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337)

作者:十一行 时间:2024-06-02 09:59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越时空 布衣生活 科举

  谢景行见安淮闻不言不语,心知这是要放任自己同这位钱大人交谈了,先是道:“钱大人直接喊我景行就好。”
  在大炎朝,长辈和地位尊崇的人都可以直接唤小辈、下属的名字,就如之前在举人会上,圣王直接喊谢景行名字一样,就是因为圣王作为一国王爷,自然有这个资格。
  同理,钱大人也可以直呼谢景行其名,先前称呼他“谢小郎君”,大概是看在安淮闻的面子上,客气一下罢了。
  到此,谢景行却顿住了话头,不知该如何回答钱易之的问题,钱易之方才之言明显是认为他有报国之心,济民之心,才会想出火药和红衣大炮,并将之无私地送给安淮闻,同晟王先前以为的一般无二。
  可事实到底如何,谢景行自己难道还不清楚吗?
  在得知屿哥儿去了金匾城之前,谢景行根本没有想起红衣大炮和火药这一码子事儿,若不是因为想护得屿哥儿的安全,让屿哥儿能早日平安回到他身边,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红衣大炮和火药的。
  可就这么说出来,是不是有些不好?显得他有些过于儿女情长了,安淮闻还在这儿呢。
  看他犹豫,安淮闻是过来人,稍微一想便清楚了他的顾虑,拍了拍他的手臂道:“景行实话实说便可。”
  钱易之看着他俩之间的动作,显然发现了二人之间的亲近关系。
  看来,朝堂中不少人都想错了,谢景行并不是一拍脑袋就将火药和红衣大炮随意交给安淮闻的,他们二人之间定然有些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甚至并不像某些人猜测的那样,谢景行作为通州府人,只是因为前几年安平省税收翻倍之苦,因受了天下商行相助,才会如此作为。
  这之中到底是何原因?很快便见分晓了。
  果然,谢景行听了安淮闻的话后,抬眼看向了钱易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来不怕钱大人笑话,火药和红衣大炮能被造出来,全是因为安侯爷家的小公子。”
  “哦?”钱易之这次是真的惊讶,甚至忍不住看向了安淮闻。
  安淮闻老神在在的,脸上笑容不改,甚至在钱易之看来,面上笑容还带上了丝得意。
  “咳咳”,谢景行咳嗽了两声,既然是安淮闻让他实话实说的,可就别怪他了,“不瞒钱大人,安小公子在小时离开京城后,便去了通州府,阴差阳错间,我与他便认识了,自小一起长大。”
  谢景行脸上笑容中带上了无奈,省略了其中种种,道:“在我去参加乡试前,安小公子说好在通州府等我回去,到时一同上京……”说到此处,谢景行顿了一下,接着状若无意地看了一眼安淮闻,看他听得津津有味的模样,咬咬牙蓦地道:“一同上京,去长公主府提亲。”
  当然谢景行选择性地忽略了屿哥儿只说了等他回去,后面上京来提亲这事,是他自己在心中做下的决定,不过他觉得屿哥儿也该是心知肚明的。
  提亲本就是他二人心照不宣的事情。
  安淮闻脸上笑容僵在了脸上,忍不住转头诧异看谢景行,高声道:“提亲?”


