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263)

作者:十一行 时间:2024-06-02 09:59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越时空 布衣生活 科举

  他抓着还不算,还想要移动手往上抓住谢景行的肩膀,看他这般激动,谢景行生怕他像咆哮教主马某一样抓住他肩膀死命摇晃,忍不住将视线投向了跟着孟冠白进来的管家。
  管家急忙将孟冠白拉住,劝道:“二少爷,你在贡院待了三日,定是累了,不若先去换了衣服,用了饭食再过来。”
  孟冠白却不听他的,可谢景行已经趁势起身,还往后退了两退。
  他比孟冠白高了半个头,孟冠白不好再过来抓他,只能在谢景行的房间里来回乱走,“谢兄,你真是神了!你怎么猜得这般准?不仅猜到了题目,还是最重要的第一道题。”说到此处,他高声大笑:“此次肯定稳了。”
  他那篇文章可是请教过谢景行和其他几位友人的,有他们的指导,文章是一点差处也找不出来。
  越想越高兴,“哈哈哈,我就要成举人老爷了,二十出头的举人老爷,怕是晚上做梦祖宗都得来夸夸我。”
  他在号舍中刚一看到那道题时,就恨不得仰天长啸,可他整个人都在官差的监视之下,只得强耐喜意,憋了三天,现在回到家,都是他的地盘,他哪里还忍得住。
  此时房间里三个人,在孟冠白说出此话之前,谢景行和管家都算冷静,可听到孟冠白此言,连管家都忍不住面露诧异,问了又问:“当真?”
  怕孟冠白说不明白,又连忙看向谢景行,“谢公子,二少爷此话是真的吗?”
  谢景行眼看着管家也被带偏了情绪,无奈点头。
  然后眼睁睁看着管家变得喜不自胜,谢景行都未反应过来,管家就已经冲到他面前拜了两拜,管家与他外公年岁相差不大,他该不会折寿吧?
  他还未想明白,又见管家冲出房门,双手合十对着朗朗晴空,嘴里忍不住念叨:“菩萨保佑,满天神佛保佑。”
  直到寇准规和萧南寻结伴归来,管家和孟冠白才总算是冷静了下来,谢景行这时才在一边劝道:“先莫这般激动,接下来还有两场呢。”
  只看如此情形,寇准规和萧南寻就知发生了什么,毕竟他们此时心中的喜悦也是无以言表,只是性情比孟冠白内敛些,还能忍得住。
  眼看着一个个都回来了,管家又得知了好消息,脸笑成了一朵菊花,连声招呼着院外的侍从去打水让几位公子收拾。
  可他还是听进去了谢景行的话,亲自跑去了厨房,盯着厨房里的人做了清淡的饭食送过来。
  二少爷都说题答得好,那他更是得做好准备,千万不能让几位公子因为身体之故毁了后面两场考试。
  丘逸晨和吕高轩回来又是一番热闹,不过累了三天,还是早早去睡了。
  在他们入睡之时,贡院之中内、外帘官办公之处仍然灯火通明。
  八位誉录官坐在明亮的烛火之下,将弥封好的试卷拆开,没有问题的用朱笔誉录,上面有污渍的试卷则用蓝笔誉录,盖上印后,连同学子的墨卷送对读官处。
  对读官将朱、蓝卷与墨卷一一校对,以防在誉写中有错误疏漏之处,核对无误后,才会将所有试卷送至外收掌官处。
  外收掌作抽检,没有发现问题则会将墨卷留下,朱卷分批次穿过分隔内外帘的文衡门,送至内帘。
  内帘的内收掌将送进来的试卷按照同考官人数分成多份,并不是自己随意送去考官处,而是由主考官抽签,抽到哪位同考官,再根据抽签结果将试卷送至对应的同考官那里评阅。
  谢景行是第一个交卷的,也作为头个十人组试卷的一份子被送入了文衡门内。
  此时批卷官们精力正盛,读文章仔细,甚至连之后几篇本要一晃而过的七篇文章也从头看到尾。
  试卷顺序是打乱了的,谢景行的答卷已经不知排去了哪里。
  乡试的学子们因为放心不下,一般都是会等到时间将结束时才会交卷,所以头一批来的试卷并不多,考官们甚至还有心思互相说笑。
  这边这位同考官摇头:“此篇差强人意啊!”
