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156)

作者:十一行 时间:2024-06-02 09:59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越时空 布衣生活 科举

  想到此,陈夫子心中哀叹一声,希望新任知府大人到任后能有所改善。
  不过陈夫子此时心中最为期盼的,还是在谢景行的引导下,学风改善的丙十班下月末考核的成绩。
  为什么不是本月月底?谢景行不过才来了两天,笔记之法使用日短,最快也要到下月末才会有所成效。
  若是效果好,陈夫子准备向山长提议,将记笔记之法推广到整个府学。
  说不定下次乡试,通州府也能多取几位举人。
  谢景行已经离开夫子的休息室,他可不知道陈夫子对他的笔记之法抱有如此大的期许,甚至都已经联想到乡试上头。
  他到了府学山门旁的小院,找到今日府学的值守教官。
  巧合的是,今日值守教官正是上次他来府学报名时遇到的那位贺教官。
  贺教官听见他的动静,抬头看向他,问道:“谢景行,来此有何事?”
  没记错的话,这位谢同学已经入学有三日,怎么还会来值守室?
  值守室一般只负责接收府学新学子,以及送别已毕业学子。
  谢景行微笑走近,恭谨地说:“夫子,学生要为家中哥儿弟弟报名入学考试,劳烦夫子通禀女校书。”
  贺教官将手上的书籍放下,“你在此等候片刻,我进去问询苏曼香夫子。”
  谢景行便站在值守室等候。
  不多时,值守教官便带了一名同样身穿府学教官制式长衫的女校书过来。
  女校书约莫四十来岁,面容温婉,未语先笑,“不知同学家中哥儿何许年纪?”
  谢景行答道:“年近十四。”
  说出“十四”这个数字时,谢景行心里没忍住又回想起了大炎朝的计岁方式。
  出生便是一岁,而且平日还要算虚岁。
  谢景行平时估算别人年纪时,仍然按照他在现代的习惯,以实岁估算。
  不过在其他人看来,他已经快满十四,双胞胎也是快到三岁。
  女校书又问:“以往家中可曾有先生教习。”
  谢景行道:“有,已经学过四书五经。”
  女校书脸上笑意变得真切,说:“那便明日辰时初过来考试,若是通过,明日即可入学。”
  谢景行听到明确的答复,脸上也不禁带上笑容,顺利的话,明日屿哥儿就能进入府学就读。
  他该高兴了。
  谢景行对着贺教官和女校书行了一礼,回了课室。


