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320)

作者:十一行 时间:2024-06-02 09:59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越时空 布衣生活 科举

  而且,谢景行嗅了嗅鼻尖的味道,这汤鲜味浓,只闻着味道就勾出了肚子里的馋虫。
  谢景行拿起勺子,舀起一个饺子,饺子不小,勺子都快盛不下。等放进嘴里,一咬开,浓厚的鲜味便回荡在口间,令人回味无穷。
  元宝早已是吃得头也不抬。
  与谢景行同一桌的还有两人,都坐在他们对面,其中一个身着绸缎的汉子看着谢景行满意的表情,笑道:“好吃吧?”
  谢景行将饺子咽下肚,很是满意地点头道:“味道极好。”
  另一个汉子也道:“可不是,这家摊子在这里摆了几十年了,之前那老两口年龄大了,就将摊子传给了儿子、儿媳,我们还担心味道会比不上老摊主夫妇呢,没想到倒是青出于蓝。”
  铁炉旁的汉子听见了,笑道:“那可不是,可不能丢了我爹娘的脸,要是不能让食客们满意,到时回去爹还不得拿棍子伺候我。”
  旁边食客们听了,都露出会心的笑意。
  有那熟悉这摆摊一家四口的食客插话道:“老摊主这拿棍子揍人的习惯,怕不是跟着安二公子学的?”
  谢景行手中的勺子一顿,抬起头看向说话之人,疑惑道:“安二公子?”不会是他想的那个人吧?
  坐在他对面的汉子见他满脸疑惑,瞬间兴致勃勃地道:“这位小兄弟有所不知,这摊子离着乾安街不远,饺子味道又好,不只是这内城的百姓,就是那些达官贵人们,有时也会来这里吃上一碗。”
  “其中最常来吃的便就是这安二公子了。”他一脸与有荣焉地凑近了谢景行,继续道:“就是长公主和英护侯家的那位安二公子,现在还在金匾城抗击西戎军呢。”
  这时摊主也道:“还是你了解我老爹,可不就是跟着安二公子学的吗?那时安二公子就舞着一根棍子将满京城的纨绔子弟打地不敢出门,好是威风。”本来他老爹揍他就是用一根小竹竿,可看着安二公子成天拿着那手腕粗的棍子,他老爹也莫名跟着学,害得他很是吃了不少苦头,可此时听起食客们提起安二公子,他反倒很是骄傲。
  刚才还在认真吃着饺子的食客们听见大家提起安二公子,也开始跟着讨论写安二公子过往的威风。
  谢景行在一旁听得兴味盎然,看来他这个未来二哥在京城百姓们心中的印象不错,他们提起来都是满脸敬佩和亲近。
  不过人多,话题变得也快,才刚说到安庭轩小时在京城的事迹呢?不知哪位就提起了现在金匾城的战事,也对安庭轩识破鲁平威和西戎人的计划而交口称赞。
  “不愧是长公主之子,同长公主一样将大炎朝百姓们都放在心上,为了保卫百姓而奋死拼搏。”
  “可不是,就连小公子一个小哥儿不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是啊,一个小哥哥居然有那般魄力,就这么去了战场的最前线,能做到我们汉子也不敢为之事,真是让人敬佩。”
  谢景行手中的勺子这下是彻底不动了,竖起耳朵听着周围食客的话。
  一开始提起屿哥儿的食客当即又道:“我说小公子巾帼不让须眉可不是指小公子前去金匾城一事,这事情早就传开了,而是敬佩小公子在金匾城作出的惊人之举。”
  这下可勾起了周围人的兴趣,连谢景行都将目光看得过去,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他对面的汉子更是连连催促道:“什么惊人之举?你快说说。”
  那人不紧不慢地道:“别急,就算我现在不说,你们过两日也会知道。”
  “是我家老爷昨日下衙后回来提起的,说是金匾城的军报和折子才送回了京城。”他脸上也浮起钦佩之色,“军报和折子跟往日送回的差不多,关键是那送回军报的驿使所传回的金匾城兵士与西戎军对战的战况,在那一战中,小公子的表现可是不得了。”
  接着他也不吊众人胃口,直接将从他家老爷那里听说的原模原样说了一遍。
  西戎二王子使计使得郑国公旧疾复发,小公子临危受命,以哥儿之身迎战西戎军,一箭破敌军,鼓舞士气,不畏生死坚守到底,最后保下了金匾城,也保卫了金匾城十数万百姓和士兵的安危。
