委屈屿哥儿了,该想个法子挣些聘礼银子。
  他还要科考,让他亲自做买卖肯定是不现实的,可若是他出方子,与人合作倒是可以,天下商行多好的资源,肥水还不流外人田,真是再合适不过的合作对象。
  至于方子,谢景行想起还在周家村时,那时刚搬去周家村,什么也没有,为了让家里有个营生,也是挖空了心思,那时就曾经想起过玻璃和炸药,只是他立即就按下了,这两个买卖,当时他一个寻常百姓,手里却握着这样的方子,犹如小儿持金过闹市,怕是命都保不住。
  此时却不一样,炸药都已经弄出来,也不在乎多加一个玻璃,看在屿哥儿的面子上,天下商行也不会坑自己吧?
  一路思绪如潮,时间一晃而过。
  梅山就在离京城不到十里的地方,不过从京城内城到梅山,赶着马车也还是花了半个多时辰。
  也不知今日是何好日子,往京城外的马车不少,甚至连方向都是同一个,谢景行猜测着应都是往梅山去的,那请贴上可是写着净心寺梅林,大炎朝人素爱礼神拜佛,梅山既有寺庙,还有冬日少见的逞娇呈美的梅景,人多也不足为奇。
  渐渐的,马车慢了下来,谢景行掀开车帘往外望去。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近前的四五辆马车,他们所乘的马车排在中间,后面还有几辆正慢慢靠近的,然后才是马车前方平坦的青石板路,一路蜿蜒着往上,直到被一片片梅树遮掩。
  梅山并不是很快高,若是放在通州府,怕是顶天了也只能叫个小山丘,可在京城,已算是最高的山。
  山脚下一片荒芜,草木都只剩光秃秃的残枝,可只需要稍稍抬眼,便是满天粉、白色,一朵朵盛开的梅花着实娇艳,就如同漫无边际灰暗中的一抹萤火,一扫冬日阴霾,还没走近,只是远远看着,心情便无端好上许多。
  梅树间有不少阡陌小道,上面已行走着有不少来此赏梅的人,只是那些梅树散乱长着,像是并没有精心照顾过的模样,显然不是静心寺中的梅林。
  净心寺还在更上面,等马车停下,谢景行带着元宝下车,才在一辆辆马车的尽头看见一道极宽敞的大门,顶上牌匾有三个大字,净心寺。
  门口有寺庙的僧人守着,要进去需要出示贴子,下面那些赏梅的人应是附近或京城的百姓,只是寻了一处地方随意逛逛,也算是冬日无趣时的一种消遣,并不是特意来净心寺的。
  谢景行带着元宝和常护卫走上寺门之前的平台,将帖子递给门前守着的其中一个看着不过十来岁的小僧侣。
  小僧侣接过帖子,展开在眼前看了看,然后抬起那张稚嫩的小脸,装着严肃道:“原来是郎公子的客人,郎公子他们现在已在寺中院子内,小僧这便带领客人前去。”
  然后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对着谢景行他们行了一个合十礼,才转身往前进了寺内。
  谢景行跟着他走进去,入目的是一块平地,在之后就是三十步余步的阶梯,同通州府学中的阶梯有些类似,只是两边没有校舍,唯有最顶上有一座三层楼的建筑。
  是一座堪比宫台楼阁宏伟的建筑,阶梯很缓,高度便也于平地落差不大,足以让站在下面的谢景行看清建筑门中大殿。
  正中央有有一尊金铸的佛像,佛像有着饱满的面容,慈悲的面相,微微上扬的嘴角以及低垂的眉眼,让人望见便感觉一股悲悯之意。
  小僧侣并没在此停步,也没有走上阶梯,而是往左边小径转了进去。
  谢景行几人紧随其后,等转过面前大殿,到这时,谢景行才觉出这净心寺梅林的不凡,佛堂之后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梅树,一团团或粉或白,或红或黄的梅花只有少少的仍然含苞待放,其他都已经完全张开了花蕊,一团一团地竞相盛开。
  若说方才路边的那些梅树是梅景,那此时出现在谢景行面前的,便是一片梅花花海了。
  谢景行是第一次见到这般多的梅花,颜色还多样,却不绝艳俗,只觉娇美,在那一颗颗的梅树间,坐落着一片片的建筑,几间围成一座院子,梅花开得太盛了,也不只知是梅树长在院子中间,还是院子点缀在梅林间隙。
  谢景行忍不住驻足,居高临下欣赏了片刻,才急走几步,跟上了小僧侣,行走在一片片花海间,又绕过几处院子,小僧侣总算才停下了步伐。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