第106章
  谢景行回到课室时,其他人都在安静复习,研读今日所学,只有孟冠白静不下心,手里虽拿着一本书翻看,却仍不时东张西望。
  他一进院子,孟冠白首先便发现了他,立即放下书,大声道:“谢兄回来了。”
  谢景行回去位置坐好,孟冠白问道:“你去找陈夫子做什么?”
  一提到陈夫子,孟冠白就想起陈夫子严厉看着他,督促他用功读书的模样。
  用力地甩了甩头,将画面甩出脑海,孟冠白凑到谢景行面前,面上好奇又敬佩,除了在课室,他恨不得再也见不到陈夫子,谢景行居然还会单独去找他。
  谢景行见其他几人也跟着看过来,无奈地说:“无甚大事,就是家中有一哥儿要来府学念书,我就去问询了考试时间的问题。”
  寇准规当即了然问道:“是屿哥儿?”
  谢景行点头。
  其他人都是好奇,丘逸晨最年少,最沉不住气,首先问道:“屿哥儿是谁?”
  寇准规没有回答,而是征询似地看向谢景行。
  孟冠白却举手回答说:“我知道,是谢兄家中的哥儿弟弟。”
  丘逸晨羡慕道:“这么说来,谢兄家中有四个兄弟了,两个汉子,两个哥儿。”
  他是家中独子,没有兄弟姊妹,就是叔伯家的同辈人也少,他家又早已分家,同叔伯家都不在一处,平时看旁人家兄弟姊妹一同嬉闹时,他就恨不得自己阿娘再给他生个弟弟或妹妹,小时常常念叨,被他阿娘阿爹笑骂了好久,等他长大后,才歇了心思。
  谢景行摇头,说:“只有三兄弟,只有昨日你们看到的双胞胎才是我一母同胞。”
  他顿了一下,不知该怎么说,片刻后才道:“这个哥儿弟弟是我同老师念书时,一起读书的师弟。”
  他的停顿可以有多种解读,可配上他脸上的温柔神情,孟冠白脸上立即带上玩味的笑容。
  和吕高轩对视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
  丘逸晨倒是没有发觉,他年纪也不大,心思都放在读书上,连孟、吕两人的眼神交流都没看懂。
  孟冠白将手搭在谢景行肩上,正想再说些什么,不巧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教官已经进了课室。
  孟冠白只能收回自己的好奇心,回了位置认真听课。
  一节课完,今日下午的课业不多,众人学得轻松,散学时,几人的精神都挺足。
  谢景行和寇准规并肩,跟在孟冠白几人身后走出课室,孟冠白已将刚才的好奇完全忘了。
  正兴致盎然地回头看着谢景行,说:“相逢即是缘,我们同在丙十班,做了同窗,又幸而坐在同一排,不如下次休沐我们结伴出去踏青,如何?”
  他选择性地遗忘了课室本就只剩那几个位置了,不坐一排,谢景行几人能坐去哪里?
  丘逸晨和吕高轩犹豫片刻后,都答应了,到时他们去同族叔说一声就是。
  谢景行不顾孟冠白的期待,断然拒绝道:“你们去吧,我怕是不能同去。”
  孟冠白连忙拉住他,问:“为何不行?”
  不等谢景行回答,就又连珠带炮地说:“好不容易休沐一天,你不会还想着在家中温习读书吧?劳逸结合方为读书之道,天天读书,你也不怕将脑子读傻了。”
  他也知道该劳逸结合,他看孟冠白只想“逸”,不想“劳”。
  不过,他还是解释道:“休沐那日我家店铺开张,我须在家中帮忙。”
  寇准规是知道他家在宁河镇有一处汤圆摊的,此时就问:“仍是汤圆铺子吗?”
  谢景行点头应是,他们家除了卖汤圆,也没有其他买卖能做。
  虽然谢定安会做竹扇,手艺还不错,可是他家本就能从天下商行分得竹扇利益,谢定安根本没必要同其他做竹扇的村人抢生意,自然还是卖汤圆为好。
  再说,卖汤圆其实并不太累,每日准备好材料,卖完就关门,不需要多费心,又是谢家做顺手的,若是改做其他的,万一更累呢?
  孟冠白几个人听着他们的谈话,也弄明白谢景行家里是准备开一个汤圆铺子。
  孟冠白当即拍了一下谢景行的肩膀,“谢兄,你可真不够意思,家里要开铺子,竟然不同我们说一声,我们去给你捧场啊。”
  谢景行无奈受了他一掌,摇头,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我家铺子不大,卖的东西也简单,你们没必要过去。”
  孟冠白却不听他的,又回身过去拦住前面的丘逸晨和吕高轩,说:“我们休沐那日就去谢家玩如何?”
  两人都点头,不顾谢景行的反对,三人当即商量好了休沐那日的去处。
  谢景行无可奈何地同寇准规、萧南寻二人对视一眼,三人皆是失笑。
  不过,谢景行面上却带着笑容,这便是祝世维想他来府学读书的原因吧。
  科举路上能得三五好友,日子可比他独自一人上学有趣多了,也热闹多了,有旁边孟冠白咋咋呼呼的声音作伴,谢景行几人无论如何也不会觉得无聊,这也是孟冠白少有的好处之一了。
  孟冠白坐上了回府的马车,萧南寻家里也有侍从来接,走读的三人在府学门口分别。
  谢景行到家时,天色还早。
  谢家院门大开,谢景行狐疑地走进去,今日怎么没关门?
  外院里,屿哥儿正从堂屋桌上的木盒里拿出糕点喂双胞胎。
  周宁刚好从内院出来,谢景行看着桌上的点心和明显是买给双胞胎的吃食和玩具,问:“哪里来的?”
  周宁和谢定安几乎不会往家里买这些东西,双胞胎的玩具都是自家做的,吃食则是由谢景行买给他们。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