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121)

作者:十一行 时间:2024-06-02 09:59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越时空 布衣生活 科举

  第二行则是用不知道什么制成的蓝色染料印出的释义。
  距离页边距约两厘米处画下一道黑色竖线,留出位置印出了谢景行的旁注,黑红交间,重点明确,看来是祝世维辛苦帮他排的版。
  谢景行又连翻了几页,确实和现代看的那些《学霸笔记》、《衡水笔记》差不多。
  他以后也是在大炎朝出过书的人了。
  虽然不是老本行,可这个时代也没有报纸让他投新闻稿之类的,但也是出版物,谢景行脸上情不自禁露出了明显的喜悦。


第086章
  祝世维等他高兴完之后才说:“行了,今日我也不多留你,你家里人肯定都等在你的好消息。”
  谢景行抱起桌上的一整套书,尊敬地说:“那我先回村,明日再来随老师一起念书。”
  摆摆手,祝世维示意他可以走了。
  谢景行往门口走去,快要跨出门槛时,忽然想起什么,回过头问:“老师,屿哥儿回来了吗?”
  祝世维眼里划过一丝担忧,又迅速隐去,“还早,还不知在你府试前能不能回来。不过你别担心,他无事,只是想多陪着他大哥一段时间,你还不知道他,等他回来后,定会第一时间去找你。”
  谢景行点点头,他总不能专门跑去府城一趟,亲眼目睹看看屿哥儿如何,这个小哥儿真是一点良心也没有,去了这么久,也不来一封信,万一宁和镇上有人担心他呢?
  谢景行抱着书去了汤圆摊上,准备同谢定安会合后,再一同回去。
  到了地方,客人先纷纷朝他道“恭喜”,石天生和秀姐儿也是笑容满面。
  看来大家都知道了。
  和客人寒暄一场后,在秀姐儿的催促之下,谢景行两人回了周家村。
  周家人早在谢家院子里等着,连许久不曾在谢景行面前露面的村长和几位族老也在。
  大家看他们轻松愉悦的样子,立即猜到他中了,纷纷喜笑颜开,只有周广德笑着问:“考了第几名?”
  书早被谢定安抱在了怀里,谢景行双手空空,站在大家面前,一开始得知的激动早已平复,他淡然自若地说:“第一名,案首。”
  院子里攸地一静,谢景行微笑看着众人。
  好一会,他们才反应过来,笑地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方村长拍着凳子的扶手,乐得合不拢嘴,好半响才说:“这么大的喜事,村里是不是该摆个流水席热闹热闹?”
  这话他现在说得可轻松,自从村里开始卖竹扇,大家伙的日子可是有史以来最好过的,最起码摆几天流水席的耗费是一点没放在心上。
  到时候,有钱的出钱,没太多钱的出力,不只为庆贺谢景行考过县试,还能感激他为村里作出的贡献。
  院子里诸人都一起看向谢景行,征询他的意思。
  谢景行沉吟片刻后,说:“暂时先不办了,只过了县试,还有府试没考呢,等到府试过了,得了童生之名后,再办也不迟,这时就办,未免显得我太张狂。”
  谢景行知道村里人都期盼他考中,可只是县试考过了,就如此大办一场,谁家也没有这样的,到时传出去,暗地里不知道多少人看笑话,觉得他们眼皮子浅。
  “行,行,都听景行的,你肯定比我们考虑得更周到。”方村长一点不觉得被谢景行拒绝,是驳了他的面子,笑眯眯地说。
  其他人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正常的,毕竟这可是谢景行,是挽救了他们整个村子的谢家神童!
  在天下商行的人来教他们制作竹扇之前,曾有护卫专程先过来,找了村里主事的人,对他们言明了利害。
  都说怀璧其罪,整个竹扇生意离不了谢景行,万一其他人眼红,不论是生意竞争不过他们的失败者,还是看不上谢景行又嫉妒谢景行的其他读书人,暗地里下黑手,谢景行出了啥事,到时他们周家村好不容易得来的一门手艺,就再也做不下去了。