第178章
  恍若当天劈下一个惊雷,安淮闻太过猝不及防,声音都快劈了叉,比对面的钱易之还惊讶。
  安淮闻和顾绍嘉虽已对谢景行和屿哥儿之事心照不宣,可却从未想到,谢景行和屿哥儿居然都已想好要来京城提亲之事了。
  屿哥儿不满十岁就离了他们身边,好不容易从通州府回来,又去了金匾城,还没等从金匾城回来,在他们身边多待几日,面前这个汉子就却想这么快就将屿哥儿拐过去,安淮闻看着谢景行的眼神逐渐变得跟看阶级敌人一样,满是警惕。
  虽已知晓谢景行与屿哥儿有情,也默认了谢景行这个未来哥婿,可安淮闻却从未想过这般早便让屿哥儿嫁出去,最起码也得让屿哥儿在他们身边多待几年。
  屿哥儿实岁都快十八,按大炎朝的年龄算法来看,都快要二十,早就到了该出嫁的年纪,甚至在某些人看来都是个大龄哥儿了,要是真按安淮闻说的,再在家里陪他们几年,怕是其他人背地都要说屿哥儿是个嫁不出去的老哥儿。
  可屿哥儿是长公主之子,父亲是英护侯,舅舅是当今皇帝,就算再晚个几年出嫁,谁敢在他们面前乱嚼舌根,有意见也得憋着。
  尤其是屿哥儿早产,无论是作为父母的安淮闻和顾绍嘉,还有身为罪魁祸首的泰安帝,心中对屿哥儿的愧疚之心随着这些年过去没有丁点消减,反而更加深刻。
  他们都还没多多补偿屿哥儿,怎么可能会乐意屿哥儿才回到他们身边,便就要嫁去别人家,虽然谢景行新宅就在长公主府斜对面,可离得再近也不成。
  钱易之也没想到只是想要打探一番谢景行和安淮闻的关系,却听到了这么一段话,而且还令安淮闻和谢景行之间氛围忽然间就变得火花四溅。
  当然,是安淮闻单方面的。
  谢景行装出一脸无辜样,“伯父,刚才是你让我实话实说的。”
  安淮闻就算涵养再好,此时也因谢景行的话堵了一口气在心中,上不来下不去。
  钱易之可是少能见到安淮闻变脸,此时正一脸兴味,甚至还加了把火,“那这火药配方和大炮便就是景行送的聘礼了?”
  安淮闻闻言狐疑地看向谢景行,莫非这小子竟这般狡猾?这是看着他与公主拒绝不了火药和红衣大炮的诱惑,打了先斩后奏的主意。
  这个事情谢景行可不能承认,他也根本没有如此想过,至于聘礼一事,今日在来梅山的路上才想起来要与天下商行合伙做生意赚钱呢。
  他忙摇了摇头,在安淮闻诡异的视线中道:“钱大人想多了,并不是如此,我会将火药和大炮的制作方法告知伯父,纯粹是一片真心想让屿哥儿早日回来,并无他意。”
  安淮闻看他说得信誓旦旦,勉强信了他的话。
  钱易之没看成热闹,有些失望,安淮闻却不乐意让他看笑话,忽然转头看向他,沉声道:“钱大人今日愿意与我来梅山赏景,便是打的打探景行,也顺便探听景行与长公主府关系的主意吧,现在已知其中情况,不知钱大人如何感想?”
  钱易之摊了摊手,笑道:“什么都瞒不过安侯爷。”
  谢景行惊讶地瞪大了双眼,他可从未见过钱易之,甚至在这之前,连户部尚书姓谁名谁都不知,为何钱易之会打探他?
  又哪里是他疑惑,安淮闻也是满眼奇怪地看向钱易之,他更弄不明白钱易之对谢景行如此关注的原因。
  钱易之是经科举入仕,还是当年殿试的榜眼,头名三甲按照惯例一律入翰林院,钱易之当年便是被授予翰林编修一职,只是正七品。
  当年的状元就是现在的内阁阁老,也就是东阁大学士张文进。
  东阁大学士虽才正五品,可张文进却同时也是正三品兵部左侍郎,兵部尚书乃是首府孔起元。
  张文进是何怀仁的门生,何怀仁有着什么样的打算不言自喻,眼看着孔起元再过几年就该卸下首辅一职告老还乡了,到时兵部尚书之位极有可能就会落在张文进身上。
  而何怀仁到时也会顺理成章升任首辅,有兵部尚书一职,张文进便也是板上钉钉的次辅了,等到那时,六部中,吏部、刑部、礼部和兵部都与何怀仁关系密切,内阁更是他一方独大,这不知从多少年前便部好的局。
  而事情正如何怀仁所预料,当年只不过被授予了从六品翰林修撰一职的张文进,短短二十年,便爬至了如此高位,不知是多少经科举入仕的寒门子弟一辈子也达不到的品级。
  有张文进朱玉在前,钱易之初始便显得默默无闻了,可他却稳扎稳打,离开翰林院后没入内阁,一直在户部任职,熬走了三任户部尚书,终于在几年前升任了户部尚书一职。
  那正是顾绍嘉与何怀仁斗得热火朝天之时,谁也不愿户部尚书之位落于对方之手,而与何怀仁没有明显牵扯,又与顾绍嘉攀不上任何关系的钱易之,便被两方看在了眼里,这才在两方的默认中,成为了户部尚书。
  也算得上是捡漏了,不然想要在户部熬出头,不知还得熬多少年。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