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81)

作者:十一行 时间:2024-06-02 09:59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越时空 布衣生活 科举

  谢景君和谢若是去年近六月底出生,现在再过十几日就满七月了,俗话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其实很多孩子在五月时就能坐起身,也有少部分晚点是七月才能坐。
  可他们俩却一直没见着能坐起来的动静,谢景行私下里还担心,可能是早产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发育。
  现在两个孩子突然坐起身,还是两个孩子一起,在没有其他人辅助的情况下,谢景行满心欣喜,看这样子,两个孩子就算受了些早产的影响,到底还是跟上了普通孩子发育的步伐。
  谢景君往前伸的动作更大些,一直没将红薯吃到嘴里,他开始抱着小床的围栏啃。
  谢景行忙将红薯拿过来,点了点谢景君的小鼻子,“要是有照相机,我一定得给你拍下来,等你长大后再给你看,让你瞧瞧你小时候到底有多嘴馋。”
  用勺子先将红薯压成泥状,才轻轻刮了一些在勺子边,谢景行先喂给了谢景君。
  两个孩子的两颗小米牙只冒了个头,嘴巴一扁一扁的,很快将红薯咽下了肚,又张开嘴。
  谢景行一人喂了几勺,就停下了动作,待会儿两个孩子还会喝奶粉,他也不知道孩子吃辅食能吃多少,还是别喂太多。
  将剩下的红薯几口吃掉,谢景行冲两个孩子摊手,“没了。”
  谢景君和谢若睁着眼睛四处看看,没有再瞧见红薯,香味也渐渐闻不见了,便也没有在张嘴讨要。
  谢景君立刻又躺了下去,开始抓着自己的小脚玩。
  谢若却对着谢景行咧着嘴笑,直到被谢景君猛得抓住衣衫往下一拉,才躺回床上,两个孩子又开始玩着自己才知道乐趣的扯来扯去的小游戏。
  你扒拉我一下,我扒拉你一下,两人其乐融融,谢景行被用过就丢。
  农家闲散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正月十六,周宁给谢景行装了几块腊肉,作为礼物送给祝世维。
  年后见的第一面,谢景行要正式跟着祝世维读书,他家里没有啥好东西,送些腊肉就只是尽尽心,祝世维也不差东西。
  谢家汤圆摊子也准备在这日重新开业,刚好可以每日将谢景行送去镇上,再等着谢景行一起回来。
  车上除了谢定安和谢景行父子俩以外,秀姐儿是肯定在的,谢景行要去读书,屿哥儿要跟他一起随祝世维读书,不会再来收钱,摊子上就只剩谢定安和秀姐儿两人,肯定忙不过来。
  谢景君和谢若现在还离不开周宁,摊子上又必须加人,最后谢、周两家商量,让石天生随着去镇上帮忙,刚好石天生家没有地,开春后没有农活忙,正好合适。
  谢景行打扮地规规整整,手里再抱着书,再不如往日农家小子一般,俨然是一幅读书学子的模样。
  跟往常一样,卯时过半,谢定安赶着牛车到了镇上,先将谢景行送到了祝府门口,才转头去了往日摆摊的那条街。
  谢景行拎着几根腊肉,目送着谢定安几人消失在路口,才扣响祝府大门,被门房迎了进去。
  祝世维上了年纪,在冬日也起得早,此时早已经坐在大堂喝热茶。
  见谢景行进来,手里居然还拎着几条肉,祝世维忙示意旁边的侍从将腊肉接过,拿了下去,“我之前吃你家腊肉汤圆,就觉得味道甚好,只是糯米不好克化,不敢吃多,现在这几条腊肉倒是可以做些其他菜,今个中午就吃这个。”
  谢景行一只手里空了,又将另一手的书放在一旁矮桌上,双手合拱,对着祝世维长长一揖:“弟子拜见老师。”
  祝世维将他扶起身,“没必要如此多礼,为师不重这些繁文缛节,以后再不必如此,就像往常一般相处就是。”
  谢景行也不推据,尊敬装在心里也一样。
  笑谈完了,祝世维起身踱步到谢景行放书的矮桌,拿起上面的《性理字训》,问道:“一个年节过去,不知你这两本书记下了没?”
