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190)

作者:十一行 时间:2024-06-02 09:59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越时空 布衣生活 科举

  其他人不懂,谢景行却心中明了,他原以为他每日都踩着上课时间进入课室这件事,并未有人多加关注,没想到却全被陈夫子看在眼里。
  他人看他面色不动,也没有多问,下面格式一模一样,只是评语和文考名次不同。
  寇准规页上写着:逊志时敏、好学不厌却少年老成,宜多于同龄人相处,时而放松。
  萧南寻:燃萁之敏、好古敏求却深于城府,宜自我接纳,三二好友相伴。
  吕高轩:学行修明、不愧下学,但过于沉稳,缺乏少年心气,宜设立明确目标,朝气蓬勃之人在侧。
  他们入府学的时间相差不大,其中两次文考的排名也差不多,甚至连平时文章的评语也几乎无二。
  唯有孟冠白,他虽在谢景行之前来了府学,可也就早了几月,在整个丙十班中,算是来得较晚之人。
  比着谢景行几人薄薄一张纸,甚至还未写满的情况,孟冠白那张纸几乎已经写满。
  首行评语为:聪慧机智,不拘小节。第二行写着有,心智不坚,易口不择言,说话做事没里没外,前面这几行字墨色较浅,后面更深的字迹写着:还易洋洋自得,沾沾自喜,适宜行打击教育。
  显然后面的字是陈夫子后来补上去的。
  陈夫子记录下的对平日文章的评语,谢景行几人每一次文章评语都只有一个,孟冠白前面几次也如此,从某次评语为“中等”以后,每次评语都变成了两个,分写上下两排,上是“中下”,下面就写成“下”,第二行的评语都比第一行低了一档。
  两行评语,明明白白表示出陈夫子确实是在对孟冠白行打击教育。
  孟冠白将写有他档案的那页纸翻来覆去看了又看,脸上神情变幻莫测,最后定格在了感激,评语分为两种,结合上面写着的“宜行打击之教育”,霎时间,他什么都明了了。
  这世上除了家人之外,也只有陈夫子会如此仔细而谨慎地关注他的一言一行,还想方设法想将他变得更好。
  谢景行一行人皆是心神巨震,陈夫子只是他们初入府学时,丙十班的负责教官,待他们学业进步后,就会进入乙级班,再不用管他们。
  他们能相处的时间说不得仅有数月时间,陈夫子却这么重视他们,将他们每人进入府学以来所有成绩一一罗列,甚至对他们的性格也了若指掌,还根据他们的性格制定了教育方案,如此细致,不知需要耗费多大精力。
  几人未曾商量,几乎是同时朝着陈夫子躬身行了一礼,感激他对他们的良苦用心。
  陈夫子面上神色看似并无变化,可心里却有了一丝欣慰,他并不觉得为名下学子们制作一份档案有多难,他的初心只为使他们能获得更高的成绩,有更好的出路,更光明的未来。
  孟冠白感动地泪水涟涟,连声道:“我日后定不会辜负夫子的期待,静心向学。”
  其他几人也都心有触动,心中有了决断,日后定要勤学。
  心中最为震撼的莫过于寇准规,自上次他在水月亭听了谢景行读书初衷后,他一直在思考,他日日勤学所为何故?未来又该如何?
  他直直盯着陈夫子,或许他的未来已经有了方向,他不喜为官,可是读书数十载,除了自己喜爱,也可为他人所用,最好的莫过于教书育人。
  寇准规面上不动,微垂下眼,在无人可知之处,他已选好了自己的未来。
  陈夫子在孟冠白几人情绪平静后,对孟冠白道:“现下可已解惑?”
  孟冠白连连点头,想到自己今日的表现,脸上赧然,满腔感激之情在那双眼里呼之欲出。
  谢景行等人也放下了对孟冠白的担心,一时之间温柳亭中气氛温情。
  无人注意之时,山长也走了过来,对着孟冠白的档案看了看,忽然道:“我看子方对孟冠白的评语确实有误。”
  所有人猛地看过去,他笑着继续道:“应该再多加一行,写上“心思细腻、多愁善感”,易时时照顾其情绪。”
  孟冠白的脸立刻变得通红,明明有精细入微、心细如发等形容,怎么偏偏用了这八个字?
