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289)

作者:十一行 时间:2024-06-02 09:59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越时空 布衣生活 科举

  本以为马车里的是黄娘子,可没想到对上的却是一双沉稳又锐利的双眼,与这双眼不搭配的是他脸上温和的神情。
  车是肯定没上错的,人却不是意料中的人,谢景行有点懵。
  谢景行第一眼就判定出这是一位文人,却也是久居高位之人,年龄该是四十岁左右,眉眼的熟悉感让谢景行知道,这人定与屿哥儿有关。
  而且,他见过屿哥儿的大哥,他院试的主考官便是安庭远。
  那如此便只剩下一个可能了,谢景行脸僵了僵,第一次见到未来岳父应该怎么打招呼?总不可能一见面就喊“岳丈”吧,若是真这样干了,他今天还能平安回到会馆吗?
  谢景行就是再傻也不可能这么干!
  安淮闻对谢景行微一颔首,只要不是对上何怀仁和他的党羽,他素来是个脾气温和的人,而面前这个就要成年的汉子,不出意外应该就是他最疼爱的小哥儿的未来夫婿了。
  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对面第一次见面的人,温和说道:“进来吧。”
  谢景行默默无言地坐去安淮闻对面,双手规规矩矩搁在膝盖上,身体坐得板直,一时之间不知怎么开口,难道要这样说:“你好,我就是那个拐走你家小哥儿的汉子,请多多指教。”
  谢景行第一次面无表情,心头的话却快闪成了弹幕,思绪瞬息万变,却始终找不到哪句话能用来朝对面的人打招呼,这也太猝不及防了,说好的黄娘子,怎么突然变了个人?
  安淮闻眼里闪过一丝笑意,面上更温和了,只说天外居士,那可是鼎鼎大名,甚至一系列的华夏诗、期刊、新闻、时事哪一样都能证明这天外居士可不是寻常人,说一句七窍玲珑心都不能算是夸奖,只是陈述事实。
  而昨日从黄娘子那处听来的话也足以表明谢景行是真的身负翻天覆地之能,身怀绝技却能只当一个平平常常的读书人,费尽千辛万苦走上科举之路,同千万人挣得区区几百个名额,脚踏实地走入官场。
  有能、有胆,还能做到不争一时义气,行远自弥,若是让安淮闻评价,确实是这世间难得的俊杰。
  再看一眼对面长相俊逸的面孔,安淮闻叹息一声,也是这世间难得的佳婿。
  总不能一直这么沉默下去,谢景行正想要开口,喊一声“伯父”总没问题吧?中规中矩,应该不会出错。
  对面却先传来了一句话,“吃早食了吗?”安淮闻温和的声音响起。
  谢景行点点头,又连忙补充道:“吃了,伯父。”这句称呼终于还是脱口而出,接下来谢景行便自在了些,万事开头难。
  马车里摆放着有一方小桌,小桌下还有暗柜,安淮闻将暗柜抽出,从里面拿出备着的点心放在桌面上,推到谢景行面前,“吃了也陪我再吃一点吧,我还没吃呢,有什么事边吃边谈。”
  等安淮闻先动了手,谢景行才伸手取了一块儿淡黄色梅花状的点心放进嘴里,淡淡的甜味,清香而不腻,是在其他地方从未吃过的味道。
  看谢景行逐渐镇定下来,安淮闻才步入正题,“你与我说说那个红衣大炮。”
  谢景行拿过小桌上的茶喝了一口,他早已做好准备,这时直接就道:“红衣大炮是以火药为基础的一种威力极大的火器,有轰天裂地之能,是攻城和守城的利器,若是用得好,能一举歼灭一整队敌军。”
  安淮闻听得眼神闪动,心中意动更甚,也更是好奇,他也知谢景行的来处,“红衣大炮也是你在那华夏仙境见过的?”