  谢景行应道:“已经是全部掌握于心了,老师尽管考校。”
  祝世维随意将书翻开,对着翻开的那页,“‘形而上者,无声无臭,是之谓道。’”
  这句出自《性理字训》第一章 “造化”,谢景行早已经烂熟于心,几乎是祝世维话音刚落,便接了上去,“形而下者,有方有体,是之谓器。”
  祝世维听着谢景行背书,看他背了一句就停下,说:“继续。”
  谢景行只能继续往下背:“自然之理,是之谓天;主宰万化,是之谓帝......”
  祝世维等着谢景行背了一长段,才翻过好几页,问:“修道明伦,以觉乎人,是之谓教。”
  谢景行被骤然打断,幸亏他后面又花了些功夫,游刃有余转到“学力”这章,道:“未知未能,必效诸人,是之谓学......”
  “纯粹无妄。”
  “天理之名,是之谓善......”
  “气动而健,能始万物。”
  “其数也奇,是之谓阳...”
  一句比一句急,顺序也被打乱,谢景行第三章 跳回第一章,应对自如。
  “‘若动若静,各止其所,是之谓定。’出自哪本书?”祝世维突然换了问题。
  谢景行答道:“出自《大学》”
  “何意?”祝世维猛地将书合上,紧盯着谢景行问。
  谢景行卡了一下,才回答,“动其所动,静其所静,动静有常,则动亦定,静亦定。”注
  古文有的很好理解,有的却是需要经过成体系的学习后,才能弄清释义,谢景行有学古文的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基本上能清楚《性理字训》和《小学》两本书上内容的含义。
  祝世维捋了捋胡子,满意地点头,“不错,我就不继续考校了,待会儿我给你这两本书的注解,你自己回去好生研读就成。”
  谢景行恭敬答应,这次却是没有作揖。
  外间的侍从见里面考校告了一个段落,走了进来,询问是否进膳。
  祝世维才觉出腹中饥饿,吩咐了侍从摆膳,又看向谢景行,“你跟着一起吃点吧。”
  谢景行是在家里吃过才来的,周宁早早起床给他做了一碗羊汤面,他吃完后身体暖热,过来一路也没觉出冷,现在腹中还是饱的,就拒绝了。
  祝世维也没勉强他,“以后早上都来这里吃,我一个孤寡老头独自吃饭甚是无趣,你就当是来陪我了。”
  “好。”
  “那你先坐会,等屿哥儿上门来,我们再继续学习。”祝世维往门外走去,“你们一起学,也算有个伴。”
  谢景行只得在大堂等着,顺便闭眼歇息。
  不过坐了两息时间,门外就传来了轻快地脚步声。
  脚步急,却不重,谢景行心中一动,睁开眼看过去。
  果然,是屿哥儿。
  屿哥儿也看见了他,嘴角忍不住地向上翘,“谢哥哥。”
  谢景行让他坐在了身边的椅子上,“这么高兴?”眼睛都亮闪闪的。
  “能和谢哥哥一起读书,当然高兴了。”屿哥儿穿着一双白毛包边的短靴,他本端正坐着,这时脚却悄悄来回踢了两下。
  谢景行没放过他这动作,眉眼上也染上笑意,有屿哥儿陪着,兴许读书生涯不会太枯燥。
  一刻钟后,祝世维带着谢景行和屿哥儿到了书房。
  谢景行刚跨进门里,书房里挂着的一副书法就撞进他眼里,上面的字体龙飞凤舞,看着很是潇洒,可吸引他注意力的不是书法有多好,而是上面写的内容。
  赫然是当初他默的李白的那首诗!
  瞧着谢景行直勾勾地盯着那边,屿哥儿也看过去,“那是祝爷爷去年专门去信找人写的,上面是谢哥哥送给我的那首诗。”
  拉着谢景行的手,屿哥儿两人走到书法跟前。
  祝世维笑得得意,“好诗得有好字来配,你写给屿哥儿的那副字我是不能想了,只能找了擅书的老友,舍了我一坛子上好的梨花白,才总算是得了这一副勉强配得上这首诗的墨宝。”
  他没说的是,大炎朝读书人都爱诗,他那老友也不例外,不止给他送回来了这一副墨宝,为了感谢祝世维让他读到了这首好诗,还倒送给祝世维一壶他珍藏许久的雾里花和几块好墨。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