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211)

作者:十一行 时间:2024-06-02 09:59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越时空 布衣生活 科举

  长公主身为皇室,他们暂时下不了手,不过安淮闻虽说是英护侯,可只此一脉,虽与长公主孕有三子,加起来也不过四人,其中一人还是哥儿。
  只要除去顶立门户的安淮闻和安庭远,剩下两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和一位妇人,又何足为惧?
  更莫说安淮闻现已是工部尚书,工部在六部中虽不起眼,可大炎朝全国上下的水利、矿采甚至是用兵时所用的兵器、火器却尽握于工部之手。
  以往看着不起眼,可待想要行事时,才发现离了工部,许多事都难上加难。
  这是想将英护侯支出京城?
  安淮闻还没回话,他身后的一位大臣马上说道:“世人都知英护侯自小习文,以科举入仕,早已不胜武事,去同西戎人交战一事何其重要,怎可让文官前去插手?”
  另一位官员接上,“正是如此。”
  ……
  在玉熙宫中为谁人前去同西戎人交战一事吵得不可开交时,晟王正穿过又一处回廊,进了一处甚是华贵秀丽的院子。
  有宫女立即笑着迎了上来,“晟王殿下来了?”
  晟王淡淡颔首,“母后在吗?”
  宫女道:“正在里间等候晟王殿下呢。”
  晟王脚下未停,大步匆匆走进房内。
  他此时并未在皇宫内,而是在前几年才刚修建好的行宫中。
  行宫里雕梁玉柱,奇花异草遍布,另有假山异石矗立其间,更有奇珍异禽在行宫中悠闲游走,端的是人间极富贵之所。
  行宫乃是太后亲自命名的,“孝善宫”,从此名字也可看出,这座行宫表示了晟王对太后的孝道以及对天下百姓的和善之意。
  在太后和晟王一系的声望如日中天时,不过是一处行宫和一座庙宇,他们想建也便建了,耗费的钱财完全不被他们看在眼里,至于安平省几地的百姓,他们更不放在心上。
  可没想到,正是因为此事,反倒使得他们的声势渐弱,在民间,他们与长公主的名望高低之分逐渐反转。
  为天下百姓祈福之事本只是场面话,到了此时,太后也不得不将此放在心上,不然,晟王的声名更会遭到严重打击。
  太后每月都会前来孝善宫,并去庙宇参拜,实实在在将为百姓祈福一事落实。
  此次亦是如此,前几日太后就来了孝善宫,不过去庙宇参拜只是走个过场,多是待在孝善宫内游玩。
  晟王脚步急切地进了屋内。
  太后斜躺在贵妃榻上,肤白如瓷,明眸善睐,看着不过二十来岁的样子,与进来的晟王看着说是母子,反而更似姐弟。
  后面站着两名清秀的宫女摇着扇,清风徐来,很是舒坦。
  又有一位宫女半跪在卧榻边,将紫红色的葡萄剥掉皮,喂至太后嘴边。
  慢条斯理将唇边的葡萄肉吃掉,太后挥挥手,卧榻旁半跪着的宫女很是柔顺地退下。
  晟王急步过去坐在太后身旁,脸上急切中带着喜意,“母后,儿子听闻今日已有消息传入朝了。”
  太后眼中精光一闪,和她温柔美丽的面相有些违和,却并没破坏她的如玉面貌。
  拍了拍手边晟王的手,太后不紧不慢地说:“莫急,此事我与你外家已筹谋几年,虽到紧要关头,你可别先沉不住气。”
  晟王定了定神,可还是急切问道:“真能将安家的人支出去吗?”
  太后看了一眼将晟王引进来的大宫女,碧莲是被太后从何家带进宫的,自小一起长大,深得她的意,不过一个没有情绪的眼神,就已经知道她的意思。
  对太后身后两位宫女招招手,全部退了出去,这间房里只剩下了太后和晟王。
  挥退了周围的宫人,碧莲独自一人守在门前。
  若是前几年,太后不许,这里绝不会有人敢将他们的谈话透露到外面去,可这两年她对身边宫人把控不及原来那般严密,说不得就有安家和长公主送来的人。
  太后坐起身,安抚道:“此次行事主要目的是想夺得一部分兵权,只要能将昭勇将军送过去就已达成目的,安家能不能去人不过是锦上添花。”
  听见太后说出昭勇将军,晟王眼里闪过一丝恼怒,太后见着,柳眉一挑,“怎么?看不惯他?”