  谢景行已许久没听过华夏仙境这么一说了,不过还是点头表示默认。
  安淮闻感叹道:“看来这该是华夏仙境威力最大的武器了。”若不听谢景行详说,那等神威他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的。
  谢景行顿了顿,摇头道:“并不是,威力最大的名为‘核武’,轻易并不动用,红衣大炮与核武相比何止是小巫见大巫,若是一颗核武落下来,倾刻间就能将整个京城毁于一旦。”
  安淮闻面上惊叹更甚,眼神中异动之意尽显,谢景行连忙道:“可那不是以大炎朝的能力能做得出来的,就连红衣大炮,我也不确定能否制造出来。”再说了,他一个小记者,怎么可能知道如何制造核武这种机密。
  安淮闻叹了口气,“也是,那可是神仙之物,又哪里是我们这等凡人能轻易制造出来的。”
  不过他也不气馁,那等神器他也不敢奢想真能拥有,有红衣大炮足够了,“红衣大炮你有几成把握制造出来?”
  谢景行沉默片刻,实话实说道:“若只是火药,我有十成把握。”毕竟火药的改良并不需要太难的技术水平,只需要改动一下各成分的配比,以及将硝练得更纯净一些。
  安淮闻知道他有未尽之言,并没有打断他。
  谢景行继续说道:“可是红衣大炮我却不敢轻易言说把握,还得看工部工匠的技艺。”
  安淮闻也不强要他现在就给个答案,事情到底如何,等谢景行去工部同工匠探讨后就可知道。
  话风一转,“明年二月就会试,可有把握?”
  谢景行没想到的话题转变得这么快,可他对科举还是有信心的,“如无意外应是能参加殿试的。”
  安淮闻并不觉得他这是骄傲,无论是天外居士的才学,还是明州府解元的身份都让谢景行有说出这句话的底气。
  会馆大街虽离京城内城较近,可皇城却在内城最中心,工部则是在皇城的东华门附近,一路过去,两人总不能沉默无言,安淮闻作为长辈,便道:“不若我考考你,如何?”
  谢景行当然是点头。
  “‘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祖怀在位。’出自何处?”(注)
  “平王锡晋文侯秬鬯(jùchàn)圭瓒,所作的《尚书·文侯之命》”(注)
  “何解?”
  “文、武王之所以能慎重行德,德辉、名声遍传,原因就在于……”
  ......
  等到了地方,安淮闻才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无论他问出如何刁钻的问题,谢景行都能从容应对,无一错漏,虽知谢景行才学定然不错,却没想到如此出众,看来方才谢景行的话还是谦虚了,哪里只是能进殿试,分明对前三甲也都有一争之力,他家小哥儿眼光不错。
  和谢景行一问一答,时间过得很快,下马车时,安淮闻眼含喜悦,谢景行紧随其后,两人间气氛明显不再像一开始那样生疏了。
  安淮闻是工部尚书,为正二品,整个工部都受他的管辖,除此以外,工部还有一左一右两位工部侍郎,之后就是几位工部郎中、员外郎和工部主事了。
  这些人里面并不都是安淮闻的人,其中右侍郎陆兆兴是只老狐狸,两边都不沾,明哲保身。不过因为现在长公主势大,隐隐有偏向他们的趋势,可若是形势转变,他又能立即倒向何怀仁。
  左侍郎兰升泰是安淮闻一手提拔上来的,稳稳的保皇党。
  另有一名郎中,一名员外郎明面上虽看不出来,但经暗地里调查,却得知两人都与何怀仁麾下的人有关系。偌大的一个工部,也不可能是安淮闻的一言堂,只有几个眼线,还都已被查出来,已能说明安淮闻的能力。
  安淮闻在工部行事,比其他地方都要方便许多。
  工部分设为营缮清吏司、虞衡清吏司、都水清吏司和屯田清吏司四司,除此以外,还另设了宝源局和军器局。宝源局负责铸造和管理货币,军器局则负责军器的制造和管理。
  安淮闻带着谢景行一直在工部中穿行,他们来得早,工部大多数官员都还没有上值,只有一二个来得早的各司主事看到安淮闻带着一个陌生人进入工部,可瞧见安淮闻面色淡淡,也不敢上前问询。
  工部是六部之一,面积自然不小,谢景行并没有四处乱看,一直紧跟在安淮闻身后,走过一处又一处院子,然后又穿过不少回廊,终于站在了一座宽敞的建筑之前。
  与外面没多少人不一样,谢景行只站在门口,就已经听见里头传来的热闹人声。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