  不只是饺子摊上原本的食客,甚至连周围的行人也被他所讲吸引过来,被他的话弄得一惊一乍,叹息声、惊奇声不绝于耳。
  谢景行却只觉得心脏紧缩,他挂念在心中的那个小哥儿,居然在他不知道的时候遭遇过此番困境。
  虽然困境已解,可他在这其中有没有受过伤?没有人在他身旁让他依靠,一个小哥儿顶着身后十数万人的性命,他会不会害怕?
  他的喉咙却像是被一双无形的双手紧紧掐住,发不出一点声音,可他的问题却有人帮着他问了出来,“那小公子可有受伤?”声音紧张,脸上布满担忧。
  “当然没有。”那人说得斩钉截铁,“你也不看看长公主府现在可是什么动静都没有,若是小公子受伤了,以长公主和英护侯对他的重视程度,京城哪可能还这般风平浪静。”
  他家老爷都得到消息了,那驿使更是早早被长公主和英护侯拉去询问过,说不定连泰安帝面前都走过一遭,若是屿哥儿受伤,这三个人怕不是得将全京城的大夫收罗在一处,再送去金匾城。
  众人一想也是,纷纷放下了心,剩下的便是数不清的夸赞和惊叹。
  谢景行总算也能得以喘息,元宝发现了他的异样,担忧地喊道:“老爷,你怎么样?”
  谢景行摆了摆手,“无碍。”声音却轻飘飘的,想着以徐护卫他们护送红衣大炮的急迫,现在该是已将大炮送去金匾城了,有红衣大炮相助,屿哥儿应再不会面临如此岌岌可危的时刻。
  再一次无比庆幸自己的记忆力,在这等关键时候能将红衣大炮造出来。
  谢景行仿佛虚脱一般,在饺子摊的小桌上坐了许久,在饺子已经凉透后,才食不知味地将整碗饺子吃了下去,这时饺子摊上的客人早已换成了另外一波,所谈之事也与金匾城和屿哥儿再无关系了。
  谢景行站起身就走,还是元宝连忙付了账,才追了上去。
  带着元宝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谢景行心中有些犹豫,要不要去长公主府询问金匾城和屿哥儿的情况?
  可只是转瞬间,谢景行又想到他与安淮闻和长公主之间不用言明的默契,若是屿哥儿出事,他们肯定不会隐瞒自己,一直到现在,自己还没得到来自长公主府的消息,想来却如方才那人所说,金匾城和屿哥儿都安然无恙,想到此,慌乱的心才稍显平复。
  心稍微放下后,他的心中才缓缓升起与有荣焉之感,他的屿哥儿,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居然那般勇敢!
  =
  今日卯时前一刻,长公主府。
  安淮闻已是穿戴好官服准备出门了,长公主府离着皇宫近,不需要像其他大臣那般在寅时初就赶着出门,早早到达皇宫前等候,只为准时参加朝会。
  顾绍嘉也已经随他一起起身,帮着侍从将他的官服整理好,送着他出门,两人神色都有些严肃。
  驿使确实被他们传唤过来询问过,金匾城的情形他们也知之甚祥,可与百姓们所想不同,他们虽然同驿使再三确认过金匾城和屿哥儿现在都安然无恙,可是他们却并没有完全放下心。
  他们都知,经过一场大战,金匾城此时必然是危若累卵,不提西戎军什么时候会再度兴起战火,就只看屿哥儿呈上来的折子里提到的金匾城现在军备、粮食等等什么都缺的情形,也不知能坚持多久?
  他们都不认为只凭天下商行商队送过去的东西就能撑住金匾城一城的百姓和士兵吃穿用度,今日大朝会是一场硬仗,他们想要让户部同意再送一批粮草和军备去金匾城,可何怀仁绝不会让他们轻易达成目的。
  事情到底如何?他们都预测不到结果。


第171章
  安淮闻出门时,顾绍嘉拉住他,再一次嘱咐道:“当务之急是保证户部能将制造红衣大炮的银钱划给工部,敌众我寡,只有大炮够多,才能保下金匾城更多将士和百姓,至于发往金匾城的粮草和军备,先尽力争取,若是何怀仁执意阻拦,有商队送去的东西,应该也勉强能支撑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再想办法。”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