  晟王扯扯嘴角,谁能看得惯自己娘亲的姘头,嘴里却道:“昭勇将军有勇无谋,能把控得住牧家军吗?”
  “虽说有勇无谋,可胜在听话。”太后将腿放下贵妃榻,娉婷袅娜行至一旁。
  那里放着一个全透明琉璃制的鱼缸,里面游着有几尾蓝鳍海鱼。
  她脸色淡淡,昭勇将军是她入宫前的情人,不过在她入宫后,两人之间关系就淡了。
  可在先帝去世后,太后一人待在深宫,寂寞无聊,又动了心思,将其招进了宫逗弄。
  若说太后真对昭勇将军有几分情分,倒也说不上,可昭勇将军却将太后这位先帝的嫔妃,当今太后,放在了心尖尖。
  晟王脸色虽然不好,不过并没反驳太后的话,就是何家在朝堂一手遮天时,对兵权也插不上手。
  现在大炎朝手握重兵的全是先帝时留下的亲信,被先帝一手调教出来,谨遵先帝遗命,可为保家卫国奋死,却同牧敬献一样,从不参与党争。
  五军都督都是认死理的人,也不知先帝是从何处挑选出来的?油盐不进!
  不过他们虽不受何家招揽,可也并不偏向长公主,因此之前何家根本未将兵权放在心上。
  毕竟,整个前堂后宫几乎都是何家的人,他们要行事,也不一定需要起兵。
  当然,朝堂还有孔起元等人,可孔起元除了是泰安帝的老师,也是晟王老师。
  若是泰安帝真到了天怒人怨的境地,孔起元也不一定会偏向泰安帝,为了不辜负先帝期待,延续大炎朝,说不定还会主动帮着晟王登位。
  温水煮青蛙十几年,泰安帝懦弱无用,眼看着晟王声势越来越强,泰安帝在民间的声名愈发不堪,不需要兵权,他们就能兵不血刃将泰安帝赶下位。
  谁曾想长公主这平时不言不语、温温吞吞的,却突然异军突起,将他们逼至如此境地。
  尤其是原来拥护在何家和晟王身后的那批读书人,被一个不知从何来的天外居士所迷惑,居然逐渐偏向了长公主和泰安帝,居然还有人说这是有感于泰安帝对文人的推崇,华夏仙界才会将天外居士送来大炎朝,才能将华夏许多诗篇流传于大炎朝。
  想到此,太后挑唇冷笑,若是真有感于泰安帝对文人推崇,那可不得更感谢她,她可是用尽心机才将泰安帝抚养成现在这样模样,爱文如命、爱诗如命,除了诗文其他政事全部不理。
  严重时,甚至是一说到政事就头疼,让孔起元越来越失望。
  太后视线轻飘飘掠过边上的博古架,上面有一个不起眼的木盒,里面放着一排瓷瓶,足有二十个,瓷瓶里面放着一种药物,名为听风散。
  乃是何怀仁找高人配置而成,并无其他用处,只是让人头痛罢了。
  而泰安帝自小由太后抚养长大,她不需要多做其他,只需在其他人将政事说与泰安帝听时,让人将听风散下在茶水中,久了后,泰安帝只要一听见政事就开始头疼。
  这样的盒子她已用了十数个,只在这几年泰安帝周围的宫人由长公主更换后,才再没有下手的机会。
  不过就算如此,泰安帝服用听风散的时间已超十年,药性早已深入骨髓,就算现在不用也没关系。
  “就算听话,若是不能收服牧家军也无用。”晟王可拦不住太后与昭勇将军相会,只能视若不见,心里纵有不满也只能藏着,他要成事还需太后和何家助力。
  用食指和拇指捏起一点鱼食撒进鱼缸中,那几尾小鱼甩着尾巴,争先恐后游了过来,将鱼食一抢而尽,随后又懒懒散散游向各处,等太后又撒进去一些鱼食,又游了过来。
  “不用担心,你外祖父早已做好了准备,等他去了,西戎人会继续攻击金匾城,再与昭勇将军配合,将此次攻城的西戎二皇子项上人头奉上,这样既能为牧将军报仇,西戎大皇子又能除去一劲敌,还白得一个守边城,如此划算的交易,那西戎大皇子可是早就迫不及待了。”太后唇上的笑意意味深长,不过是舍些蝇头小利罢了,若是能成事,区区一个守边城,给了也就给了吧。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