  毕竟,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
  要避免谢景行被其他人伤害,干脆就从源头上杜绝,不让其他人知道谢景行的神童之名。
  周家村人是牢记在心,不论是因为感激谢景行,还是为了以后家里的来钱路子,所有人都自那以后,都闭口不谈谢景行是神童一事。
  不过,虽然现在他们不会在他外人面前说他的神童之名,可在周家村所有人眼里、心里,谢景行就是如假包换,上天赐予他们周家村的神童。
  大家当然都听谢景行的。
  只是现在不办,等两月后府试考过之后再办也一样。
  是的,不止陆寒松和祝世维,就是周家村的人对谢景行也极有信心,从来不担心他考试会落榜。
  流水席不让办,谢景行却没理由阻止村里人的道喜,一筐筐的菜、肉、鸡蛋被送到谢家院子里来,知道谢景行疼宠家里两个双胞胎,以严春杰为首的那一帮半大小子,漫山遍野地跑,到处寻摸,摘了好一大筐野果子送来。
  方安康和华子混迹其中,他们俩招架不住谢景行的劝说,站在后面,只让严春杰带着几个脸皮厚的人在前面,无论谢景行说什么,他们都不愿将东西带回去,最后无法,谢景行只能承了他们的好意。
  边上谢景君早趴着竹筐流口水了,谢若扒着谢景行的腿,也是双眼亮闪闪的,好多红果子,能吃好久好久。
  严春杰他们送来的野果子有易存放的,也有需要在几天之内吃完的,肯定不可能只让双胞胎两个人消耗,可就算谢家、周家人一起上,在果子还没吃完前,也到了谢景行出发去县衙报名的时候。
  上面体恤读书人赶路不易,府试的考场虽同前朝一样,设置在府城,府试时必须要去府城才能参加考试,可报名却只需要在县衙完成即可,只不过报名时的官员是从府城下派到县衙来的。
  府试同样需要五人联保,上次谢景行联保的五人中,有一人没通过县试,联保五人就缺了一人。
  恰好寇准规从书院退学,没有易夫子从中牵线,再没人跟他一起联保,正为难间,谢景行得知后,征得了祝世维和互保几人的同意,就让他加入进来,凑足了五人。
  先在宁和镇城门口接上寇准规,三人一同去往了县城,联保的其他三人本就住在县城,是祝世维某位好友名下的弟子,早就等在了县衙门口,等他们一到,五人便一同进去报上了名。
  同样的流程,谢景行驾轻就熟,五人很快出了县衙大门。
  出门后,五人本该就此分别,等府试唱保时,方会再聚到一处。
  可联保的另外三人,自他一到县衙门口,一见他就向他投来异样的眼光,这时更是频频看向他,欲言又止。
  谢景行心里疑惑,可毕竟早有过数面之缘,还是一同考试时联保的学生,不提其他,能被祝世维选出和他一起联保,人品上定然是没什么大毛病的。
  谢景行也跟他们打了几次交道,发现这几人确实是中正平和的读书人,能让他们作此表现,定然是有他什么不知道的事情,且这事情还与他有关。
  几人站定在县衙门口,谢景行面朝着另外三人,都是十几岁的少年郎,没必要在话语里打机锋,互相猜来猜去,谢景行笑看着他们,直接问:“黄兄、杨兄、丁兄,你们可是有事想要询问与我?”
  三个人是同一夫子手下,穿着同样制式的书生袍,里面是米白色的直裾袍,腰上用一条浅蓝色的布腰带系上,外搭一件与腰带同色系的敞襟外衫。
  其中年龄最大,身高最高的是一位名为黄向晚的学子,虚岁十六,剩下两个,一名为杨廷武,一名为丁子坤,虚岁同寇准规一样,都是十五。
  看来看去,这里几个人中,只有谢景行最小,虚岁十三,可他这两年长得快,身高同杨、丁两人差不多。
  三人面面相觑片刻,最后还是最大的黄向晚站出来,冲着谢景行拱了拱手,“看来谢兄是真的不知,前几日县城各个书肆都到了一套名为《四书五经注解》的书籍,那上面有府学陆寒松教官作的序,刚一运来,便被仰慕陆教官的学子抢购一空,这几天便慢慢传出来,作出这套书的人,是一位名为谢景行的十三岁学子,不知可否是谢兄所著?”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