  谢景行猛然明白过来山长在此的用意,分明是看热闹不嫌事大,陈夫子的册子是山长让拿出来的,现在,又开始损孟冠白了。
  陈夫子沉了沉气,看了眼外面的天时,再不让孟冠白离开,他的脸都能将鸡蛋煮熟了,沉着脸道:“你们还不回课室,已快到下午上课时间,难道你们想迟到不成?”
  在陈夫子的怒目下,谢景行一行人只得匆匆行了一礼,向着课室走去。
  孟冠白一直挂着满脸傻笑,刚出游息区,他便嘿嘿笑道:“看来陈夫子还是重视我,没看我那页写得满满当当,除我之外,你们可都只有几行。”说到此处,他更是得意地笑出了声。
  谢景行忍不住顿了顿脚步,难道不是因为你最让人不省心吗?当然,他只是在心里想了想,并没有说出口。
  孟冠白好不容易恢复原状,要知道一向作为气氛组的人忽然一反常态沉默寡言,甚至闷闷不乐,那种感觉属实让人不好受,谢景行可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没人同孟冠白搭话,他却主动勾上了谢景行的肩膀,“谢兄,往日是我糊涂,日后你们在行辩论之法时,我能不能也参与进去?”
  他一双狗狗眼里满是期待地看着谢景行。
  他口中的辩论之法,是谢景行在同寇准规和孟冠白几人探讨学问时,有时会有意见相左的情况,在谢景行的建议之下,他们并不会如同往日一般,固执己见,闭门造车,而是互相进行辩论,直到其中一人的观点获得所有人认可为止。
  前一两次时,丘逸晨和吕高轩还放不开,觉得与人争论属实有失读书人体面,可谢景行和寇准规、萧南寻却全不在乎,三人间言之灼灼、引经据典,誓要辩出个一二来,渐渐的,丘逸晨和吕高轩也沉浸其中,甚至后来还说辨证之法可让他们将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进步甚大。
  以往孟冠白觉得麻烦,只在一边听着,只时不时在其他人辩驳精彩之处鼓掌叫好,不曾参与其中,看来这次他真是想要奋发努力了,居然愿意同他们一起辩论。
  谢景行点头,他本就多次相邀,是孟冠白自己不愿,现在孟冠白改了主意,他当然同意。
  孟冠白笑容更大,今日他的情绪起伏大,现在还恍似飘在云端,思绪飘浮间,他忽然惊叫一声,“遭了,只顾着月末文考成绩一事,居然忘了今日是天下商行发售期刊的时间,来时没有嘱咐家里侍从去买,现在可怎么办?”
  谢景行张了张口,正欲说些什么,他却又继续道:“对了,天下商行说了要往每间课室送来五本期刊,不知此时送过来没?”说着便急急下了阶梯,往课室快步走去。
  谢景行闭上嘴,同边上的几人对视一眼,皆是忍俊不禁,遥遥听见孟冠白招呼他们快点的声音,快步跟了上去。


第120章
  一日复一日,天外居士声名越发显赫,谢景行在府学的名声也不晃多让。
  他可以说是凭借一己之力让全府学所有学子改变了往日学习习惯,现在听课时,人手一支毛笔飞快地写,休息时,游息区、课室甚至大成殿下平台、阶梯尽是学子们辩论的声音,有人若对辩论问题感兴趣,也可以直接加入进去。
  论辩之气蔚然成风,府学近六百名学子在读书时总会遇到各种疑虑,自从有了论辩之风,就会将未解的所有问题专门记录在一本册子上,然后与三五好友寻一处地方、一个时间,用自己所学习到的内容来辩论疑问。
  最后,通过辩论解决问题,再将其记录在册子上。
  生生之间的相互辩论可以使诸生能脱然著悟,甚至山长在某日与府学教官相聚时,曾言道:“辩论之法所得远胜穷居杜门的苦思冥想。”(注)
  自此以后,府学全体师生都开始以辩论之法求解疑难,除了上课时间,日日都能在不同的地方见到不同的人三五成群进行辩论。
  谢景行是没有想到他的一个随意举动会造成如此大的效果的。
  现在不只是丙十班,只要是在府学就读的学子尽皆熟识他。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