  那边一位批卷官则是赞道:“此篇大用外腓,得其环中,可取。”
  一时之间,房间里充斥着“不堪入目”,“鼯鼠之丑”,“超以象外”,“月明华屋”等截然相反的评语。
  不过也不意外,首批交卷的人要不就是对自身才学极为自信,要不就是来滥竽充数,并不把此次乡试结果放在心上之人,试卷文章自然也两极分化。
  唯有坐在最前面的一位面有花白长须的阅卷官久久不言,可他脸上却带着极为满意的笑容,趁现在还有空,他甚至将其后几篇文章也一字一句细细看了,最后他在笔下的试卷以朱笔写上了如下评语:“观其落笔命意,不屑纤尘,春山秀濯,晴霞郁蒸,似此文境(注)。”
  他还特意将之放在了最上头。
  被阅卷官挑出的试卷很快送进了主考官手里,最上面的试卷被舒方海拿在手上,他的神态很是不以为然,只是偏远的安平省的乡试,依照往年惯例,是出不了什么精彩绝艳之文章的,可想法才落,他就被手中文章吸引了心神。
  旁边包忆安已经看完两套试卷,见舒方海还看着头一张试卷,疑惑喊道:“舒兄?”
  舒方海才醒过神来,拍案称奇道:“古有‘浑浩流转,波涛拍天,气象万千,不可端倪,阅是文当作如是观’(注)一说,今日我确是见识了。”
  包忆安纳罕,居然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舒方海将朱笔落下,只见试卷批语为:“一泓澄澈,几于秋水为神,然清新中饶有英悍之思。”(注)
  包忆安就在他身旁,见到他的批语心下好奇,他也是主考官,自然知道能得此般评语之文章,一场乡试中也并无几篇,他干脆伸手过去将试卷拿了过来。
  舒方海随了他的意,双手松开,笑谈道:“看来我们是小瞧了安平省的生员,如此水平,怕是徽江省生员也少有人及。”
  包忆安看完后也是神清气爽,将之单放在一处,“舒兄怕是想多了,我方才看的几人试卷水平可远远及不上此人,可见非是安平省生员都如此。”
  ……
  贡院里试卷批改如何谢景行是见不到的,美美睡了一觉后,紧接着就是乡试的第二场。
  第二场,试论一道,三百字以上,判语五条,诏、诰、章、表内选一道。(注)
  八月十五日,乡试第三场,题目为经史策论五道,也就是论述题,每道都在三百字以上,策论对某些学子而言是道难关,所以大炎朝开国皇帝开恩,允许五道策论并不一定要全部写完,学子若是力有不逮,可以减两道,挑其中三道完成。
  不过少有人如此,其他人写满了五道,只你写三道,若想要被取中,不知得何等让人见之忘俗的文章才能让考官舍其他而取之。
  不过对谢景行来说,论述题是不难的,他的文字功底本就强,又在祝世维和通州府学教官的教导下,潜心学习了这么多年,自然不惧。
  八月十七,才刚过午时,谢景行就已将五道策论题全部抄在了试卷上。
  放下笔时,他长舒一口气,七年有余的学习生涯,他已将自己能发挥出来的全部尽写于纸上了,之后再如何,并不受他控制,他只用安心等待结果。
  不过他心中还是生出些豪情,就是再差,红榜上也该是有他一席之位的。
  等将试卷稿纸全部放于试卷袋中,已到了末时,太阳正斜斜挂在西南边。
  说起来,乡试期间明州府的天气可以说极为不错,像是老天都乐见他们此次乡试顺利举行。
  脑子用多了,谢景行觉出饿来,将考篮提过来,发现油纸包中的肉干只剩两条,倒是屿哥儿做的八宝珍还有五小袋。
  他拿出一袋八宝珍托在手上,眉眼带笑,想到了远在通州府的屿哥儿,这是多担心他不够吃?
  写卷子时太过于集中精力,旁边碗中水还剩大半碗,谢景行将手触碰碗壁,还有余温,他干脆将另一只碗勺拿出,将就着用只是微温的水又冲泡了一碗八宝珍,总算解了腹中饥饿。
  肚子饱了,题也写完了,谢景行很是轻松,只不过坐久了还是有些不舒坦。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